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北京同仁堂以“創造健康、全球共享”為使命,以“循序漸進、穩扎穩打,以醫帶藥、醫藥結合,文化營銷、鑄造品牌,嚴格管理、保證效益”為指導原則,探索出一條以產品、醫療、文化、科研四位一體的境外發展之路。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的是不論制作過程多么煩瑣、工藝多么精細,為求療效,不敢有半點懈怠;不論中藥配方的成本多么高昂、藥材多么稀缺,為出珍品,不敢有半點含糊。這既是同仁堂的古訓,也是堂訓,每一家境外新店都會保留這樣的堂訓匾額。
“中醫藥關乎人命,應心存敬畏;消費者透過藥品,可體味良心。以性命擔保藥品質量,同仁堂才能夠傳承300多年,承載中國深厚的傳統醫藥文化享譽世界。”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丁永玲告訴記者。
境外布局 遍地開花
4月25日,北京同仁堂在南非的第六家分店——北京同仁堂中醫針灸中心及同仁堂博物館在南非約翰內斯堡中鋼大廈正式揭牌開業。北京同仁堂還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領導的見證下,與約翰內斯堡大學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加深中醫藥方面的緊密合作。自北京同仁堂于去年11月首次涉足非洲大陸以來,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德班3市同時開設了5家門店,成功實現了其在境外2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130余家零售終端的目標,完成了在全球五大洲的全面布局。
“此番中醫針灸中心的成立及與當地大學簽約,是促進中醫藥在南非發展的又一重要部署,也是為落實中非公共衛生合作計劃中鼓勵支持中國企業赴非洲開展藥品本地化生產的一項具體舉措。”丁永玲表示,希望通過南非這一非洲大陸的重要支點,再次將中醫藥與非洲傳統醫藥深入融合,讓更多的非洲人民對中醫藥有更深入的了解,讓中醫藥文化在南非乃至非洲各國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6月7日,北京同仁堂歐洲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哈薩克斯坦有限責任公司、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事務局醫學管理中心醫院三方在哈薩克斯坦總理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規定,三方借助同仁堂的品牌及其在中醫藥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專業優勢,以在哈薩克斯坦開展中醫藥業務為契機,成立“同仁堂中醫健康中心”。9月,中東歐“16+1”首都市長論壇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舉辦,在此期間,北京同仁堂與黑山中國中醫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還在黑山、塞爾維亞開展了義診、講座等中醫藥推廣活動,擴大了中醫藥在當地的影響力。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為中醫藥“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契機。目前,北京同仁堂藥店通過“以醫帶藥、醫藥結合”的經營模式,為當地患者治好了西醫無能為力的疑難雜癥,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建立了穩固的客戶群。北京同仁堂將繼續加大對外投資力度,陸續在匈牙利、澳大利亞等國家設立中醫中心,通過穩步的境外投資,探索養生保健、中西醫結合、中醫美容美體、郵輪養生等大健康新型業務模式。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及沿線延伸國家有著可供利用的豐富中藥資源,北京同仁堂將發揮自身技術實力和產業優勢,在條件較好的國家開展資源合作開發,探索種植及建設本地化工廠,踐行“中醫外交”,打造文化名片。
文化先行 普惠大眾
同仁堂境外門店既是經濟實體,又是文化載體。每家門店都設有中醫藥特色文化展示,同仁堂電視頻道滾動播出中醫藥節目,當地媒體連載以同仁堂歷史故事為背景的文藝作品。消費者來到同仁堂,不僅感受到了中醫藥的神奇療效和同仁堂的誠信服務,還會愛上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養生方法。
2016年3月,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和北京同仁堂集團在捷克主辦了中醫義診和學術論壇等系列活動,3天義診吸引了1400多人次前來體驗; 9月,北京同仁堂借在美國和加拿大開業之機,舉行了大型中醫義診活動,紐約市政府和洛杉磯市政府給北京同仁堂頒發了嘉獎令,舊金山市政府把9月30日設為“同仁堂日”; 10月,在香港舉行了中風防治宣傳月系列活動,1680名香港市民共同研習傳統養生保健操八段錦,一舉打破了“最大型八段錦”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11月,北京同仁堂第二次冠名“墨爾本京劇之夜”活動,用“中藥+京劇”雙輪驅動,在大洋彼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此外,北京同仁堂作為對話嘉賓參加博鰲亞洲論壇,代表中醫藥企業,探討以更加多元的形式促進全球共享中醫藥,還先后在意大利圣馬力諾孔子學院和洛杉磯醫學中心建立了博物館,讓更多外國朋友近距離感受中醫藥背后5000年的中華歷史與文化。現在,同仁堂品牌已為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所熟知,同仁堂將中醫藥文化傳遞到了世界各地。
信任立心 責任立命
8月23日,超強臺風“天鴿”登陸珠海。一大早,澳門同仁堂經理趙學成和幾個同事在得知門店被淹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緊急將一樓的貨品和辦公設備往二樓搶搬。在他們身后,海水不斷涌進來,轉眼間就壓垮了店口的擋水板,他們旋即被海水拍到了樓梯上。趙學成回憶海水涌來的瞬間時說:“當時也沒時間想那么多,就是想著店里進水了,得趕緊過去。海水一下子涌進來,也沒法想什么,只能趕緊叫同事往樓上跑。后來才得知水深1.9米,覺得有些后怕,要是沒及時上樓……”澳門同事對待事業的態度,也正是同仁堂人對待事業的最佳詮釋。這些普通的同仁堂人在天災困境面前,無一例外地選擇了用生命來保護同仁堂的事業。
在業務發展的同時,北京同仁堂一直不忘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于同仁堂來說,做公益并不是簡單的捐款了事,更是投入愛心、細心和用心的過程。2014年,同仁堂在香港開設了全港最具規模的“同心同樂”養生中心,提供最全面的一站式中醫診療及養生服務。除此之外,北京同仁堂還為香港高校優秀的中醫藥專業學生提供獎學金支持;參與創立“明曦公益基金”,幫助貧困學生,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等;連續多年參與境外門店所在地的公益活動;不定期開展義診和講座。
揚帆出海的老字號同仁堂用質量和誠信傳播著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精髓,用科技和創新叩開了全球市場的大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