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加軍
中國民航局官網10月23日發布消息,中國民用航空局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適航實施程序》,在美中雙方分別于2017年9月28日和2017年10月17日簽署后,于2017年10月17日正式生效。
該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促進航空安全協定》制定,實現了兩國民用航空產品的全面對等互認,內容涵蓋適航審定在設計批準、生產監督活動、出口適航批準、設計批準證后活動及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合作。該協議的簽署為兩國民航當局更深入和廣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礎,也為兩國民用航空產品的交流和工業部門的合作創造了良好的雙邊環境。適航,是一個重要的航空術語,是指航空器及其部件能在預期的環境中及限制條件下安全飛行的固有品質,是構成國家航空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用飛機投入市場都要經過適航取證,確保飛機滿足按公眾要求制定的可接受的最低安全標準(適航標準),飛機必須按照適航要求進行設計,必須有合適的體系保證飛機的設計滿足適航要求;申請方必須用計算、分析、檢查、試驗等方式,向民航局表明飛機符合適航要求。只有經過適航審定和驗證并取得適航合格證的產品才能進入市場。
國內航空領域資深專家劉濟美24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多年以來我們一直期待的結果,標志著中國的適航當局經過多年發展獲得與FAA平等的國際適航地位。根據協議的內容,不僅大飛機C919與ARJ21飛機會成為直接受益者,包括民用直升機、民用航空發動機等民用航空產品也將獲益。
劉濟美表示,中美《適航實施程序》簽署之前,中國ARJ21的適航審定中進行了我們常說的“影子審查”。中美《適航實施程序》簽署之后,將簡化認可審定過程,大大加速中國國產客機進入美國市場的步伐。▲
環球時報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