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摘要】小學生由于其年齡較小,在小學學習期間容易受其老師教學風格的影響,在小學這一時期,性格、行為模式與習慣等都會受其影響。教師能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促使其健康成長。本文就教師教學風格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形成的影響進行探討,期望能推動小學教育取得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 教學風格 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201-02
小學作為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的教學機構,對于小學生的塑造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年紀較為稚嫩,其性格、行為模式等都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現代教育研究表明在這種環境中教師的教學風格在小學生學習期間養成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如果能適時引導,應勢利導,無論是對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是心理健康的良性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積極的教學風格
(一)教師的教學風格是積極的,如做事果斷、辦事極具效率、利索等,都會給小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學生的行為模式與學習習慣,養成果斷的性格與學習習慣。
從各項社會調查數據中可看出,一位果斷、辦事極具效率的老師,在小學教學期間能將自身的優秀品質傳達給學生,其教學風格在小學教課處理事務期間往往有以下表現。
對于處理作業完成事項上,果斷、辦事極具效率的教師會對未能做完作業的小學生給予一定的處罰,果斷的說出該學生的不足之處,在短期間糾正學生的缺點。對于在課堂教學事務上,這類教師能明確向學生指出其缺點,也會及時褒獎表現優異的小學生。這類教師無論是對于處理作業事項或是課堂教學事務都能表現得當、辦事果斷。按心中之所想嚴格辦事,往往會給小學生留下一個果斷、正直的高大形象,并引導小學生在今后辦事期間效仿。
在這種教學風格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小學生往往會表現得更為果斷,學習更具效率且做事有擔當。做事有嚴格的標準且兼具果斷的性格、學習效率高等這類可貴的習慣對小學生今后的發展與成長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學習生活中遇到挫折,也會勇于擔當,勇敢面對,而不是畏畏縮縮,在面對困難期間勇于挑戰,積極應對。積極的教學風格有益于養成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師的教學風格如果是理智的類型,便能引導小學生在處理事務時能多考慮,養成勤思考的學習習慣。勤于思考、樂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小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解決具體的問題,作出恰當的選擇,甚至是養成創新意識。
理性型的教師在看事情上會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令小學生學會辯證的思維看事物。比如夸父追日這一神話故事,理智型教師從各角度進行解析,教會學生養成樂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更高效率的學習,也對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意識頗具效果。
(三)教師的教學風格如果是熱情類型,會容易感染學生,令其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而小學教師中具備熱情性格的教學風格比例頗高,時常充滿活力,無時無刻展現自身的熱情,在課堂上教學風格熱情,這些都極具感染力。在這樣熱情的老師的帶動下,學生容易對學習充滿熱情與活力,在學習期間持有樂觀的心境,碰到困難時容易以積極態度面對,在生活學習中身心也更為健康,有利于學生的正常成長。
二、消極的教學風格
(一)教師的教學風格如果是消極懶惰的風格,很容易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懶散的教學風格在教學期間常常表現出一定的懶散、不積極主動的行為。比如時常有遲到、拖沓的行為,對于布置小學生的作業較為輕視,批改作業不盡職,拖延分發時間,不主動掌握班級的日常情況與學生的學習狀況等等。懶惰的教學風格無法有效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況,久而久之,小學生也會看出端倪,不自覺履行課堂紀律,對于作業不認真完成,在課堂上不認真學習等等。
(二)魯莽的教學風格常常演變于果斷的教學風格,只要尺度把握不當,加之不予以留意,變為魯莽的教學風格也可能出現。對于教學過于追求效率而忽視教學期間所發生的各類細節,如數學教學出現計算失誤等等。這類粗心的習慣會讓學生不經意間受到傳染,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
三、結語
本文從各類教學風格解析入手,分析了在各中教學風格對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造成一定的影響。教師的教學風格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謹慎處理自己的行為,運用多面教學風格,不能拘泥于單一風格。多樣化的教學風格有利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麗霞.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研究[J].教育探索,2009(5)28-29.
[2]劉和平.教學風格辨析[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1994(2)107-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