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億芳
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也是學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單元。班主任集教育者、管理者于一身,熔教育活動與管理活動于一爐,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管理的靈魂,一個班級風氣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失敗。如何營造良好的班風?是每位班主任接手一個班級時首先重點思考的問題。現在根據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積累,簡單談談良好班風的形成。
第一:制定集體規章制度。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想班級要維護自己的統一,至少也要有班級的一套規定。除了引導學生學習和遵守《中學生行為規范》等國家頒發的規范性文件和學校的校綱校紀外,班級還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如:一日常規、課堂常規、班級獎罰制度、衛生公約、值日制度等。因為高一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 各個學校的管理良莠不齊,而且學生素質也不盡相同,此時,制定一套切實、合理、可行的班級管理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規章制度,使學生一入學就能產生一種心理上的約束力,從而使行為表現為一種自覺的形式,讓學生習慣做事時“三思而后行”,習慣權衡利弊,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這樣,學生說話就不再隨意而為,從而減少盲目性、隨意性。學生也會把外在約束化為他們的自覺行為,進而約束自己、管理自己。
第二,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
輿論是一種公眾的意見和評價,健康的輿論是堅強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只有當集體形成了健康、正確的輿論,集體才能識別是非,揚善抑惡,扶正祛邪,伸張正義,抵制腐蝕,引導學生奮發向上。只有這樣,班集體才能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成為自我教育的巨大力量。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都日漸成熟的階段,思想波動大,學習情緒都不穩定,好奇心特別強,判別是非不是憑客觀事實,而是根據自己的好惡和從眾心理,喜歡起哄,并且拉幫結派,欺負同學,這種勢力一旦在班級形成便很難扭轉,甚至會造成惡劣的后果。因此一定要防范。
第三,要培養一支由班干部為核心,團結合作、民主熱心的集體。
在一個集體中,必須有一支學習突出、思想素質高、團結合作、熱心集體工作,并有較強工作能力、在集體中具有威望和影響力的骨干形成的班干部,真正的核心和骨干是在集體活動中涌現出來的,活動是集體的生命,除學校大型的集體活動,班級還可以多搞一些豐富多彩的小型活動。如:通過“辯論會”,討論《中學生應不應該拿手機》、《學習能否憑興趣》、《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既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還解決了學生心中既感興趣又認識不全面的思想問題。通過“知識競賽”,既在娛樂中學到了知識,又在為實現集體的共同目標進行的活動中,全班同學得到了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誼,為形成集體奠定感情基礎。班干部能力得到了鍛煉,威信得到了提高,不但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又激發了同學們責任感和榮譽感,使學生感到集體的榮辱、得失和個人的榮辱、得失是一致的。
第四,營造班級的競爭氛圍。
抓住尖子生,帶動中等生,鼓勵后進生。我一直認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是不會放棄一個學生的,為了整體推進,除了制定長期、中期、短期目標,關鍵還要在班級營造一種競爭氛圍。因后進生的進步直接威脅了中等生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現狀,中等生的攀升也對尖子生的地位有威脅,這無形中就形成了班級的一種競爭意識,營造了一種競爭氛圍。有利于形成班級良好的學習風氣。更有利于班級的整體推進。
第五,努力做一位“科研型”、“民主型”的班主任。
要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班主任,不但要有對學生的愛心、耐心和關心,更要讓他們佩服。首先班主任的業務水平要高,因為班主任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一個精通業務、在教學上能夠顯示出對學生的負責態度,以及自己的學識水平、組織能力、教育技巧和個性魅力的班主任,理所當然地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愛戴。班主任良好的教學態度和專業修養是隱性的教育手段。其次,班主任要有民主作風。多一點信任,帶一點商榷,來一點幽默,用一點情感,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平等對話,溝通思想,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在親切的交往中學到知識,接受熏陶。也許是語文老師之便,我經常利用作文,周記,練筆和學生對話。作文周記是溝通師生的一座橋梁,是師生情感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通過周記能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和思想動態。再者,抓大放小,適當給問題學生宣泄的開口也是一種管理策略。說實在話,問題學生在任何一個班級都是讓班主任最頭疼的一群。有些學生的思想品格方面因從小受家庭、社會各方面影響,一些秉性已經根深蒂固,想徹底改變這些學生,使之完全回到正常狀態的確很難。哪怎么辦?我的做法是抓大放小,適當給學生一個渲泄的出口和平臺,然后等待恰當的機會談心做糾正工作。 “抓大”指夜不歸宿、打架斗毆、偷竊等嚴重違規行為;“放小”指忘記帶一次胸卡、遲到一次、課堂睡覺、不完成一次作業、逃一節課去玩等。另外,處理問題學生時我還堅持“大事化小”和“小題大做”的原則” 。“大事化小”指在他們犯錯誤時, 不要把學生說得一無是處,指責其無知、無能、無理,這種批評容易傷學生的自尊心。有時沉默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批評,因為沉默中包涵的內容太豐富了。不要太在意自己批評效果,一定要“耐心”。教育學生是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對學生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才能引導好學生。如我班的清潔衛生、個別學生遲到這些問題,我從沒有發過火,因為一個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我寧可耐心地經常性地強調和督促。實踐表明,一年來,大家基本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和作息習慣?!靶☆}大做”更常用于他們有進步時。當發現他們的優點時,我就放大表揚,讓他們在狼狽不堪的成績中找到平衡,獲得成就感。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一分付出,就多一分回報。只要班主任抱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信念,以平等、公正、尊重、理解的態度和學生溝通,那么一定會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班級風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