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范修文++蘭海鵬++劉揚++董紅強
摘 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指導,培養圖學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為目標,針對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層次,構建傳統圖學理論與現代技術應用相結合,實踐環節與現代設計技術相結合,課內外相輔相承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不斷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該體系能保證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教學任務按時完成,協作解決難題的過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課程學習難度,促進學生的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從而大大提升民族工科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工程制圖 實踐課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b)-0237-03
工程制圖實踐教學旨在鞏固和提升專業理論知識,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現有的教學過程通常采用教師課前布置題目,學生分組進行拆裝,擬定繪制方案,教師進行繪制方案的檢查,學生分組進行部件測繪、繪制草圖的過程。如何進行工程制圖傳統實踐教學模式改革,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借助現有教學資源,建立一種用于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工程制圖實踐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目前新疆各大工科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民族學生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教學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在新疆許多高校漢族與民族學生工程制圖實踐課程設置相同,大多高校教師在給民族學生進行授課時采用的教學模式與漢族學生完全相同。但在教學過程中,現有針對漢族學生進行的工程制圖實踐教學模式對于民族學生來說并不適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民族學生工程制圖理論基礎及繪圖能力相對薄弱,部分學生甚至還有語言障礙,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很多繪圖能力及技巧都需要教師手把手示范。針對此種現狀,現有的慕課及微課教學手段對少數民族學生并不完全適用。
(2)現有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教學內容單一陳舊,民族工科學生工程制圖空間理論基礎薄弱,實踐課程教學內容直接由之前簡單的形體三維圖直接轉換為復雜機械的繪制,很多同學無法適應。因而教師需要選擇一些教學內容難度適中,學生感興趣的項目來進行實踐課程教學。
(3)課堂上學生的興趣點都在拆卸機器上,課堂上大部分時間用于拆裝,進行部件尺寸測繪,對于零件及裝配體表達方案選擇、尺寸標注、技術要求、明細表的填寫等方面并不注重。在課后又無人指導,學生碰到繪圖技術方面的問題,僅依靠自己又無法解決,因此大多學生對測繪實踐課沒有興趣,最后提交的圖紙錯誤也很多,遠遠達不到工程制圖實踐課課程教學要求與目標,嚴重影響了該門課程實踐教學的良性開展。
(4)現有民族學生工程制圖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僅僅依據教師示范,可以掌握拆裝、測繪等實踐操作技巧,圖樣表達技術卻沒有掌握,實踐項目內容一更換,學生又完全沒有了頭緒。
如何針對現有新疆民族工科學生具備的知識基礎現狀,利用已有教學資源,構建一種新的適用于新疆少數民族工科學生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課程學習難度,給予更多工程實踐項目的學習與指導,以實踐培養學生的工程技術及圖紙表達能力,在培養民族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將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2 混合式教學模式特點
現有的教學模式種類較多,各大高校教師也都選擇適用于自己所授課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進行授課,并無固定模式可尋。針對民族學生人才培養方案目標與要求,利用學校現有教學資源,本文建立一種適用于少數民族學生層次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該方式主要為微課視頻、項目式教學、課堂授課等方式相結合來進行教學的授課模式。
微課視頻是目前上課教師常采用的教學手段,課前由授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將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提煉后進行授課的視頻短片。利用該視頻的學習,學生可以花較少的時間很輕松地掌握章節內容的重點知識。但是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也需要教師花很多的時間提前準備[1-6]。
項目式教學模式主要特點就是每個實踐教學項目都包含多項工作任務,可以由幾個學生共同完成,項目開始前需要對每個學生進行任務分工,項目開始后學生需要利用已有基礎知識,通過參與項目實踐去完成各自的任務。在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完成各自任務時也有可能遇到僅憑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將項目組的其他成員集中在一起,通過共同集中討論,協商解決遇到的難題。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在項目前期是由學生按照計劃獨自完成的,僅在討論階段才出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由于基礎薄弱,民族學生的自學能力相對較差,在自學階段會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在此階段可以采用教師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作為其中的一個成員全程參與的方式進行指導,時刻準備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碰到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嘗試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7-13]。
3 工程制圖實踐課程項目式教學模式案例
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授課前先進行項目內容規劃、制定項目任務要求、制定項目工作計劃;針對在教學過程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學生對項目的接受程度進行評估,并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到項目任務學習中,幫助學生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直至課程教學任務結束。按照明確項目任務-制定計劃-實施-交流-評價為序安排工程制圖裝配體測繪實驗。而在裝配體測繪項目選擇時,盡量選擇一些簡單的機械裝置,該機械裝置能夠完成簡單的功用。一方面機構功能簡單,便于學生理解;另一方面繪制的圖形較簡單,學生可以沒有困難地繪制出正確的圖形,零件圖及裝配圖的繪制技術又得以掌握。一般選擇小型機械,如千斤頂、機用虎鉗,手搖式蘋果去皮機等能完成一定功用的小型機械作為裝配體測繪模型。以裝配體測繪為例進行工程制圖實踐課程項目式教學模式案例為例進行說明。該實踐項目案例流程見圖1。
課堂教學在進行手把手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整個裝配體如何進行測繪的過程學習,教師還需布置一個簡單的測繪項目任務,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并寫出項目整個完成流程。該教學方式在2016學年20班民族學生中進行了采用,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學生中反映較好。教學后學生對該課的反饋意見中,大多同學表示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他們學以致用,并且很多同學表示希望能增加一些食品加工方面的機械,比如和面機、制馕機,烤肉機等。我們將在以后的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興趣不斷地增加、補充新的教學視頻資源。
4 結語
將微課及項目式教學引入原有教學模式中對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教學模式進行改造,實際上是在工程制圖實踐課程改革中進一步強化實踐環節,增加零件測繪部分的學時,繼續改造及完善可組裝、拆卸的模塊化教具實物模型和制圖開放展示實踐模型室。努力構建傳統圖學理論與現代技術應用相結合,重視教與學的結合,重視教學過程學生的參與性,實踐環節與現代設計技術相結合,讓學生和老師共同學習、研究,提出問題,共同討論研究,建立課內外相輔相承的學習方式的課程體系,積極發揮網絡教學優勢,不斷地進行網絡資源案例的補充,輔助少數民族工科學生的工程制圖實踐課程學習。該方式能夠降低學習難度,并能培養學生的參與學習及參與設計的意識,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曉菲,穆浩志,牛興華,等.基于創新意識培養的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與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16(6):81-84.
[2] 穆浩志,薛立軍,牛興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制圖課程大綱的改革與實踐[J].圖學學報,2016(5):711-717.
[3] 吳艷英,陳海虹,吳錦行.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教學研究[J].大學教育,2015(1):148-149.
[4] 劉金川.基于WEB的《工程制圖與CAD》精品課程建設[D].華北電力大學,2014.
[5] 鄧啟超.與三維造型技術相融合的《工程圖學》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15-119.
[6] 蔡萍,孔松濤,李杰,等.在工程制圖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92-193.
[7] 謝建華.基于成績分析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問題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2(11):146-147.
[8] 熊志勇,羅志成,陳錦昌,等.基于創新性構型設計的工程圖學教學體系研究[J].圖學學報,2012(2):108-112.
[9] 何永玲,李尚平,陶衛平,等.基于網絡環境的工程制圖教學互動平臺的研究[J].制造業自動化,2011(2):23-25.
[10]溫寶琴,高廣娣,羅昕,等.民族班工程制圖教學方法探討[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79-80.
[11]沙吾列提·拜開依.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實踐[J].工程圖學學報,2009(6):158-163.
[12]吐爾遜古麗·沙地克,朱順先.談少數民族班《工程制圖》教法探討與實踐[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117-120.
[13]殷燕芳,余群.制圖測繪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機械管理開發,2007(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