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 要:懶是現代教學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學生常表現得消極懈怠、自主意識較差,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本文圍繞農村小學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夠勤快這一現象,從興趣和求知欲、鼓勵和自信心、自主獨立習慣三方面切入,給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勤快;習慣;興趣
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明顯進步,但依舊存在有不少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農村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在家沒有父母的監督,尤其“懶”,“懶”是必須引起重視的一種弊病,如果任由其延續下去,日久成疾,極易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所以,要從小學教育抓起,使學生變得勤快起來,爭做學習的小主人,而不是完全依賴教師或少數的家長。為改善懶的現狀,需認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一、激發興趣和求知欲
在小學這個年齡段,大部分學生都很活潑,由于是啟蒙期,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教師可合理利用這一心理特點,挖掘他們的興趣愛好,激發其求知欲,主動參與教學。語文是一門趣味十足的學科,應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樂趣,享受過程,獲得情感體驗。
游戲無疑是激發興趣的重要途徑,事實表明,現在的小學生大都喜愛游戲,而農村的學生接觸的游戲形式比較少,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學生引向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中。比如看圖猜成語,其中的圖片這一形式形象直觀,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猜成語的過程涉及到推理、聯想、記憶等,可以很好地實現寓教于樂。
學生的懶,可以總結為懶得思考、懶得動手兩大方面。究其根本,主要在于缺乏動力,而興趣、好奇心就是最佳動力。教師可從環境氛圍、教學方法多方面入手,令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比如,在講《荷葉圓圓》一課之前,可先以荷葉為重點,談談相關內容,然后導入課文,提出問題,讓學生聯想相應的內容,主動思考答案。行為的懶源于思想的懶惰,當熱情高漲時,無需教師提醒,小學生就會主動出擊,迫不及待地想獲知結果。所以,教師應開辟第二課堂,多舉辦實踐活動,如漢字聽寫、成語接龍、詩詞妙用、作文比賽等,并設置相應的獎品,給學生樹立一個能夠達到的明確目標。而現在我們學校都配有“班班通”現代化教學資源,所以我們很多教師都喜歡使用多媒體,其優勢在于圖文并茂,操作簡便,但必須掌握好度。否則,孩子很可能會過于依賴多媒體。
二、多使用鼓勵性話語
絕大多數學生并非先天性的懶,他們的思維很活躍,也愿意參加實踐,但是犯了幾次錯誤,或者被教師說了幾次,就開始打退堂鼓,不敢再輕易表現自己。教師應明白一個事實,任何人都會犯錯,尤其是小學生,學習中出錯很正常,不能以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同時,我們教師還應更新觀念,接受多元化思想。學生的成長環境、思考方式各不相同,面對同一問題,答案五花八門,盡量不要強調標準答案,在語文教學中,更注重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很多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回答,即使有些答案離題十萬八千里,教師也應予以理解,循循善誘,科學指導,而不是給予狂風暴雨式的批評。
出生農村的學生容易存在自卑感,教師應將其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培養他們養成開朗的性格,盡快融入班集體,增強其自信心,因為自信也是一種動力。完善評價體系,實行激勵制度,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閃光點,不吝鼓勵和贊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重視,享受成功的喜悅,然后投入更多熱情。須注意的是,鼓勵也要切合實際,出自真心,而不是走形式,敷衍學生。比如作文評語,部分教師的評語千篇一律,毫無新意,這就失去了評語的意義。結合作文內容,真誠地作出評價,如果學生的觀察角度很新穎,可以鼓勵他沿著這一角度深挖;如果學生的文采較好,便可鼓勵他們再接再厲,讀更多的書;如果學生感覺寫作文很難,不妨鼓勵他們發揚長處,不能因為作文不好就喪失興趣,甚至變得消沉。
三、培養自主獨立習慣
受年齡限制,小學生產生動力并不難,難的是長久堅持。很多小學生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剛入門時,感覺趣味十足,可一旦遭遇挫折,就想躲避去尋找新的興趣,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嘗試,算不得真正地感興趣。即便是教師贊美,那一刻,學生激情洋溢,可事后很容易恢復到懶惰的狀態。這說明,只有興趣和激情遠遠不足,必須把興趣培養成習慣,徹底擺脫懶的狀態。
相比城市學生,農村學生的生長環境可能更廣闊,在獨立性方面稍強。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長都極易寵溺孩子,已經遠遠超出了關懷照顧的范疇,這種做法不可取。習慣如果從小養成,以后很難改變,過度寵愛,小學生會覺得依賴別人是理所當然的,自主意識逐漸喪失,凡事都由別人做主,思維慢慢弱化,行為越來越懶。在過去教育中,教師是課堂的權威,不顧學生感受,強制性灌輸知識,以至于學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一旦離開教師,就會變得不知所措。
如今,素質教育提倡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就是希望學生能夠變得勤快,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做學習的小主人。因此,教師要解放思想,并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敢于質疑,大膽創新。創新,就是一個主動思考、發現問題的過程,當提出問題后,就像心田埋下了一顆種子,學生拋舍不下,只能自己動手,查找資料搜集信息,最終解決問題。養成勤快的習慣很難,但養成懶的習慣很容易,教師應意識到這一點,引導學生堅持下去,不僅僅有激情,還要有個好習慣。
四、結束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習就像爬山,必須勤奮努力,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如果走兩步歇兩步,很難有大的進步。農村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給人一種很勤快的印象,但學習上,也很容易變得懶惰。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其主動性。同時,通過鼓勵幫其樹立自信,逐步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懷英.小學語文課堂要勤寫多讀[J].少兒科學周刊,2014,24(9):143
[2]楊志勇.小學語文主動參與式課堂教與學探析[J].讀寫算,2015,20(27):112
[3]張春蘭.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3,26(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