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趙龍 本報記者 林鵬飛 ●王逸
東盟防長會23日在菲律賓舉行。在菲律賓政府剛宣布解放馬拉維的背景下,東盟輪值主席國菲律賓的防長洛倫扎納在開幕式上表示,本次會議的重要議程是打擊恐怖主義和東南亞面臨的極端主義挑戰。但一些媒體和人總想把南海議題蹭成熱點。“美防長馬蒂斯試圖團結東盟抗衡中國”,英國《金融時報》23日報道稱,“美國希望在東盟打造一條統一戰線,作為抗衡中國的堡壘”。
《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23日報道說,東盟防長會在當天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譴責全球各地的暴力極端主義行動,稱這些事件造成人員傷亡、財產破壞以及平民流離失所,包括最近發生在菲律賓的馬拉維危機。聲明中還對不斷升級的朝鮮半島局勢表示嚴重擔憂,敦促朝鮮立即履行責任。聲明就南海問題陳述立場稱,東盟各方承諾有效執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及東盟關于南海問題的六項原則,重申迅速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的重要性。聯合聲明還重申維護南海和平、安全、穩定以及航行自由、飛越自由的重要性,重申必須增強互信、在行為上保持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勢復雜化的行動,依據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規和平解決爭端。
據菲律賓通訊社報道,23日的東盟防長會之后,24日將舉行東盟防長擴大會,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新西蘭、韓國、俄羅斯和美國防長將參加。據中國國防部23日發布的消息,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一行于10月23日啟程赴菲律賓出席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10+1防長會)、東盟防長擴大會(10+8防長會)并對菲律賓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陪同訪問的有南部戰區副司令員董軍、海軍副司令員丁毅等。
美國防長馬蒂斯23日抵達菲律賓。《金融時報》稱,馬蒂斯23日在會議開始前稱贊菲政府打擊菲南武裝組織、解放馬拉維的成果。他同時稱,“(東盟讓)那些希望國家間關系基于尊重——而非基于掠奪性經濟原則或軍隊規模——的國家發出了聲音”。報道稱,馬蒂斯說這話時并未點中國的名,他還補充說,美國“毫不含糊地致力于支持東盟”,“我將就我們共享的價值觀進行討論,例如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歷史上的國際水域進行自由航行的權利以及公平和互惠貿易等問題。”評論稱,馬蒂斯的言論與上周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贊揚印度的表態相呼應。蒂勒森當時稱,印度是抗衡中國的人口眾多的民主國家,邀請新德里在印太地區扮演安全領域的主導者。
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稱,馬蒂斯訪菲期間將與東盟10國防長會面,他此行是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出訪亞洲做準備。接下來他還將訪問泰國和韓國。《海峽時報》稱,馬蒂斯將在會見東盟防長時呼吁東南亞“團結起來抗衡中國”。報道稱,隨著中國和美國在該地區爭奪影響力,東盟變得四分五裂,而這種緊張局面因為南海爭端而愈發嚴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上臺后,菲中關系回暖,菲美關系惡化。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沒有理會前任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政策,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導致美國的地區影響力下降。
據韓聯社23日報道,韓國、美國、日本3國防長當天在菲律賓舉行會談,商議聯手抗衡朝鮮核導威脅,對朝釋放強烈警告信號。日本共同社23日稱,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在當天的系列會談后表示,三國“就關注東海及南海局勢,同時繼續推進與東南亞國家的防衛合作達成了一致”。分析稱,以往這樣的場合,各方會以“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為由,對中方的行動表示強烈反對。但此次各方的表態表明,會談中較多時間留給了朝鮮問題,沒有強調對中國的批評,展現出克制批評中國的姿態。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看東盟還是老思維舊想法,把東盟國家視為亞太地區“制衡中國”的力量。奧巴馬時期如此,特朗普政府現在好像也走在這條路上。美國的想法過于簡單化了。東南亞地區非常復雜,美國總想著對東南亞國家統一起來,為己所用,事實已經證明這種想法不成功。李海東說,東盟的對華思維與美國不一樣,它更多是以一種合乎自身利益訴求的立場來規劃外交和安全策略。美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緊密度和中國不能比,美國要求東盟結成統一戰線抗衡中國,明顯有損東盟國家利益。東盟國家不傻,這個事肯定能琢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