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芬
【摘 要】本文分析目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英語教材中名詞性從句的教學內容為例,提出閱讀文章認識語法、對比句子解析語法、模仿例句操練語法和完成練習鞏固語法的教學策略,并提出應用該策略的操作技巧與注意事項,以期達到使學生快速掌握英語語法的學習目的。
【關鍵詞】高中生 英語語法 名詞性從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B-0131-02
在英語知識體系當中,語法歷來都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內容,成為學生建立英語知識結構,提升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必要條件。在高中英語學習中,部分師生會視英語語法為一項重要任務。本文結合名詞性從句的教學案例,探討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
一、通過閱讀文章認識語法
高中英語教材的編排設計以閱讀為主體,英語知識點都體現在閱讀材料中。在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語法學習時,教師應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先由學生自行進行閱讀,分析課文,發現新語法、新知識,增強學生語法學習的主動性和目標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強化英語語法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一單元 Culture relics 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先閱讀教材上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部分的內容,找出自己認為比較特殊的句子,進行重點分析。有學生找出句子,如“Frederick William I. the King of Russia c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his greatest gift to the Russian people would have such an amazing history.”有學生找出的句子是“The amber which was selected had a beautiful yellow-brown color like honey.”教師把學生找出來的句子呈現在屏幕上,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句子,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句子的特點。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句子中還出現了小句子,這些句子在主句中充當了不同的成分,有的做賓語,有的做定語。教師在學生發現的基礎上,再對這些句子特點進行總結,“這些句子中的小句子在主句中做賓語、定語,都是扮演了一個名詞的角色,所以叫名詞性從句,名詞性從句是高中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語法知識,大家需要把這個知識點學好學透。”學生通過自己的發現和教師的引導,對名詞性從句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明確英語閱讀任務,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利于學生自主發現英語語法,可以讓學生體驗發現學習的樂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語法的學習,強化學生對英語語法的第一印象,進而幫助學生高效率地記憶語法。
二、通過對比句子解析語法
英語中每一種語法都具有特定的含義,憑借機械的記憶難以真正掌握語法的正確用法。學生只有深刻理解各個語法表達的意思,才能準確地應用各語法。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晰準確地把握不同語法的含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語法的意義,通過具體例句的比較,促使學生發現其中的不足,引導學生正確應用英語語法。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一單元 Music 課文時,教師讓學生先閱讀課文并掌握內容大意,劃出理解存在難度的句子。這部分學習內容中包含了“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語法知識,有學生在理解句子 They produced a new record in 1996,which was a celebration of their time as a real band 時,覺得句子結構復雜,不太容易把握。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非限定性定語從句”這個知識點,向學生展示了新的例句:They produced a new record in 1996.It was a celebration of their time as a real band.讓學生比較兩個短句子與一個長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思考兩種表達方式的異同。學生觀察思考句子后發現后面兩個短句的意思與前面長句的意思相同,只是第一句采用了復句的形式,句子結構更加復雜。在學生這個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長句中“which was a celebration of their time as a real band.”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which”在句子中所指代的內容。學生通過比較兩個簡單句后發現“which”指的是 a new record,“which”引導的整個句子是定語從句。然后,教師讓學生模仿造句,有學生說:“Water,which is a clear liquid,has many uses.”教師通過學生模仿造句這一方式檢驗學生完成了對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掌握。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法知識點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發現語法特點,明確英語語法應用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準確的理解語法表達的意思,從而幫助學生把握語法的特點,增強英語語法學習的實際效果,為應用語法表達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通過模仿例句操練語法
常言道:“熟能生巧?!庇⒄Z的學習也是如此,學生對英語語法的正確應用離不開必要的練習。在學生理解了英語語法的意義,明確了語法的用法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照例句,模仿寫出類似的句子,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練習語法的機會,使學生在模仿造句的過程中加深對語法知識的理解,記憶語法的固定結構,掌握語法的應用要求,讓學生在實操練習中積累應用語法的經驗。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五單元 Music 時,為了讓學生牢固地掌握定語從句這個語法知識點,教師先通過 PPT 呈現出教材閱讀材料中的一個例句:Many times in America, bands are formed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practice their music in someones home. 教師讓學生觀察例句,并且要求學生借助上下文推測這句話的意思。接著,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這個句子的結構:“這個句子中的‘who引導的是一個定語從句,修飾‘high school students,意思指在某人家中練習音樂的高中生。”教師說:“who在‘who practice their music in someones home句子中是充當主語充分?!痹诮處煹脑敿毥忉屜拢瑢W生掌握了句子的基本結構,并嘗試模仿造句。有學生說:“The girl who helps me learning English is one of my good friends.”還可要求學生兩兩之間相互造句、檢查、討論,在交流中掌握定語從句的知識。
模仿造句是學生學習掌握英語語法的有效方式。在學生學習語法時,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進行模仿練習,促使學生在模仿中感受語法的應用,豐富對英語語法的認知和理解,達到準確記憶、靈活應用語法的目的。
四、通過完成練習鞏固語法
在英語學習中,英語語法是各種英語考試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為了讓學生從容地應對英語語法的測試,避免語法知識的理解偏差,在學生掌握了英語語法之后,教師仍然需要引導學生做一定數量的練習,以鞏固英語語法知識。教師通過精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題目,有的放矢地對各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達到使學生扎實掌握英語語法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了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五單元 Music 內容之后,為了讓學生掌握名詞性從句的知識,教師及時為學生提供相關的練習題目,如將兩個句子合為一個句子 Her mother died last year. Her mother was once a teacher. 學生經過思考認為“Her mother was once a teacher.”可以作為定語從句修飾“Her mother”,而這句話只是對“Her mother”進行補充說明,沒有這句話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可以用非限定性定語從句,而且“her mother”屬于人作主語,所以定語從句的引導詞用“who”,即“Her mother,who was once a teacher,died last year.”。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及時鞏固課堂上所學的語法知識點,強化學生對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知識點的印象,使學生學會靈活的應用非限定性定語從句。
英語語法學習的最后一環節是有針對性地練習不同形式的題目,幫助學生有意識地避免應用語法時易出現的錯誤,實現對英語語法知識的有效記憶和正確使用。
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活動的始終,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其已成為英語測試中必不可少的知識點,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需要從高中學生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恰當的方式進行合理引導和科學指導,從而實現高效的英語學習,掌握扎實的語法知識,提高英語能力。
(責編 周偉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