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龍
摘要:我的開場白:親愛的各位同學,大家好!(學生回應“老師好”)如果不出意外,今天開始我將陪伴你們一直到你們初中畢業,你們希望我怎樣教你們?(七嘴八舌“少留作業”“多點閱讀”“寫字課上不上?”“背書多嗎?”“……”)
關鍵詞:教師;語文;教育
我會盡量滿足你們每一個人的要求或者想法,但是又無法全部滿足。我會認真批改你們的作業,當然,作業該有的會有,不該留的就不留,我只希望你們接到之后認真對待,不要把它當成是我給你的任務就好。同時我還希望在我上課的時候如果我講著講著走題了,你們要提醒我,當然,如果你們聽得津津有味忘記提醒我也不能責怪我。(學生笑了)我上課可能不止講語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古今中外,從達爾文到魯迅,從戈爾泰到華羅庚,從歐洲文藝復興到隋唐文化,從儒釋道到醫術、占卜等,如果你喜歡聽,希望你給我一個專注的表情,如果你不喜歡聽,希望你給我一個善意的提醒,畢竟,我不知道你的口味如何。(學生又笑了)如果在我的課堂上你走神了或者是睡著了,我不會怪你,那可能是你對我或者我的課不感興趣,屬于我的失敗(學生驚訝的表情)。另外,我希望你們都能在我的課堂上坐端正,桌面整潔,就像你們現在的人一樣,干凈而端莊。同時也希望你們認真的書寫漢字,這是我們的母語,假如二十年后我們在路上不期而遇,希望你能用標準的漢語跟我交流。也希望你將來給你的情人寫情書的時候能優美一點,能夠打動他(她)的心,而不要錯字連篇、語句不通,到時候你可千萬別說你的中學語文是我教的,砸了我的招牌。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作文先做人”假如你們當中有人表達不夠好,我建議你先思考一下人生(學生又笑),但是請你不要懷疑你的人生,只是問問自己,是否你的人生缺少了坎坷?是否你只專注于你的學習和自我愉悅?我們應該能夠體察周圍、觀察社會、關心國家,能以天下為己任者才會有大胸懷、大氣魄。最后,我希望你們能夠善待身邊的人,特別是你們的家人,沒有他們,你就沒有一個家,無論你情緒多么的不好,無論你會遇到怎樣的煩心事,你都要善待他們。接下來我們還是劃幾條具體的規范吧(出示ppt:語文常規規范),學生認真地記錄。看到上課口號(胖子胖子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都笑了。反復練習幾次(每次都有笑聲),整理一下語文書具,記錄PPT上具體的語文要求十條,下課[1]。
我的常態課。如果是文言文、古詩詞(通常先上),我事先編好“學案”(分為“預習、課上、課后”)學生自己借助工具書、網絡、閱覽室等先自己獨立完成,再到課堂上進行展示。然后全體對照PPT(通常由課代表或者自薦人播放),檢查自己的錯誤并訂正,最后整理錯誤到“糾錯本”上。我重點答疑(針對設計好的、學生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學生提出的而又沒有人可以回答出的問題)。一篇文章學習之前要進行“誦讀”“背誦”環節,學習之后要進行“測試”(畢竟還是要應試的),最后還要“引進”課外文言文,進行相關的閱讀和測試。整個過程還有“量化考核”,根據完成情況相應登記“個人積分”。按照積分情況予以不同等級的“冊封”,例如“秀才”“舉人”等(跟名師學的)。如果是現代文,按照文體不同,設計成不同的學案,包含了生字詞、語句段、照抄、概括、小結、問答題等(也是學名師的),課前給出部分預習補充材料(如作者相關介紹、人生經歷、寫作背景、相關篇目、書目等),課后給出相關的3、4篇閱讀文章。完成一些題目或者是概括相同的例文特點,有的還需要進行寫作[2]。
我布置的作業。通常情況下我的作業比較少(我的說法是我很少留作業,學生糾正為“留得少”)。一般是閱讀,批注式閱讀(怕學生不讀書,欺騙我),有一些具體的批注要求(防止學生作弊,也是跟名師學的),還有一個就是“成長作業”,例如:自己設計4個菜品、一個湯品,獨自購買食材、清洗、切制、烹飪,上菜、飯后清洗餐具、打掃衛生。然后以“看得見的愛”為題目寫一篇文章。類似的作業每周一次,從做家務到背父母,從“當家長”到做義工。一個學期不重復。寫出來的文章按等級分類,優秀的給予加分并印刷出來進行展示,一學年下來,還是有一些代表作品的。家長也傳給我一些孩子勞作的圖片,我整理成PPT,還震撼了一下孩子和家長的眼睛[3]!
自我的體會。我是一個懶惰的人,所以不喜歡留作業;我是一個隨意的人,所以天南海北的胡講;我是一個性情中人,所以表情波瀾起伏;我是一個喜歡孩子的人,所以讓他們張揚自我。一個學期,對語文感興趣,能夠自覺閱讀;一個學年,能夠形成較好地課堂氣氛和競爭意識,形成良性循環;三年下來,優秀的出類拔萃,稍晚的還需靜待花開但卻也是展翅欲飛的類型,除非遇到先天有缺陷的,我實在是痛心不已而又捶手頓足啊!
做語文老師挺好,不一定要每天埋頭在作業里,也不一定每天都像貓抓老鼠一樣逼迫孩子背背背、記記記、學學學、寫寫寫,語文是一種快樂的生活過程,是一種除草種田、灌溉澆水等待它慢慢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過程,等待,繼續等待,等待花開、等待結實[4-8]。
參考文獻
[1] 王雷.我想怎么教語文和我是怎么教語文的[J]. 名作欣賞,2013,(28):74-76.
[2] 馮兆珍. 葉圣陶的語文教學思想給我的啟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1995,(02):55-56.
[3] 李宏發. 實用類文本的語文味是這樣煉成的——我是這樣教語文的[J]. 課程教學研究,2016,(02):86-90.
[4] 肖培東.語文的表情與眼光[N].中國教師報,2016-05-11 (006).
[5] 肖培東.給自己“犯錯”的機會[N].中國教師報,2016-09-07 (005).
[6] 翟小寧.做心靈豐富的人[N].中國教育報,2016-09-05 (002).
[7] 肖培東.把自己教回童年[N].中國教師報,2015-11-04 (013).
[8] 翟小寧.教育應舒展生命、提升道德[N].人民政協報,2010-04-07 (C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