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利 任大偉
摘要:專業建設質量是技工院校體現辦學特色,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構建科學可行的評價指標體系,開展評價是促進技工院校專業建設的有效途徑。本文就技工院校專業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評價體系的實施等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技工院校 專業建設質量 評價研究
技工院校的專業建設是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基礎工程,是技工院校內涵建設的核心,是技工院校建設和發展的立足點,是學校內涵建設的主要抓手,對技工院校的改革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專業建設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對專業建設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是促進專業設置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建設,激發學校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必要手段。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建設質量評價體系,是推動專業建設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
一、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的內涵
1.概念界定
專業建設質量評價是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按照一定的程序,對影響專業建設的各種要素和教學過程,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專業建設評價具有五種基本功能,一是判斷功能,二是預測功能,三是選擇功能,四是反饋功能,五是導向功能。
2.構建原則
(1)評價標準堅持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的科學性是指評價方案、指標體系與評價活動都必須符合技工教育的客觀規律,符合技工院校的辦學實際,符合實施過程和評價的規范要求。評價指標的確定、級別的劃分、權重的分配都要體現科學性,符合專業建設質量的要素構成,真實反映學校、專業系(部)和師生教學活動與專業建設質量之間的相關度,系統、客觀、真實而準確地展現專業建設的效果。實用性是指專業建設質量評價方案可操作、可測量并且簡易可行便于把握,并能和學校教學管理和專業管理制度具有一致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科學性以實用性為基礎,決定專業建設質量評價能否順利進行,實用性以科學性為前提,決定專業建設質量評價能否普及推廣。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保證評價工作順利開展,達到預期目標。
(2)評價方法堅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評價方法對評價結果的準確與否有很重要的影響,通常采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定量評價是對專業建設質量進行數量分析和比較,評價的結果是數字和分數。此方法便于操作,便于數據處理,容易進行精確的度量。定性評價是對專業建設質量的效果進行判斷,通過觀察、描述、分析與綜合的方法進行模糊性和綜合性的語言或書面評價。定量評價是用數據說話,定性評價是用事實說話。進行評價的過程既需要定量準確評價,也需要定性模糊評價。只有使二者有機統一,互為補充,才能保證評價結果的可靠性,提高評價結果的使用效能。
(3)評價主體堅持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為了使專業建設質量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結果,在實施評價時,應堅持學校內部自評和校外他評相結合的多元主體評價。學校內部自評由校級領導、系(部)領導、督導評價專家、教師、學生按照評價指標體系的部分評價要素對專業建設的部分質量進行校內自評評價,外部評價可以由學生家長、畢業生的就業企業、政府主管部門、第三方評價機構按照評價指標體系的部分評價要素對專業建設的部分質量進行校外評價,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公正性和準確性。
二、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系統的構建
構建科學可行的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系統是開展專業建設質量的關鍵。構建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系統應遵循抓關鍵要素、觀測點準確、數據簡明等原則。專業建設質量與評價系統主要由基本評價體系、指標分析處理和評價反饋指導三個子系統構成。
1.基本評價體系
專業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分為下面10個一級指標和52個二級指標,并分配了具體權重,每項評價指標又分為A、B、C、D四個等級,按照20%的額度遞減,按照下面評價指標體系即可進行定量評分。
(1)專業定位。設置定位準確的培養目標,合理的培養規格、具有可行性的專業建設規劃和適宜的培養規格,權重占10%。
(2)教學文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在部委頒發教學指導文件的基礎上進行校本化編制,切實可行,每年進行滾動修改,學期授課計劃、教學設計方案、課程考核方案等教學文件齊全,權重占10%。
(3)課程建設。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課程教學資源豐富,課程方案科學可行,教材選用合理、教學過程規范,教學手段先進,學生的滿意度高,權重占10%。
(4)教學管理。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健全,管理理念先進,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管理機制,并能認真實施,權重占5%。
(5)教學團隊。專業教學團隊其數量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教學成效顯著,權重占15%。
(6)教學條件。教學資源豐富,校內實訓基地數量充足,設備先進,工位數量和學生人數匹配,能滿足教學需要,權重占10%。
(7)校企合作。包括建立由校企雙方共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合作企業數量、校企合作的范圍和程度。這是技工教育的辦學特色之一。校外實習基地數量能滿足學生實訓和教師企業實踐需求,能有效實現工學結合,權重占10%。
(8)教學效果。各門課程的成績呈正態分布、核心能力培養有成效,本專業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高,權重占10%。
(9)畢業生就業質量。畢業生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率高,收入水平在同類人員中高于平均值,企業對畢業生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滿意度高,畢業生和家長的滿意率高,權重占10%。
(10)社會服務情況。本專業教師能為合作企業提供專業對口的技能提升培訓、新知識、新技能、新材料和新工藝和技能競賽培訓,能和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共同進行技術革新和新產品開發,權重占10%。
2.指標分析處理系統
通過由政府與合作企業的外部評價和學校自評,獲得專業建設評價數據后,由評審專家或專業建設負責人組成的評審團隊對各項評價指標進行匯總分析,獲得專業建設肯定要素和待改進要素,并在評價結束后形成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結果。endprint
3.評價反饋指導系統
專業建設評價的主要功能是對專業建設質量進行有效判斷,確定專業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問題,揚長補短。評審團隊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校及專業管理機構,明確改進方向和改進內容,并給予有效的改進途徑,達到改進專業建設的目的。
三、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系統的實施
1.明確評價實施的流程
開展專業建設質量評價,需要預先設計評價程序,使被評專業負責人做到心中有數,制訂科學可行的評價計劃,能保證評價在預定時間內有效實現。
(1)組建評估團隊,發布評估文件。技工院校組建由政府主管部門領導或聘請外部專家、合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或能工巧匠與學校內部質量管理機構、教學督導評價機構組成評審團隊,并制定評價方案,以文件的形式提前下發到專業管理機構。
(2)專業準備迎評,開展自查自檢。專業管理機構根據評估文件要求,準備相關資料和相應的現場,并進行自查自檢,做到資料齊全,現場準備充分,課程教學資源運用情況可演示。
(3)實施評估過程,獲得評估結果。在評估團隊進行現場評估過程中,各方按照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被評專業進行全面評估,并對評價結果進行科學分析。
2.評價結果的運用
客觀公正地分析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是進行專業發展定位的主要依據,評價結果優秀的專業可重點發展;評價結果一般的專業可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改進;評價結果很差需要進行停辦論證,及時調整專業設置,避免影響學校聲譽和造成資源浪費。
3.評價中的注意事項
(1)過程評價應開放透明。為保證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在組織評價過程中,應明確評價過程,吸納教師學生參與,實現多評價主體參與,保證采樣數據的準確,評價等級合適,找準專業建設中的特色、優勢與不足,確保結果準確。
(2)有效運用評價結果實施改進。被評價的技工院校對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應用,重在進行專業建設改進,持續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完善、教學條件改善和教學效果優化,是有效運用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的有效作為。
(3)建立專業建設質量評價新常態。隨著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的進行,形成進行評價、結果分析、持續改進、重新評價的閉環評價系統,形成專業建設質量循環提升的專業建設新常態。
專業建設質量是體現技工院校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進行專業建設質量評價,是完善專業建設的有效手段,是技工院校滿足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發展,培養更多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實現美麗中國夢的有效途徑,需要進行持續的深入研究與探討。
(作者單位:高雪利,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室;任大偉,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