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峰
(河南省蘭考市第一醫院普內科 蘭考475300)
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治療PTE的效果分析
張磊峰
(河南省蘭考市第一醫院普內科 蘭考475300)
目的:探討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肺血栓栓塞癥(PTE)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PTE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西醫組與中西醫結合組各43例。兩組均給予對癥治療,西醫組加用阿替普酶,中西結合組則給予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心率、呼吸頻率、血氣分析(PCO2和PaO2)指標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治療后中西醫結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和PCO2等指標均明顯改善,且中西醫結合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肺血栓栓塞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的癥狀。
肺血栓栓塞癥;阿替普酶;血府逐瘀湯;臨床療效
肺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因血栓阻塞肺動脈(或肺動脈分支)所誘發的一組病理生理綜合癥,表現為呼吸功能和循環功能障礙,發病兇險,危害性大,病情急,發展快,誤診率和死亡率高[1]。阿替普酶是臨床常用血栓溶解藥,適用于PTE,但有臨床研究證實,單用西藥治療效果欠佳,部分患者用藥后會出現血管再閉塞現象[2]。因此,本院選取86例急性PTE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的臨床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PTE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西醫組與中西醫結合組各43例。西醫組中女20例,男 23例,年齡 31~56歲,平均年齡(41.91±6.73)歲;中西醫結合組中女18例,男25例,年齡28~57歲,平均年齡(42.18±6.56)歲。兩組患者均主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氣短、胸悶等癥狀,兩組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符合《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3]中的診斷標準者;結合臨床癥狀、MRI和X光胸片確診者;發病后24 h內入院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合并胸膜炎、外傷或冠心病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有溝通障礙者;伴呼吸功能衰竭者;肝、心、腎等重要臟器嚴重損害者;中途退出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常規治療 兩組均給予常規對癥處理,包括嚴密監測生命征、鎮靜、緩解胸痛、吸氧、預防和控制感染等。
1.4.2 西醫組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替普酶(國藥準字S20110051)治療。將阿替普酶10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前2 min內需注入本藥10 mg,隨后60 min內滴入50 mg,剩余40 mg于2 h內滴注完畢,1次/d。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出血情況。治療4周。
1.4.3 中西醫結合組 給予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治療。阿替普酶的用法用量同西醫組;血府逐瘀湯組方:甘草6 g、川芎10 g、紅花10 g、柴胡 10 g、牛膝 10 g、當歸 10 g、桃仁 10 g、赤芍 10 g、枳殼6 g、桔梗10 g、生地黃10 g。痰瘀互結型加用茯苓、陳皮、法半夏各10 g;血淤胸府型加沒藥、乳香各10g;水飲凌心型加用黨參、茯苓、白術各10 g。1劑/d,水煎至300 ml,于早、晚分2次口服。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評價參照《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4]制定,顯效: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經CT肺動脈造影顯示血栓基本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減輕,影像學檢查顯示栓塞面積縮小≥50%;無效:臨床癥狀與栓塞面積均無明顯變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患者的心率、呼吸頻率及血氣分析指標,其中血氣分析包括二氧化碳分壓(PCO2)和動脈血氧分壓(PaO2),采用GEM Premier 4000型全自動血氣分析儀(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Co.)檢測。(3)觀察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中西醫結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和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和PCO2等指標均明顯改善,且中西醫結合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和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心率和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較,*P<0.05;與西醫組相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心率(次 /min)呼吸(次 /min)PCO2(mm Hg)PaO2(mm Hg)中西醫結合組西醫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91.54±4.04 70.69±2.16*#91.68±3.97 82.62±2.67*25.91±7.15 16.18±2.16*#26.04±7.08 20.92±3.76*49.86±7.42 34.53±6.64*#50.06±7.04 39.50±6.73*70.04±11.28 91.54±4.49*#70.15±10.86 85.64±3.9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中西醫結合組出現胃腸道反應2例,皮疹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98%;西醫組出現胃腸道反應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中醫認為,急性肺血栓栓塞癥屬“喘證、咯血、心悸、胸痹”等范疇,該病的發生與創傷、情志不暢、飲食和體弱等因素相關,臨床多表現為虛實夾雜,虛證多為心脈失養、肝脾腎虧,實證多為血瘀、氣滯、痰阻,血淤阻絡是主要的病理機制,治療以祛瘀通絡為主。血府逐瘀湯中,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祛瘀;紅花有活血散瘀、通經止痛的功效;柴胡可散火、疏肝利膽;牛膝可祛風活血;當歸可止痛、活血、補血;桃仁可祛瘀、散結;赤芍可活血化瘀、清熱涼血;枳殼可消積、行痰;桔??伸钐?、止咳、宣肺;生地黃可生津滋陰、清熱解毒;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隨癥加減,能充分發揮活血祛瘀、補血通絡的作用[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中西醫結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心率、呼吸、PaO2和PCO2等指標均明顯改善,且中西醫結合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西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血府逐瘀湯辨證加減聯合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肺血栓栓塞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的癥狀。
[1]陳希勝,崔麗平,牛志偉,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癥94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刊,2016,51(4):58-61
[2]米玉紅.急性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規范及面臨的問題[J].中國急救醫學,2017,37(1):17-22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2,30(4):259-264
[4]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肺血管病學組.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74-81
[5]李君玲,張秋梅,蔡立俠.血府逐瘀湯聯合丹參粉針治療急性肺動脈栓塞20例報道[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11):1399-1400
R56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07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