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廈門市環保局
廈門:打造環保“鐵軍” 守護清水藍天
文|廈門市環保局
翻高墻越溝渠,穿過雜草地,掀起“遮丑板”……突破重重困難,苦戰11小時后,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終于找到污染源。這是去年環境執法大練兵期間,發生在廈門集美區的一幕,也是廈門環境監察支隊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的一個縮影。
去年9月至11月,在全國統一的環境執法大練兵中,廈門環境監察支隊抓住機遇,積極作為,堅持鐵腕治污,同時嚴格磨練隊伍,提升素質,一次次攻堅克難,呵護著廈門的清水藍天。短短100天之內,廈門的環保衛士消滅了285個環境違法問題。
他們在環境執法大練兵中借力造勢,嚴查重罰,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積極回應公眾訴求,解決了一批環境污染難題;同時宣傳了環境保護,使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他們順勢而為,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注重在環境執法大練兵實踐中練就過硬的業務素質,培養迎難而上、勇于擔當的精神,打造不怕吃苦、連續作戰、勇于奉獻的作風。

軍隊不打無準備之仗,對于環境執法而言,也是如此。為了磨練環境執法隊伍,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廈門市環保局領導高度重視環境執法大練兵。
環境執法大練兵前的部署,廈門各級環保執法人員總動員。廈門市環保局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執法大練兵活動工作部署推進會,強調思想重視、組織有力、敢于碰硬、勇于擔當;省環境監察總隊對環境執法大練兵宏觀把控有方,指導幫助有力;支隊也召開環境執法大練兵專題動員部署會,結合廈門實際,對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進行具體部署。
在環保執法大練兵的中期推進會上,市環境監察支隊總結成果,提煉做法,并明確后半段執法活動重點;去年11月份,市環境監察支隊更是以早會形式按日調度推進,細化到每個案件的查處進度,責任到每個執法人員的辦案過程。
正是在精心部署準備之下,廈門環境執法大練兵有序且高效的推進。活動啟動以來,環保執法人員始終堅持依法行政,精心籌劃,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面展現了環境執法隊伍的新形象、新作為。
據統計,去年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期間,廈門市、區兩級環保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5305人次,檢查企業2122家次,已落實違法問題企業285家次,其中涉及環境污染犯罪刑事案件11起,查封扣押82起,停產限產24起,行政拘留12起,立案查處205起、處罰款943萬元,責令停止生產67起,責令停止養殖17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環境執法大練兵啟動初期,廈門遭遇了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莫蘭蒂”的襲擊。“莫蘭蒂”過境后,廈門一片狼藉,此時,廈門全體環境執法人員全力參與救災,為災后恢復重建出力。不少執法人員家里受災嚴重,但是,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依舊堅持在災后重建的一線。
在積極投身災后恢復重建的同時,環境執法人員并未放松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主動放棄休假,深入企業受災一線,指導企業盡快恢復污染處理設施和在線監控設施,避免了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趁災難偷排、漏排、偷放情形的發生。廈門環境執法人員用行動向社會公眾展示出了廈門環境執法隊伍除了嚴格執法外,還有主動服務、人文關懷的一面。

在環境執法過程中,暗藏著不少危機,有時,甚至要付出流血的代價。推進環境執法大練兵時,廈門環境執法人員上高塔、下深坑、趟臭水,不畏艱難險阻,善于攻堅克難。
僅有90來人的執法隊伍,擔負著全市范圍環境監察執法重任。雖然人手有限,但是,對于每一項執法任務,他們都是保質保量的完成。
在環境執法過程中,常有一些企業跟執法人員玩“躲貓貓”。比如,養豬場旁開小電鍍,除了地點隱蔽,更重要的是豬糞味可以掩蓋電鍍的刺鼻臭味;個別企業會選擇在夜里偷排偷放超標廢氣廢水,甚至私設暗管排污。
對于“躲貓貓”,環境監察執法人員采取的方法是堅持不懈。他們多次利用夜間和休息日時間,到涉嫌違法企業附近提前踩點,有時候一蹲守就是五、六個小時,忍受著蚊蟲叮咬,從天黑等到天亮。執法人員跟蹤疑似送貨車輛,發現偷排的蛛絲馬跡就徒步勘查,有時候一走就是十幾公里。正是這種堅持不懈,執法人員摸清了違法企業的生產規律,確保執法行動一擊即中,讓違法事實無處遁形。
在環境執法大練兵期間,“5+2”、“白+黑”是環境執法隊伍的工作常態。支隊通過領導親自帶隊,隨機挑選檢查對象,錯時開展突擊檢查,給意圖利用夜間和休息日進行偷排廢水、廢氣的企業以沉重打擊,同時將通過在執法巡查中將發現的夜間燒烤、垃圾焚燒等污染環境空氣的違法行為轉相關部門查處,進一步密切了與相關部門的聯系。
在執法過程中,環境執法人員敢于直面困難。在處置有機溶劑泄漏污染事件中,明知泄漏擴散的氣體是有毒有害的。可為了盡快控制泄漏源,有執法人員干脆脫去防毒面罩,直接用鼻子、眼睛去感受判斷,直至找到泄漏源。
在查封集美區一家小電鍍廠時,執法人員不顧臟和險,翻過2米多高的豬圈圍墻,穿過1米多高的雜草叢,冒雨連續奮戰11個小時終將排污企業查封。



廈門環境監察支隊善于攻堅克難,同樣,也注重總結提高。在環境執法大練兵期間,環境監察支隊集思廣益,不斷完善執法機制。
在查處海滄區一起非法煉油廠案件中,廈門環保部門特別邀請福建歷思司法鑒定所派員提前介入原料油樣品采樣取證階段,并出具司法檢測分析報告,為后續案件證據鏈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此外,同安區兩個工業集鎮環保警務室的設立,是廈門環境執法聯動機制的一大突破。環境執法借力環保警務室,助推環境執法大練兵取得實效。據統計,環境執法大練兵期間,環保警務室出警百余次,查處環保相關案件11起。在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的攻勢下,污染環境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無人機被引入環境執法,支隊購置三臺無人機配合環境執法檢查。在查處湖里區一起違法排污案中,無人機就派上了大用場。由于步行不便,執法人員通過無人機,航拍污水流向,第一時間收集排污證據,對環境違法企業進行打擊。“莫蘭蒂”臺風后,執法人員利用無人機對廈門多處受災較嚴重區域開展航拍,時刻監控重點企業排污,對災后治污設施恢復起到重要作用。
在打擊處理一起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過后,并不意味著案件已經結束。廈門環境監察執法人員每查處一起案件,事后都會進行分析總結。廈門在環境執法領域,將延續多措施并舉的執法形式,重點強化高效執法聯動機制的完善創新,形成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與犯罪行為的“天網”。
廈門環境監察支隊在堅持鐵腕治污的同時,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加強執法隊伍精神文明建設。他們用這種內外兼修的方式,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打造一支敢打敢拼的環境執法隊伍,為生態廈門保駕護航。
支隊始終把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作為加隊伍建設的根本,加強教育引導。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思想教育融入隊伍建設內化于心,引導大家加強思想改造,校正人生坐標;把檢驗教育成果融入隊伍建設外化于行,堅持執法為民和依法行政,有所作為、敢于擔當。2016年11月11日,廈門市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督導組到支隊檢查督導,并全程參加第三專題大討論,對支隊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作為環保第一線執法隊伍,廈門環境監察支隊順應形勢,把環境監察的職業道德要求和職業行為規范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引導大家牢固樹立執法為民和依法行政的思想,引導大家強化積極作為敢于擔當,從思想上、作風上、工作上適應環保的新形勢新常態。
廈門市環境監察支隊黨員人數占總人數的近八成,在執法過程中,黨員干部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突出先鋒模范作用。
為了規范執法,塑造隊伍執法的公正廉潔。廈門市環境監察支隊創建環境監察“三模執法”的黨建品牌,即執法責任模塊化、執法程序模板化、執法手段模式化。完善了“定責、履責、問責”的責任體系,推進了公開文明執法;完善了“查什么、怎么查、查后怎么辦”的執法程序,推進了公平規范執法;完善豐富了“雙隨機”執法、交叉執法、錯時執法的執法方式。
支隊內部風氣正、士氣高,爭先創優氛圍濃,連續三年被評為局系統先進單位,黨支部被市直機關黨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2015—2016年市直機關文明單位”。并涌現出福建省最美基層人物“最美環保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三八紅旗手”傅冰潔這樣的先進典型。
在環境執法大練兵期間,廈門環境監察執法人員涌現出不少典型。他們用一個個精彩鏡頭,記錄了廈門“環保人”勇于擔當的一面,用責任與付出來呵護廈門的清水藍天。
去年8月,廈門暑氣正盛。8月22日,有群眾舉報,集美區灌口風景湖有淡黃色廢水流入。獲悉情況后,環境監察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
此時,烈日當頭。在排污已停止無跡可循、涉及企業上百家有如大海撈針、地表溫度50度汗流浹背等不利條件下,執法人員不放棄,堅持沿湖撬導軌、挖開雨水井。
2個小時過去,執法人員一口氣打開了16個雨水井,從灌口工業區幾百家企業中摸清違法企業為某金屬制品公司。此時,所有執法人員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
雖然酷暑難耐,但是,在揪出污染源“兇”的那一刻,執法人員臉上洋溢著笑容。
去年9月份,集美環保部門依法對這次執法中發現的未批先建和污染治理設施未建成的違法行為給予罰款,后根據監測結果查明該企業外排廢水涉重金屬超過國家排放標準三倍以上,按涉嫌污染環境罪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作為著名的海上花園城市,廈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海濱城市。廈門環境監察“鐵軍”奮戰在鷺島,為這座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