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斌
摘 要: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進步對基礎教育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特別是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基礎教育面臨著改變傳統理念和模式的嚴峻挑戰,同時也為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創造了機遇。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計算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將以往可望不可即的教學手段變為可能,但現實教學效果卻不理想,主要還是因為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有效運用這一新興技術實現高效率的教學,基礎教學質量停滯不前,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立足計算機技術的解析和掌握,全面分析其在基礎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 基礎教學 應用 信息化
引 言
計算機教學是現代基礎教育采用的較為普遍的教學手段,其教學效果也較為顯著。對于傳統教學中難以表述、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具體化、生動化,簡化知識掌握過程,通過計算機技術提供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的手段便于學生深入探析計算機知識。此技術的應用打破了灌輸式教學的局限性,不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計算機應用問題的解決,大大提升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質量。
1.教育改革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積極實行科教興國的教育方針,技能型教育作為改革重點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加強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是技能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人才市場提供大量的技術人員,提高各產業的技術含量,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對促進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縱觀現階段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一些院校沒有充分理解分層教學的意義,仍然采用統一教學的方式,沒有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技能的需求,教學內容也過于單一,大搞‘一刀切,教案更新不及時,沒有與時俱進的觀念,不注重教學策略的創新,教學大綱解讀失當,這不僅影響了教學任務的完成,還影響了學生知識學習的深度和寬度。‘按部就班是基礎教育改革難以突破的主要因素,一昧的照本宣科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對計算機應用的學習。
教育是一項長久性、基礎性、常新的工作。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學生的個性、學習方式、思維理念等都在發生著變化。作為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師,更應在教學中把握教學現狀,精準人才培養目標,深入分析大綱要求,及時轉換教學理念和模式,規范教學要求,積極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勢和作用,完善教學設計,明確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豐富教學手段,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導,抓住他們的好奇心施展教學,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
2.如何發揮計算機在基礎教學中的先進作用
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機房設備跟不上。這在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非常普遍,學校盲目設置計算機基礎課程,卻沒有資金投入配備專業設備。教學問題層出不窮,微機配置低、數量不足、內存小等問題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極易出現卡機、死機等現象,學生無法進行上機操作,在課堂中無事可做,嚴重影響了課堂效率。二是計算機教師專業能力的欠缺。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師大多不是本專業畢業,知識體系不完善,在教學過程中顯得無所適從,容易造成教學任務與目標的脫節。三是教學內容沒有推陳出新。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為基礎教學的實踐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但部分教師未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所選用的教學策略和內容無法跟進時代的發展腳步,而計算機教學又非常注重實用性,具有很強的時代特點,學生接觸的現有知識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四是教學手段單一。計算機基礎教學雖然偏向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但實踐操作也非常重要。靜態板書使得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很容易讓課堂變得枯燥,束縛了學生的創新力和想象力。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同時展開。
2.1學校方面
高效率的計算機能極大地提升基礎教學效率,也是開展計算機教學的根本保障。學校要高度重視對機房的維護和管理,確保各計算機能正常運行。設立專項資金,定期養護機械設備,如鍵盤、鼠標的替換,軟件的更新等。同時要加強對教師的知識、技能培訓。為了更好地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學校要定期展開對教師的培訓,要求全體計算機教師參與,將最新的計算機應用知識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培訓可采用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年級的教師分塊進行培訓。如微機班教師應學習計算機的基本運用,軟件平面班教師則要學習軟件的應用和設計。
2.2教師方面
計算機教師要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如必備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系統組成知識等,便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更好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主動關注計算機相關技術的創新發展,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術。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如在教學動畫制作時,采用演示-講解-制作的方式來充分利用好課堂。演示Flash動畫時,通過播放生動形象的動畫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講解時則要從動畫演示的每個環節進行說明,制作時則要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從旁引導便可。最后,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經驗和心得,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他們的主動創造意識,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能。
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有些理論知識是比較枯燥的,如進制轉換、打字練習等。傳統教學無法有效提起學生的興趣和勁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實施教學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引入一些課堂游戲,以便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如安裝趣味性強的打字游戲軟件、分組開展打字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要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在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安排更多的時間進行上機學習,便于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知識。
3.結論
強化計算機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是計算機教育的重點內容,它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終極武器,在教學中也越來越普遍。教師應綜合發揮計算機應用的諸多優點,結合高效的教學模式展開課堂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問題及對策研究[J]. 孫勇. 信息記錄材料. 2018(03).
[2] 淺析計算機技術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 肖麗芬. 科技風. 2018(06).
[3] 不斷改進計算機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J]. 李思維.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