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月新
【摘要】傳統的課堂一般只注重知識的講解,缺乏創造性課堂的滲入,僵硬的課堂模式以及教學策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無法踐行新課改下提出的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理念。微課的出現打破這一局面,突破時空與地域的界限,創造出更加生動真實的情景,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激發學生好奇心與強烈的求知欲,開啟智力發展,是實施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針對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調查與探索,首先介紹了微課的概念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微課 課堂教學 應用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31-01
引言
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并沒能體現出應有的主體地位,而是成為接收知識的容器隨著新課標的提出教師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學方法需要與時俱進更具科學性,教學過程更加靈活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微課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課前將知識的重點、難點設計到與此相關的微課中,通過微課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讓學生處在一個更加真實的情景中,直觀的理解知識,進而吸收知識,享受學習的過程。
一、微課的概念
所謂微課是指以多媒體作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中針對某個知識點的講解的全過程,時間一般在10分鐘左右,它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課程資源平臺,通過營造出課堂小環境,加上適當的音效以及動態畫面,更加直觀生動,帶給學生視覺新鮮感,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對于教師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盡情發揮自己的想法與才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微課的出現對于教育界來說猶如一縷春風,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二、使用微課教學的優勢
根據筆者近兩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使用微課教學的幾點優勢,這也將是未來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筆者擔任小學語文老師,所以會結合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具體的案例以及身邊同事的使用情況進行講解:
2.1使用微課,激發學生興趣
語文課堂相比其他學科更加強調情境性,所以在導入環節,教師就應該設計好情景,先聲奪人,運用微課,展示大量靜態或者是動態圖,根據文章內容播放音樂或者是視頻,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吊足學生胃口,增強課堂趣味性,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對學生正確的指引,培養靈活辯證的思維習慣,開闊眼界,敢于想象,在課堂中能夠各抒己見,而不是固定在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上。通過使用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索,大膽想象,同學之間互相合作,互相學習,課堂氛圍活躍,生生以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創造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2.2使用微課,彌補教材資源缺陷
語文課堂靈動更加豐富多彩,但是很多時候教材中涉及的內容僅僅通過單薄的語言文字很難讓學生產生切身感受,文章中所講述的內容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經驗閱歷無法對等,而使用微課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運用微課,課堂新穎靈活,視聽結合,全方位調動學生感官,這些都是傳統課堂所不能實現的。
2.3利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微課的使用正滿足了這一要求。一般來說,微課相當于一塊“敲門磚”,通過微課拋磚引玉,引起懸念,在吸引完學生興趣之后緊接著呈現出課堂任務。如在上自然科學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三棱鏡成像的精彩片段,通過多彩的光帶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拋出問題:為什么一束陽光照過這面鏡子會形成如此多美麗的不同顏色的光束呢?然后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積極討論,或者進行頭腦風暴,進而解決微課中呈現的問題,得出結論,三棱鏡成像原理是因為同一介質對各種單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從而才會形成美麗的“彩虹”。
總結
微課的出現是教育改革中的必然產物,通過使用微課,課堂更加生動活潑,魅力多彩;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建構知識,張揚個性;突破時空,地獄的限制,讓課堂更加自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增加了更多交流的機會,全面提高了課堂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使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微課發展至今,仍然屬于新鮮事物,所以對于它的認識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懷揣熱情與耐心繼續探索讓其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代聲艷.基于首要教學原理的微課設計與開發[D].西華師范大學,2016.
[2]劉婉麗.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3]張西寧.將微課引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J].電子測試,2013,(24):138-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