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均焰
【摘要】聽、說、讀、寫是四項重要的語言技能,其中“寫”又是比較基礎的一項技能。小學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時期,習作教學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寫作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實際情況,利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 寫作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83-02
記敘文是小學習作中的重要文體,要寫好記敘文,就離不開對人物的刻畫。很多學生正因為不知道如何刻畫一件事中的人物,才導致文章顯得生澀,缺乏感染力。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們描寫人物的能力,讓他們筆下的人物更加光彩照人是每個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對于這個特殊階段的學生,教師又該如何對其引導,讓他們刻畫的人物更加真實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就如何讓學生筆下的人物更加豐滿、更加光彩照人提出了幾點看法,望給廣大教師帶來幫助。
一、以讀促寫,描寫人物
讀和寫看似是兩個不同的學習活動,但是卻又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小學生的知識基礎較為薄弱,又缺乏相關的寫作技巧。因此,引導他們閱讀,讓他們在閱讀時學習文章中作者是如何刻畫人物的。然后,教師再對其手法進行深入的剖析,讓學生學習這些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同時,通過閱讀,學生的知識水平會得到顯著的提高,對他們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完成知識的遷移,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講解《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然后找出有關描寫人物的句子和詞語。比如文章中的這句話: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其中的“神氣十足”和“左顧右盼”生動形象地把學生當時的心理狀態刻畫出來,為下面的“沉默”奠定了基礎。而如果這句話沒有這些動作、神態的描寫,就變成“學生舉起了手”。這樣,所刻畫的人物就會缺少很多光彩,也無法觸動人心。接下來,我讓學生觀察周圍,并模仿文中的方式對人物進行描寫,抓住人物的細微之處。由于我的引導,學生都對周圍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并對身邊的同學進行了描寫,大多數學生都抓住了人物的特點,結合自己的認識對其進行描寫,刻畫的人物更加形象,有效地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寫法。
二、學會觀察,從典型事例中集中表現人物的品質
在描寫人物的文章中,要讓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單純地對人物的外在進行刻畫還是不夠的,需要結合相應的事例對人物進行描寫,讓讀者自己去感受人物的品質。這樣,才能給讀者造成更大的視覺沖擊,激發讀者的情感,更能打動讀者的內心。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加留意生活,從生活實際中捕捉一些“最真實的事”,來表現最真實的人。
比如在一次“我的偶像”的習作課上。我鼓勵學生從身邊尋找自己的偶像,通過一兩件事去豐富自己描寫的人的形象,讓人明白你敬佩他(她)什么?為什么要敬佩他(她)?從他(她)身上又學到了什么?理清這些后,然后再對事件進行描寫。如一個學生佩服的人是自己的一個朋友,因為這個朋友做飯很好。這就需要這位學生將他朋友做飯時的動作、神態、語言等進行描寫,用既干練又形象的語言將這位朋友做飯的過程進行描寫。這樣,不用去刻意地表達如何如何敬佩他,讀者也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質。
生活中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大大小小的事,而每件事都會涉及到人物,如何利用典型事例來讓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幫助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這樣,學生筆下的人物才會更加豐滿。
三、溝通情感,有情可發
一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其蘊含的情感,如果文章缺乏應有的情感,只會給人一種“無病呻吟”的感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很多小學生不是沒有情感,相反他們的感情是極為豐富的,但是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時,卻又缺少情感,我認為這不僅僅和學生們的寫作水平有關,其中一些外界因素,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等對他們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破除傳統的師生觀念,和學生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給學生營造一個愛的氛圍,讓他們在與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如何與身邊的人相處。這樣,他們才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質,在寫作時,也就不會無話可寫,而是會注入更多的情感去刻畫描寫人物。
總之,將人物刻畫得更加豐滿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廣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去搜集素材,讓他們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并用愛去感染他們,以“情”激“情”。這樣,學生筆下的人物才會光彩照人。
參考文獻:
[1]李雅潔.人物通訊的采訪與寫作方法研究[J].采寫編. 2016(04)
[2]王亞麗.淺談如何寫好人物通訊[J].新聞傳播. 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