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數學學習經驗,已經有能力獨自處理一些數學常見問題,但是解決數學畫圖問題對他們來說依然比較難,部分學生會依據自己的感覺處理一些數學學習問題,如果是一些比較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數學學習問題就不能憑感覺來解決了,需要依靠畫圖學習方法來解決數學抽象問題,畫圖學習還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 數學學習 畫圖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149-02
其實,數學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且沒有養成正確的數學學習習慣,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就會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畫圖教學的出現和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能夠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畫圖教學的相關概念論述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畫圖教學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實際上,畫圖教學就是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在講解中利用幾何圖形來幫助學生分析和講解數學問題,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為學生清晰、詳細的解答。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畫圖教學策略應用的重要意義,并充分發揮其優勢與特點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起所學知識更加輕松。
二、小學數學畫圖教學模式的探討
第一,把小學生放在畫圖教學的主要位置,這樣才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還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提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增強自己的成就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掌握畫圖學習的主動權,進而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與教師的演示講解能夠做到有機結合,通過畫圖教學使數學問題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解決。經過這樣的長期訓練后,學生在面對問題時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分析解決,進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與習慣。
第二,科學設置數學問題,讓學生依靠畫圖解決實際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都擁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科學設置數學問題,指導學生利用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并培養學生逐漸形成畫圖意識。
第三,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重點培養小學生的畫圖能力,讓小學生學會用畫圖來解決數學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科學指導學生運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不斷拓展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與綜合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不斷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的向學生強調畫圖對科學解決數學問題的積極作用,并且要積極的開展相關的習題訓練,為學生提供更多畫圖解決問題的機會,并培養學生在練習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畫圖解題的習慣,在遇到數學問題時,審題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畫圖,從而使學生的解題過程呈現得更加直觀、簡單。
第四,小學生經過數學教師的科學引導,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畫圖水平,學生可以充分發揮畫圖的作用來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當然,小學生的畫圖能力需要長期堅持才能有所提升,并且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策略進行循序漸進的鍛煉,同時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分析與實踐操作能力,并且還要掌握正確、靈活的畫圖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與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在學生畫圖過程中給予及時、全面的指導,幫助學生快速的掌握問題中存在的數量關系,并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從而使學生的畫圖能力能夠通過教師反復的指導,以及實踐訓練得到逐步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畫圖教學方式被逐漸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采用科學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讓小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并且能夠在教師的帶動下快速是接受和掌握所學知識,進而促進學生數學成績,以及分析探究和實踐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因此,教師應正確認識到畫圖教學的積極作用,并將科學靈活的應用到實踐教學中,進而在不斷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從整體上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久麗.淺析畫圖在解決數學問題中的重要作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5,(08):66.
作者簡介:
辛秀萍(1970-),女,甘肅臨夏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五六年級數學教學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