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波 劉曉琴 陳長春 楊霞
(重慶市涪陵區中醫院 重慶408102)
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對黃褐斑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
程曉波 劉曉琴 陳長春 楊霞
(重慶市涪陵區中醫院 重慶408102)
目的:探究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對黃褐斑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治未病科收治的黃褐斑女性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研究組給予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黃褐斑的面積評分、顏色評分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及顏色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及顏色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治療黃褐斑,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減少黃褐斑面積,淡化顏色,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黃褐斑;面部刮痧;中藥面膜;應用價值
黃褐斑是常見的面部色素沉積性皮膚病,多見于青年女性。隨著社會環境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黃褐斑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患者主要表現為面部出現黃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同時會妨礙植物神經系統,出現多汗、潮熱及煩躁等癥狀,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臨床多進行常規西醫治療,可改善患者癥狀,但療效不佳,停藥后易復發。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采用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治療黃褐斑的療效顯著,可明顯減小斑片面積,淡化色素,安全可靠[2]。為探究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在黃褐斑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取了我院治未病科收治的黃褐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相關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治未病科收治的黃褐斑女性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其中研究組年齡21~32歲,平均年齡(25.16±3.68)歲;對照組年齡 20~31歲,平均年齡(24.58±3.8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3]參照《黃褐斑診斷及療效標準》確診為黃褐斑者;無明顯自覺癥狀者;知曉本研究并簽署自愿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伴有嚴重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由于其他疾病(如顴部褐青色痣、外傷等)引起的色素沉著者;對本研究所涉及藥物過敏者;面部過于消瘦及有出血傾向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具體如下:對照組口服氨甲環酸250 mg,2次/d;維生素C片0.1 g/次,3次/d;維生素E片0.1 g/次,1次/d。療程6個月。
1.4.2 研究組 給予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治療。采用平刮法輕沿患者面部肌肉紋理走向與骨骼形態由內向外,在面部從上而下進行刮痧,手法緩慢,力度適中,以患者耐受程度為準,刮痧以面部皮膚輕微發熱為度,共刮4次。然后,清潔患者面部,將中藥方劑中的中藥制成細粉,加溫開水與蜂蜜混合調勻至糊狀,敷在面部,厚度0.5~1 mm,敷貼時間0.5 h/次,敷貼后清水潔面。刮痧頻率2次/周,中藥面膜1次/周,療程6個月。中藥面膜組方:白芨20 g,白鮮皮 30 g,茯苓 30 g,白芍 30 g。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觀察患者面部黃褐斑面積及顏色。采用肉眼觀察并用面積評分評估額頭區、眼周區、面頰區、口唇區、鼻區和下頜區黃褐斑的面積:0 cm2:0 分;<2 cm2:1 分;2~4 cm2:2 分;>4 cm2:3 分。總分 18 分,分值越小,黃褐斑面積消除越多。用顏色評分評估額頭區、眼周區、面頰區、口唇區、鼻區和下頜區黃褐斑顏色:正常膚色:0分;淡褐色:1分;褐色:2分;深褐色:3分。總分18分,分值越小,黃褐斑顏色淡化程度越好。臨床療效評定,基本治愈:黃褐斑面積消退>90%,顏色基本消失;顯效:黃褐斑面積消退60%~90%,顏色明顯變淡;有效:黃褐斑面積消退30%~60%,顏色有所變淡;無效:黃褐斑面積消退<30%,顏色未消退甚至加重。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和顏色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及顏色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評分及顏色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評分和顏色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評分和顏色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顏色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面積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35 35 10.41±2.63 11.05±2.78 2.36±0.57*#6.79±1.42*12.08±3.15 11.98±3.07 3.05±0.84*#7.55±1.9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黃褐斑是在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下,患者皮膚平衡遭到破壞,引起面部表皮黑色素細胞分裂,形成大量黑素小體,從而形成的褐色斑片。其分辨率高,對患者容貌會造成影響。相關研究表明,黃褐斑是皮膚衰老的表現,是由于患者皮膚組織中自由基水平升高,從而破壞了植物神經系統細胞功能,同時會引起多汗、潮熱等癥狀[4]。中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之于外”,黃褐斑是氣血失調的外在表現,主要因腎陰不足、肝郁氣滯、情志抑郁,導致血虛不華,氣血不能上榮,氣滯不運、郁結于面,進而引起黑色素沉著,形成斑片。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黃褐斑面積及顏色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采用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敷貼可明顯改善黃褐斑癥狀。面膜藥方中白芨可行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對黑色素有清除功效;白鮮皮有清熱燥濕、祛風解毒之效,可緩解患者面部潮熱;茯苓有利水滲濕之效,可補充面部水分,促進黑色素淡化;白芍斂陰止汗,可緩解患者面部多汗的癥狀;并用蜂蜜調和諸藥,制成面膜,有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釋放及皮膚吸收;共奏祛斑解郁、中和氣血的功效。同時結合面部刮痧,可使氣血上榮面部,活血解郁,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黑色素的排泄,從而減小黃褐斑面積,淡化顏色。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較常規西藥治療療效更佳。李千等[5]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藥面膜治療黃褐斑,有效率為88.41%,不良反應輕,安全性高,與本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采用面部刮痧聯合中藥面膜治療黃褐斑,臨床療效顯著,可明顯減少黃褐斑面積,淡化顏色,安全可靠,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劉紅,顧仲朝.氨甲環酸、維生素C、維生素E聯合中藥面膜治療黃褐斑療效觀察[J].浙江醫學,2012,34(11):924-926
[2]王銀平,周佳,李菊蓮.磁極針聯合養顏祛斑中藥面膜為主治療黃褐斑60例[J].中國針灸,2016,36(6):601-602
[3]朱進,葉偉,李宗超.穴位注射丹參聯合中藥面膜及左旋維生素C外用治療黃褐斑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4,25(23):2162-2164
[4]張國平,黃壯峰,董佳輝,等.點陣激光聯合景天祛斑膠囊治療女性黃褐斑短期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雜志,2014,23(8):669-671
[5]李千.穴位注射加中藥面膜外敷治療黃褐斑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5,37(5):59
R758.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29
重慶市涪陵區科技計劃項目(編號:FLKJ,2016BBB1088)
201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