尚洪濤
摘要: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大難點。本文從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以期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 數學 應用題 教學研究
小學數學涉及的加減乘除及圖形面積、體積、統計初步等數學問題,最終都會以數學應用題的形式出現。而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發育、發展階段,他們普遍害怕學習和研究數學應用題,特別需要教師的正面引導和幫助。因此,教師要提前研究小學生的應用題恐懼癥,掌握小學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并形成胸有成竹的解題模式。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將這一整套解題技巧和模式教給學生,教會學生。筆者將多年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經驗總結為以下方面,以饗讀者。
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敘述方式采用書面語的形式,小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解題的首要環節和前提就是理解題意,即審題。首先,我們必須要讓學生養成認真仔細、邊讀邊想的審題習慣。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必須要真正掌握題目講的是什么,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哪些數字是有用的,哪些數字是干擾項。這一系列問題都必須在審題環節得到解決。其次,學生不僅要邊讀邊想,在必要情況下還要借助簡單的實物圖或線段圖來輔助理解。這樣就能把題目里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抽象的概念簡單化、具體化,從而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題意。例如,小學三年級課本中有這樣一道題:雞有24只,鴨的只數是雞的2倍,求雞和鴨一共有多少只。學生在審題時不僅要掌握各個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還要了解24只和2倍對于解題有什么作用。同時,學生還可以用簡單的線段圖來進行更加直觀的分析,從而提高審題的效率,為接下來的解題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保障。
二、圖文表達,解析題意
眾所周知,直觀的圖示是解決一切數學問題最常用的辦法,也是解答應用題至關重要的一步。
首先,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學會在草稿紙上通過模擬演示、實物操作、幾何畫圖或示意圖等多種分析手段,將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更直觀地在草稿紙上示意出來,以上述多種直觀可見的方式降低數學應用題的思維難度。
其次,要引導學生掌握解析應用題常用的兩種最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綜合法,即從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出發,再利用學過的運算法則或者數學知識,向著問題的結論方向寫下解題思路。而與此相反的思維方式是分析法,即從應用題的結論提問出發,尋找結論提問與題目哪個已知條件不謀而合。顯然這是種“倒推”式的思維方式,即人們常說的逆向思維,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不太容易掌握。這需要老師的耐心引導和經常鼓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應用題的最后問題想起、常見的引導式教學用語如下:同學們,要解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呢?由此通過一步步逆推分析,就能把應用題里的數學未知量變成兩個已知量相互之間的邏輯關系,即可通過已知量間的某種運算得出所需的未知量。這樣的話,學生就可通過對圖示法、分析法、綜合法等的靈活運用,在基本算術運算律及數量關系的基礎上,一步一步解析應用題,直至最終求出問題。
三、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步驟
審好了題目,接下來就是解題環節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按正確的解題步驟來解答應用題,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首先,學生要根據審題環節總結出的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列出相應的算式,并通過計算得出答案。其次,我們還必須強調檢查驗算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正確率。我們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如聯系實際法、問題條件轉化法等。再次,我們要教給學生正確規范的答案書寫方式。答案并不是只寫“是多少”就算完了,而是要有規范的格式,如答案的單位、最后的言語表述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是生活的產物。《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要求小學數學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數學中深奧的公式、單調的數字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之感,與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是不相符的,這導致了很多小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而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應用題教學作為與學生的生活聯系最為緊密的教學內容,更應該創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從而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在平時的應用題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根據本班的情況,如男女生比例等,對相關的應用題加以適當的改編,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從而提高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可見,將數學應用題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而且也更加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
結束語
數學是一種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教育就是生活教育。應用題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最緊密的部分,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最好途徑。因此,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必須重視應用題教學,切實做到“三幫”,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水平。因此,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認真講解題意,從而讓學生能夠理解題目中的具體的數量關系,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解題過程進行細致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形成靈活的解題思路。最后,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學習應用題,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萬舒心.如何走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困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07):24-25.
[2]劉立平,胡帥.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7):84.
[3]趙艷輝,石迎春.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對“買新書”的個案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11):33-35.
[4]劉友紅.淺議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05):64-65.
[5]王永.聚焦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破”與“立”——近五年來解決問題教學研究綜述[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04):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