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艷+曾亞
【摘要】近年來為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許多高職院校根據各專業對英語需求程度的不同,為各專業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公共英語課程體系。本文提出了如何從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英語能力發展水平,增強各門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提高整個評價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持續性。
【關鍵詞】英語應用能力 公共英語 課程體系
我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開設了英語語音、基礎英語I和II、英語聽說I和II三門課程。從學生整個大學階段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英語能力發展水平,既綜合考慮各門課程的學習成績,也增強各門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提高整個評價體系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持續性。
一、英語語音采用連續性評價
英語語音是在第一學期開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在有限的32課時里,老師只能教會學生標準的英語發音、節奏規律、重讀、語調等語音技巧和進行非常有限的練習。沒有足夠的練習,缺少大量的句型和對話作依托,再多的發音技巧也是無濟于事,對學生幫助不大。因此,英語語音課程的評價,除了任課老師的評價,還有平行的基礎英語I的老師的評價及后續課程老師的評價。平行的基礎英語I的老師就學生的發音、語調給予及時地反饋,有利于語音任課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的調整教學內容及評價方式。語音、語調的提高不是一撮而就就能提高的能力,它的提高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積累,后續課程老師應制定適當的評價標準激勵學生持續不斷的進步。
二、基礎英語ⅠⅡ評價引入職業英語標準
傳統的大學英語A級考試已無法滿足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職場英語能力的考核。在教學改革之前,我院所有專業都是開設一年的基礎英語,基本上都是為了A級的通過率而教學。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校的 A級通過率不高,學生普遍都認為通過英語A級考試也沒有用,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現在我院在全校范圍內推廣托業橋考試(TOEIC Bridge)和托業(TOEIC)考試。托業橋考試是為英語初學者和中等水平的英語學習者而設計的職業英語水平測試項目,可以客觀反映出考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我院鼓勵通過托業橋考試的學生參加高難度的托業考試。托業考試針對不同的行業和崗位制定了不同的參照標準,能以一種考試形式解決不同專業對英語學習有不同要求的難題。這兩種考試與學生未來的職場英語能力關系密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入托業橋、托業考試作為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效果的檢驗標準之一,是我院英語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嘗試。
三、英語聽說ⅠⅡ課程評價重協作性
英語聽說ⅠⅡ課程進行“職場英語”學習,主要內容為泛商務英語,著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意味著學生要把話說給別人聽,也要學會聽別人說話。這說明了語言學習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聽說ⅠⅡ評價項目的設計主要是以合作小組為基本形式,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協作小組的設定可以采用正式組、非正式組、長期組等多種形式,合作伙伴的不斷變化,可以讓學生在協作中不斷有新鮮感和挑戰感,同時也有更多的機會向不同的合作者學習。角色扮演、話題談論、英語演講等項目都可以采用協作的方式來實施。聽說Ⅰ和聽說Ⅱ的考核項目難度的設計要由易到難,逐層遞進,難度要很好的銜接。比如說教師在設計聽說Ⅰ英語演講這個項目時,演講時間、內容不限,學生參與即得滿分。適當的降低難度,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主要是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聽說Ⅱ老師在設計英語演講這個項目時,演講限時間,老師根據所學內容指定2-3個主題,學生任選一個,評分應根據學生參與、語音、語調和內容進行給分。不同評價方案的出發點和側重點應不一樣,避免評價方式、內容的重復,應側重于考核學生在不同的職場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存在很強的社會需求,培養的學生實際英語能力能否滿足社會需求,關鍵在于學生英語能力的質量和水平。我們一定要用好課程評價這根指揮棒,讓它真正起到矯正、調節、改造和引領的作用。當一種具有較強社會適應性的公共英語課程評價體系得以構建,提高學生實際工作崗位的社會適應性,學生實際英語能力定能滿足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Gredler M E.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Learning[M].New York:Longman,1999.
[2]安曉燦,周龍.與時俱進,深化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研究報告[J].中國外語,2010(7).
[3]蔡基剛.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評價體系調整[J].外語電化教學,2013(1).
[4]郭茜,楊志強.試論形成性評價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與測試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10).
[5]甘玲玲.基于構建主義的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6).
[6]巫丹,曾亞.需求分析理論指導下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13(7).
[7]趙應吉.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多元評價體系探索-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J].外國語文(雙月刊),2012(6).
[8]周烈.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外語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社會適應性[J].中國外語,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