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
【摘要】在全球化發展和外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培養大學德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是我國德語教學工作者共同關注的話題。探討如何在德語教學中加強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需要我國教育工作者從實際出發,分析目前我國大學德語教學的基本現狀,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材編寫、老師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等方面不斷提高。
【關鍵詞】跨文化 大學德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99-02
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間的交際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劇而更加頻繁?!暗厍虼濉钡母拍畎殡S著現代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被人們普遍接受,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跨文化”作為一種專業術語,是跨學科研究的新興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交流和溝通過程中是一種普遍現象。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它承載了語言使用者的文化和知識背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
1.培養大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迅猛發展,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也日漸頻繁,“全球化”稱為時代發展的一大特征??缥幕庾R也成為不同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的必要條件,同時跨文化意識綜合反映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政治來往方面的頻繁程度。在全球化的推動下,注重大學德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在交流中肯定存在一些障礙,有效的克服交流障礙能夠促進文化的與時俱進,是跨文化交流的關鍵。德語作為大學生外語學習的重要內容,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發現中德文化在人際交往、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等方面的差異,認識到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樣性,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能力。
2.在德語教學中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2.1注重對教師的培養
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對學生的培養中,老師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文化程度,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首先要培養一批優秀的教師。教師能否真正理解德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并且具備語言與文化教學的能力是德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夠實現的關鍵。學??梢蚤_設公開課、學術報告、創造更多老師們出國深造的機會等方式,為培養老師的跨文化教學能力提供更多的平臺。同時,老師們自身也要重視跨文化教學能力的提高,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地與時俱進。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學習方式不再局限于課本,更多的依托于網絡資源。網上公開課,電子圖書等為老師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博客、論壇等更是為老師們提供了交流討論的平臺。因此,老師應該熟練地掌握教學知識,與此同時擴展視野,在課堂上準確的教授專業知識并且旁征博引。
2.2改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使“教”與“學”二者的有機結合,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保障。在傳統的德語教學中,講解語法、背詞匯的方式已經不適應教學方法的根本要求,老師的“教”不應該是孤立的,而應該以學生的“學”為基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只是配合老師表演的聽眾,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體現,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除了課堂上的學習要求之外,沒有對德語進行有效的運用,就不能靈活的掌握這門語言。老師在教學過程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運用學到的知識,比如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討論,然后自行組織語言進行回答,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
2.3結合多媒體教學
老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適當播放一些有關德語文化的音頻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講語法等專業知識,也要插入一些德語文化的講解,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更好的提高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同時,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重要部分。學生在活動中是主體地位,老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對課堂中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鼓勵學生不斷發現新知識,更好的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在新的世紀,大學德語教學關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并且加強跨文化領域的教學研究和教材建設,逐漸探索出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跨文化意識培養是德語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堅持的方向。大學德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處于萌芽階段,但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探索中,相信德語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終將實現。
參考文獻:
[1]王坤.論高校德語教學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J]. 現代交際:學術版, 2016(9):34-34.
[2]毛燦.淺談高職德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7(15):82-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