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
“固本強基、提質增效”是農商銀行順應“新常態”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宜豐農商銀行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固本強基、體質增效總要求,堅持“立足本土、服務社區、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不動搖,扎實開展各項工作。
固本強基實現穩中求進
堅持不懈深耕“三農”市場。固根本,關鍵在于堅持“支農支小”的目標市場定位不動搖。近年來,宜豐農商銀行牢固樹立“根在農村、命在農業、服務三農”的發展理念,以發展農業為中心,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支持涉農企業為重點,竭力做實做優涉農貸款。一是扎實加大有效投放,做大信貸總量。通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通等信貸產品加大支農支小力度。二是積極尋找市場真空,創新貸款品種。通過創新“流水貸”“農機貸”“光伏貸”“誠商信貸通”等信貸產品,為客戶解決融資難開辟新路,為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的發展夯實基礎。三是深入推進 “四掃”活動,開展地毯式營銷。充分挖掘、了解農戶及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數量與質量并進,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切實解決客戶融資難的問題。
多措并舉筑牢發展根基。一是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加大對員工在信貸管理、風險防控、文明服務等方面培訓力度,著力打造一支道德素質好、專業水平高、風險意識強、服務質量優的員工隊伍。二是推進人員選聘,優化人員配置。通過業務技能競賽、業務知識考試等方式確定員工等級,興起了一股“學習風”,大大提高了員工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通過開展公開競聘,為穩健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三是弘揚企業文化,關愛員工生活。通過加強“五小建設”和實行“午餐派送”制度等方式,改善員工工作生活環境。同時,舉辦了文藝晚會、青年員工座談會、業務技能比賽、員工家庭大走訪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調動了廣大職工創先爭優、積極進取的熱情,營造出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創新謀劃加強黨的建設。認真貫徹省聯社關于黨建工作要求,將黨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不斷加強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活動和員工警示教育暨黨風廉政教育專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并以此為契機,圍繞經營和管理各項工作重點,實現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的相互促進。同時,通過支部會、民主生活會、座談會等形式健全交流互動機制,暢通新老黨員、干部群眾的溝通渠道。
提質增效助推戰略轉型
近年來,宜豐農商銀行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同業競爭加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在業務發展中由注重規模速度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在抓好資金組織工作、固化優質服務、降低營業成本上狠下功夫,有力促進了各項業務提質增效。
在抓好資金組織上下功夫。一是加大考核力度,激發全員攬儲潛能。一方面,將組織資金列入員工績效薪酬系統考核,一方面,推出了“首季開門紅競賽”、雙過半業務競賽”、“階段性任務競賽”等活動方案,實行重獎重罰。二是嚴格責任攬存考核機制,激發了員工組織資金活力,形成了人人抓存款、個個爭先進的良好氛圍。三是轉變服務方式。充分利用好“四掃”契機,深入各商鋪攤點,服務方式由被動存款服務向主動為客戶服務轉變,定期組織人員上門維護,努力擴大市場份額。
在固化優質服務上下功夫。一是成立利率定價小組。積極適應利率市場化的形式,按照風險度、客戶貢獻度、客戶級別、產業政策等執行利率,針對不同客戶制定相應利率,進一步加大了貸款客戶的支持力度,鞏固了客戶關系。二是著力打造以營業部、棠浦支行為標準的標桿網點,優化服務環境。三是加強有關服務的學習培訓,并結合明察暗訪和調閱遠程監控方式,對整改情況進行后續跟蹤檢查,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切實提高綜合服務水平。
在降低經營成本上下功夫。一是加強費用管理。對各網點的費用進行管理,強化了財務預算執行能力,促進了營業費用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二是創建電子銀行網絡平臺。大力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轉賬終端等新型業務,實現助農取款服務點“村村通”鄉鎮全覆蓋,大幅度節約了柜面成本。三是實行退休人員返聘和大堂經理聘用制度。降低人工成本,為實現管理提升轉變打好基礎。
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難點
一是市場份額提升面臨困難較大。一方面,隨著村鎮銀行、贛州銀行、南昌銀行依次入駐宜豐,不斷搶食金融蛋糕,市場份額提升面臨較大困難。另一方面,財政存款比重過低,對公存款增長緩慢,存款循序漸進存在一定困難。
二是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目前,宜豐農商銀行的盈利模式仍是以凈利差為主,收入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存在業務品種相對較少、中間業務發展緩慢、產品規劃不夠、信貸產品創新力度不足等現狀,尚未對常規客戶、高端客戶、個性客戶等各種不同客戶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也沒有制定科學有效的場滲透市和拓展戰略。
三是從業人員素質和結構有待優化。在新業務拓展和風險管理方面,專業人才匱乏,制約了金融創新業務的拓展。員工結構不夠合理,柜面人員呈現高學歷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浪費。
進一步提質增效的思考與建議
一是要毫不動搖地繼續堅持“立足本土、服務社區、支農支小”戰略定位,明確發展方向,將農村作為大基礎、大后方、大藍海牢牢抓在手上,繼續把服務“三農”擺到工作的重要位置,肩負起扶持“三農”的重任,優先滿足優質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
需求。
二是要加快網點轉型升級,積極拓展城區市場,把城區、農村兩個市場聯結起來,互為促進和補充,不斷提升發展速度,增強發展實力,推進新型社區金融便利店和社區銀行網點的設立,可試行“夜市銀行”常態制。同時,推進基礎服務規范化、個性服務差別化、服務質量標準化、服務管理常態化,全方位改進金融服務,打造形成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特色定位品牌的新體系。
三是要進一步縮減人力成本,實行業務流程外包。將柜面業務、大堂、保安、武裝押運等沒有技術含量的業務“甩掉”,交給一些專業的服務外包公司去做,騰出更多人力、物力、財力轉攻技術和營銷,實行“全員客戶經理”制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大化。
四是要引入“互聯網+”的思路,不斷向網絡化、集約化經營轉變,積極試水P2P等網貸模式,加快電子銀行渠道創新,建好微信銀行,使服務方式由“物理網點線下服務”向“線下線上一體化服務”轉變,轉型發展贏得先機。
五是要實行“人才興行”戰略。現代銀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要引進理財、票據業務等方面的專業性人才;同時,可根據崗位要求和個人特點,建立員工檔案,盡可能地將青年員工安排在最適合的崗位上,努力做到用當其時、用當其位、用當其長;對于特別優秀的青年員工,建議依據“敢為事業用人才、不拘一格選人才”的理念,打破陳規、大膽使用,使其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通過全面加強和改進人才工作,逐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