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甲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省蒲城縣堅持以建設渭南副中心城市和“四化同步發展的渭北明珠”為目標,持續推進“三區”建設和“四化”協調發展,著力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成為城鄉面貌大幅改善、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
蒲城縣是陜西省人口第二大縣,因清代道光年間的大學士王鼎、愛國將領楊虎城都是蒲城人,故有“將相故里、龍脈福地”的美譽。“北京時間”是從位于蒲城縣境內的中國科學院蒲城授時中心發出的,蒲城因此得名“中國報時城”。
近年來,蒲城縣黨政一班人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緊扣“追趕超越、和諧穩定”兩大主題,以“一核、一環、一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核心、旅游發展大環線、蒲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空間格局為依托,著力在實體經濟、新興產業、新型工業、城鄉統籌等重點工作上求突破,努力打造渭南副中心城市,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的渭北明珠”。
實力蒲城 產業融合大發展
近期,陜西省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縣域(城區)經濟發展監測結果排序,蒲城縣在全省78個縣中位列21位,渭南市第2位。今年1至6月,全縣生產總值完成78.94億元,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138.98億元,增長17.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0.91億元,增長27.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1億元,增長13.4%;地方財政收入3.71億元,增長0.16%;城鄉居民收入15130元、5007元,分別增長8.3%、8.2%。
項目建設凸顯新成效。五年來,蒲城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抓手,以好項目、大項目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共實施重點建設項目445個,累計完成投資506億元。策劃包裝了總投資749.3億元的57個重大項目,啟動實施了重泉水庫、城北防護林、城西環線等一批重大項目,與陜煤化、陜旅集團、華旅集團、陜西水務等大型國企戰略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工業強縣實現新突破。五年來,蒲城縣不斷強化工業園區承載和孵化功能,促進工業轉型發展。工業園區晉升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駐企業65家,工業總產值突破120億元大關,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60%。總投資180億元的聚烯烴一期、投資79億元的神渭輸煤管道、投資17億元的美國空分等項目建成投產,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10億元,增加值61.2億元,較2012年翻了近一番;總投資250億元的聚烯烴項目二期成功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即將落地實施。蒲城工業已成為全縣乃至全省新的增長極。
現代農業突現新氣象。五年來,蒲城縣堅持園區引領、品牌帶動,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農業基礎建設和產業發展累計投入27億元。糧食總產穩定在5億公斤左右;果業總面積達到60萬畝,建成現代農業園區33個、家庭農場300個、標準化養殖小區500個、綠色有機基地5萬畝,果、畜、設施農業產值分別達到20.3億元、15.6億元和14.2億元。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7個,培育打造了“椽頭饃”等農產品知名品牌,“蒲城酥梨”“蒲城西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蒲城酥梨”被認定為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品牌價值22.43億元。
三產經濟彰顯新魅力。五年來,蒲城縣確立了以縣城為中心,橋陵、泰陵、重泉古城、鹵陽湖等為主要景點旅游大環線發展思路,累計投入近10億元,橋陵4A、泰陵5A、楊虎城故居等景區品位大幅提升,重泉古城、盛鑫溫泉、惠陵博物館等景區建成運營,“槐院里”歷史文化街區、華夏儒園等項目開工建設,2016年接待游客突破48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31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2.38倍、4.8倍。現代商貿、物流配送、品牌連鎖等商業業態不斷豐富,總投資15億元的澳林國際、大唐秦東商貿物流、城南四星級酒店等項目快速推進,紅星美凱龍、碧桂園等知名企業即將投資蒲城。成功創建全省電子商務示范縣,電商網店發展到6000余家,年交易額達11億元。
幸福蒲城 安居樂業福民生
城鄉建設展現新面貌。五年來,蒲城縣圍繞建設渭南副中心城市,累計投入150億元,實施了環城路、火車東站站前廣場、迎賓路提升改造、智能立體車庫等118個城建項目,中心縣城“六縱六橫”路網框架基本形成,G108、S201改擴建等建成通車,新改建縣鄉公路468公里。“五城聯創”、精細化管理、棚戶區改造深入推進,市容面貌較大改觀,緩堵保暢成效明顯;國衛復審順利通過,撤縣設市正在申報之中;孫鎮、陳莊、罕井、荊姚等重點鎮設施功能日趨完善。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30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34.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9%。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成效。五年來,蒲城縣嚴格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工作要求,環保基礎建設投入20億元以上。相繼實施了煙花爆竹關閉退出轉產、石灰石產業關閉整合、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專項整治,關閉石灰窯340孔,石渣廠、堆煤廠257家,關閉退出、轉產花炮企業62家;扎實開展“散亂污” 企業清理取締、燃煤鍋爐拆除等鐵腕治霾“1+10”行動,拆除燃煤鍋爐等污染源700余處;生活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快速推進,城南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造林綠化和恢復地貌24.1萬畝,林木覆蓋率27.95%;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累計投入2億元,建成5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和136個人居環境清潔村。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五年來,蒲城縣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改善民生、增進福祉。全縣財政民生事業累計達到67.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8535元、9625元,分別較2012增長27.1%、42%。脫貧攻堅初見成效,城鎮安置點快速建設,1398戶危房改造啟動實施;22個光伏發電基地并網發電;累計建成“黨支部+”產業點222個,落實產業扶直補金7000余萬元,醫療、教育、低保、五保等措施惠及貧困群眾4.2萬人(次),貧困發生率降低到5.1%。建成城南學校、城南一小等學校,新建、改擴建縣第一幼兒園等公辦幼兒園37所,城區擴容增量上萬個學位;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醫院綜合住院樓、中醫院醫技樓等建成使用,縣二院搬遷、城南高新醫院等項目快速推進;渭北縣級規模最大集醫養、救災、養老等為一體的民生福利園全面開工,建成農村幸福院100余個,養老服務床位達到4.36萬張;建設保障性住房20.77萬套,鎮級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等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實現應保盡保,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民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高效蒲城 追趕超越主力軍
近年來,蒲城縣堅持以轉變政府職能、提升行政效能為核心,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打造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積極推進審計全覆蓋,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和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此外,蒲城縣還制定出臺《蒲城縣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政府工作規則》,進一步規范了科學民主決策程序;累計下放或取消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19項,43個部門587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及辦事流程全部實現規范公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開展,鎮村綜合改革及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等改革全面完成。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按時辦結建議、提案160余件,滿意率達99%以上。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高效服務”,一直是蒲城縣轉變政府職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公布權責清單,簡化審批流程,全面建成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加強社會風險評估,全面公開政府信息,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強化公共安全管理,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持續推進“平安蒲城”建設。
砥礪前行拼搏路,春華秋實又五年。在這場波瀾壯闊的發展進程中,一個個高瞻遠矚的宏圖大略,一系列情系民生的政策措施,蒲城——這座美麗開放的“渭北明珠”,必將以時不我待的創業激情,譜寫出追趕超越的嶄新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