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擬在日建設新的相機工廠
9月初,日本經濟新聞社旗下的《日經亞洲評論》發布消息,佳能正計劃于2019年在日本建設一家新的相機生產廠,并已在日本南部的宮崎縣購買了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土地,作為新相機廠的廠址。新工廠的投資額在200億日元(約12億人民幣)左右,計劃先專門生產單反相機,一段時間后也有可能會生產緊湊型相機。這座工廠將是佳能自2008年在長崎建設工廠以來,再次在日本國內新建相機工廠。
目前,佳能的單反相機產品全部在日本本土生產,部分卡片相機產品在中國臺灣和廣東生產。而在2016年,佳能相機和其他產品的44%來自海外工廠。同其他日本企業相似,將部分工廠設在海外的目的主要是減少生產成本、應對日元升值。但這兩年,隨著亞洲各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佳能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提高國內工廠生產效率,把更多生產線轉移回日本。據日經新聞社估計,佳能新的工廠建成后,佳能60%以上的產品將在本土生產。
彩色攝影先驅埃格爾斯頓78歲高齡發首張唱片
藝術家跨界創作是個很普遍的現象,不過在近杖朝之年完成跨界首秀的藝術家真的不常見。10月20日,已經78歲的彩色攝影先驅威廉·埃格爾斯頓(William Eggleston)將發行其首張音樂唱片,名為Musik,是他使用Korg合成器創作的即興交響樂作品,共包含13首曲目。其中所有音樂素材都是埃格爾斯頓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創作的。
埃格爾斯頓是最早從事彩色攝影的攝影家之一,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前攝影部主任約翰·薩考斯基稱為“彩色攝影的發明者”,以指埃格爾斯頓創造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彩色攝影語言。1976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推出名為“威廉·埃格爾斯頓的彩色照片”攝影展,展出了他的75幅彩色照片,拍攝內容是他在美國南部家鄉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日常生活中一些顯而易見的場景,以及攝影家本人的親戚和朋友。該展覽是攝影史上最重要的展覽之一,也是 “新彩色攝影”運動的標志。
埃格爾斯頓出生在美國南部一個莊園主家庭,他的外公是當地有名的法官。從小,埃格爾斯頓便喜歡彈鋼琴和聽后期巴洛克音樂(代表音樂家是巴赫),并喜歡繪畫。
身份造假,騙子冒充戰地攝影師
在網絡世界中,滿頭金發、高大帥氣的愛德華多·馬丁斯(Eduardo Martins)是一名迷人的戰地攝影師,其Instagram社交賬號上有超過12萬名粉絲。他的經歷也很傳奇:童年遭受虐待,成長過程中一直與白血病作斗爭,最終成為聯合國工作人員,穿梭于伊拉克、敘利亞、加沙地帶等戰亂地區,拍攝很多極富沖擊力的戰地照片。憑借極高的攝影天賦和精彩的戰地作品,馬丁斯也得到了諸多媒體青睞,2016年接受Recount雜志采訪,繼而登上知名青年亞文化雜志VICE巴西版的版面。而在今年7月初,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上也刊發了馬丁斯的作品和采訪。
短時間內聚集大量人氣,作品被知名媒體刊發,馬丁斯飛速成為“網紅”攝影師,巴西的一家畫廊已經將他的作品列入展覽計劃。然而9月初,一切都變了,愛德華多·馬丁斯的身份被揭穿,與他有關的所有故事都是假的!
揭穿愛德華多·馬丁斯的仍然是BBC。根據BBC記者的調查,馬丁斯所用的頭像盜自一名英國沖浪運動員,在網上發布的照片則盜自多位真正的戰地攝影師,而幕后編造這些故事的人很可能是網名叫Max Hepworth-Povey的男人。在騙術被揭穿后,“愛德華多·馬丁斯”已經刪除了社交網絡上的所有圖片和個人信息。
照片價格增速超過其他藝術品類
多年來,攝影在當代藝術中的地位一直在上升,我們大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得出這一結論:一是攝影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重視,將其作為創作媒介;二是攝影作品的價格一直在上漲,收藏群體也在擴大。9月初,英國《衛報》在一篇報道中匯總了一些數據,佐證了第二點。
根據《衛報》報道,一家名為Coutts的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公司發布數據統計顯示,繪畫作品在過去一年中的整體交易價格下降了6.2%,其中19世紀藝術品的平均拍賣價格比2007~2008年金融危機前下降了40%,現代藝術和印象派藝術作品價格也比2007年的高峰期下降了約12%。與之相對的是,攝影作品的成交價還在不斷上漲,成為收藏家們的新寵。
舉例來說,去年11月,德國攝影家托馬斯·斯特魯斯(Thomas Struth)拍攝于1990年的《博物館照片》系列之一被拍賣出了77.7萬美元的高價,是拍賣估價(13.2萬~19.8萬美元)的四倍以上。羅伯特 ·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吉爾伯特&喬治(Gilbert&George)等攝影名家的多幅作品拍賣成交價也都超過了40萬美元,相比2015年有所增長。一方面,這與攝影作品普遍價格不高,有充足的上漲空間有關;另一方面,攝影創作的繁榮和更多藝術家開始攝影也是價格上漲的原因。
美國《時代》周刊用手機拍封面
美國《時代》周刊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新聞雜志之一,其封面內容經常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封面制作方式也常被其他媒體注意。
在9月18日出版的周刊中,《時代》封面報道“FIRSTS”聚焦于46位在全球有影響力的女性,12個版本的封面照片都是這些女性的環境肖像。與其他期不同的是,所有封面照片都是使用iPhone拍攝的,攝影師是一位Instagram的“小網紅”——28歲的巴西女攝影師Luisa D?rr。
攝影總監基拉·波拉克(Kira Pollack)是在瀏覽Instagram時注意到Luisa D?rr的,D?rr有4.4萬粉絲。波拉克很喜歡D?rr的照片風格,光線自然,色彩適當,構圖講究。不過,讓波拉克有點意外的是,D?rr所有照片都是使用iPhone拍攝的。這也讓波拉克有點好奇,當她看完D?rr所有的照片后,便決定請她來拍攝封面,拍攝工具自然是D?rr最熟悉的手機。endprint
佳能舉辦“佳能印像創作坊三周年影展”
8月30日,由佳能(中國)有限公司主辦的“佳能印像創作坊三周年影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佳能印像創作坊三周年影展”,展出了13名攝影師超過110幅攝影作品,內容涵蓋人文紀實、舞臺攝影、時尚廣告、婚禮攝影等。
開幕儀式上,負責影像打印掃描業務的佳能(中國)副總裁山崎學表示:“佳能一直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水準的專業影像輸入及輸出服務,也只有輸入與輸出相結合,才能構成完整的‘影像,兩者缺一不可”。
與此同時,來自新加坡的MPA(英國攝影大師協會)亞太地區的副大使、亞太地區考核主席、同時也是數碼打印專家的James Tan,與現場觀眾分享了MPA對于打印作品的高標準,以及對佳能PRO系列產品輸出高品質的肯定。而為了讓更多攝影愛好者能獲得佳能高品質的輸出體驗,觀眾在現場還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使用佳能PRO系列專業級照片噴墨打印機和佳能TS8080高品質照片一體機打印出來張貼在展區,化身參展者。
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12月2日開幕,主題是“你的自拍桿”
9月9日,連州攝影國際年展組委會在上海舉行發布會,宣布連州攝影博物館開館展暨2017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將于12月2日舉行,年展主題為“你的自拍桿”。
本屆年展的總策展人由西班牙策展人、評論家桑德拉·冒納克(Sandra Maunac)、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策展人喬安娜·蕾韓(Joanna Lehan)、中國當代藝術策展人藝評人張冰共同擔任。
“你的自拍桿”與2008連州年展總策展人栗憲庭提出的“我的照相機”遙相呼應。策展方的想法是:“經過9年時間,這個世界又有極大的改變,在技術進步背后,攝影通過在影像的獲取和傳播上的改變,更多地參與并影響了現實世界。而且因為更多的人們使用這些便利技術制造出汪洋大海般的影像,由此,整理和利用這些資源也已成為比以往的拍攝行為更為常見和迫切的創作手段。”
本屆連州攝影年展期間,連州攝影博物館也將開門迎客,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總監段煜婷和法國尼埃普斯攝影博物館前館長弗朗索·薩瓦爾(Fran?ois Cheval)將作為聯合館長。開館展將展出四位中外攝影藝術家的作品,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對攝影這個媒介的觀點,分別是:中國新攝影代表人物之一莊輝的《無幽之地》,美國攝影家阿爾伯特·沃森(Albert Watson)的《雅努斯的雙面》,中國當代攝影代表人物張海兒的代表作《女》,以及法國新銳攝影師巴普蒂斯特·哈比雄(Baptiste Rabichon)的《本來應有玫瑰》。
第五屆北京國際攝影周10月12日開幕
北京國際攝影周創辦于201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圖片集團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承辦。今年攝影周將于10月12日~22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以“攝影:本來與未來”為主題,舉辦開幕活動、系列展覽、攝影講堂、攝影市場、特約活動等主體活動,涉及展覽展示、論壇研討以及對話交流等多種形態。
北京國際攝影周2017國際主題展的主題為“噓!人類紀”(Anthropocene),參展的10位藝術家來自英國、美國、伊朗、芬蘭、瑞士、印度、意大利和巴西等8個國家,力圖從科學、政治、歷史、哲學和倫理等不同視角來審視當下人類面臨的環境和社會問題。此外,“天空之眼瞰祖國”“汽車改變世界”“國際錄像藝術單元”“致敬經典——世界攝影大師尤素福 · 卡什百位世界名人肖像原作展”等展覽也非常有看頭。
華為攜手 ICP啟動2017華為新影像大賽
9月9日,華為攜手戰略合作伙伴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簡作ICP)正式啟動2017華為新影像大賽,華為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昌竹和ICP執行主席Mark Lubell簽署合作備忘錄,標志著“新影像發展計劃”的全球推廣也同時啟航。
作為“新影像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一度的新影像大賽自2017年起,向所有手機用戶提供分享和展示的平臺。主辦方稱,“新影像”之“新”,包含了新的影像群體、新的采集工具、新的視覺內容、新的傳播方式以及新的互動反饋等內涵;所謂“影像”,是指從靜態照片拓寬至多樣的視覺表達形式。
2017華為新影像大賽共設置七個參賽單元:“@所有人”“你好、生活!”“自拍與自畫像”“地理位置”“我在現場”“九宮格”“時間線”,以及一個集體創作活動,在參賽單元設置、投稿方式、評委機制等方面較傳統影賽有諸多創新,來自全球的手機影像創作者將角逐包括獲得新影像創作基金、單元冠軍、單元優勝獎等在內的數個獎項。
2017華為新影像大賽已啟動征稿,截稿期是11月20日,12月19日在線公布獲獎結果,詳情請查閱大賽官方網站:http://gallery.consumer.huawei.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