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提高教學質量人們對學校提出的合理要求,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下,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就成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多年,根據自己的實踐與探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些個人看法。
一、服務學生,突出主體地位
一個教師,無論知識水平,教學藝術多高,最終目的都要靠受教育的學生來體現,教師的指導思想、行為以及教學方法的設計都是為學生服務的。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服務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現代心理學和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理智與情感、分析與綜合、有意識和無意識切不可分割。人的活動最有效的時間是這些因素處在最佳狀態的時候。只有創造一個生動引人的教學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開掘出學生興趣的源泉。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過程,能夠同時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既可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因此,教師應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使課堂“活”起來。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和領悟去獲得知識,才是最佳學習途徑。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的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學“語文”,用“語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想說、能說、會交流、會合作、會展示,讓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真正讓學生樂學、想學,從而為提高教學提供保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真傾聽每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尊嚴,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塑造人格,提高教養。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感受學習的快樂。高效課堂的顯性表現,一堂課應該是生動的,活潑的,主動的,動態的,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表現出無限的驚喜,把學生塑造成學生的主人,使他們一直沉浸在愉快的學習情境中,服務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創造,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學生的認識過程是人類認識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掌握間接經驗來認識客觀世界的。而在此過程中必須有自己的主觀能動作用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在教學課堂中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讓學生親自實踐練習、不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教學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服務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順應學生的認識規律調動學生的最大潛力。在課堂上,學生能夠答出的問題絕不越俎代庖。教師要不斷的啟發學生、誘導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
二、當堂落實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向40分鐘要效率。語文教學強調雙基訓練,并不是說要“另起爐灶”,而是要求和諧共生,相互交融。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安排的學習內容并不復雜,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但我們教師一定要注重落實。真正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有記錄,只要布置的作業,包括口頭作業(朗讀、背誦、說話),也一定要落到實處,使孩子們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絕不拖到第二天。檢測環節我們可以根據教學設計和學生實際接受水平,設計難易適中的檢測題,的確能夠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可以是填空、連線、識字游戲、復述小課文等,使孩子們樂中學、學中樂。
三、注重賞識
賞識教育如同灑滿希望的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贊美、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鼓勵和欣賞的眼神,都會點燃學生心靈深處的智慧之燈。在我的教學中,我一直注意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給每個學生平等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們敢說會說,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讓課堂因說而神采飛揚。
記得一節語文課上,我在講解同步練習,學生們參與熱情高,發言積極,每位同學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拼命地爭取發言的機會,大有爭先恐后的味道。這時,我要“照顧”的當然是平時課上發言很少的一些同學。當我看到平時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是心不在焉、魂不守舍小男孩邱榮榮,也高高地舉起了手,還拼命地喊著:“老師,我、我??”我抓住機會,趕緊叫起了他。別說,這“家伙”回答得還很棒:聲音響亮、完整準確,看來他這節課很認真地聽了課。他回答完畢,我趕忙送上我的鼓勵:“‘您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聽課非常專心,回答非常到位。很棒,請坐!”我讓自己表現出很自然的樣子,卻不動聲色地去注意他的表現:他的臉上不再是往日苦惱、擔憂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洋溢著自豪與快樂的臉龐!我也開心極了!
那節課上,我把我的鼓勵與贊美送給了很多的同學。他們愉快地享受著老師的贊譽,我也愉快地享受著他們帶給我的喜悅!課后,有好幾位同學都追在我后面問我:“老師,一會還有語文課嗎?”聽到這樣的話語,我的內心快樂著,感動著。可見,簡約、高效的語文課堂,賞識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會讓師生產生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融合、智慧與智慧的撞擊,從而迸發創新的火花。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實用的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來自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讓師生共同沐浴在人文關懷的燦爛陽光下,讓師生綻放的笑靨成為課堂上永不衰敗的花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