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
據法國電視新聞網23日報道,空客集團22日為A380舉行了十周年慶祝活動。2007年10月,作為當時世界最大客運飛機的空客A380進行從新加坡飛往悉尼首次商業運營時,有乘客甚至以最高7萬歐元求購一張機票。歐洲人很慶幸使用先進技術打造的A380打破了美國波音747的市場壟斷。然而這個空客最引以為傲的“安靜、舒適、可搭乘500名乘客”的A380,在十年后卻沒有實現預計銷售額。原計劃達成的1200架訂單只賣出317架,不及計劃的1/3。
法國電視二臺22日報道稱,2008年經濟危機導致航班數量下降、航空公司紛紛虧損,A380銷售業績因此下滑。空客發言人表示,除上述因素外,大容量機身成為限制A380發展的一把雙刃劍。根據機內配置,A380可以最多搭載800名乘客,但超大機身也讓它無法在一些機場起降。在航空旅行淡季,很多航空公司都難以保證500名乘客的上座率。此外,燃油經濟性也是其一大挑戰,按照搭載一位乘客飛行100公里進行計算,A380平均耗油2.9升,波音787只要2.35升。
不過,空客對A380的前景并不完全悲觀,目前空客集團計劃推出加強版A380+機型,通過改進飛機性能提高盈利。海灣國家、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市場是空客的重中之重。空客預計,這些國家的空中客流量每10年至15年要翻一番,因此不必過分擔憂。空客稱,其銷售部門正在和中國進行緊密談判,爭取銷量。但在訂單到來之前,空客已經決定從2018年1月起進行減產。
超大型遠程寬體客機似乎已風光不再。A380的對手,“空中皇后”波音747也在準備退出市場。據法國航空網報道,美聯航、達美航空、澳洲航空等多個公司都計劃計劃啟用更經濟、環保的新機型。11月7日,全球最大航空公司美聯航從舊金山飛往檀香山的航班將成為該公司波音747最后一次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