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 王惠利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 鄭州450000)
反流性咽喉炎實施中醫辨證聯合西藥治療的價值
李瑛 王惠利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 鄭州450000)
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的臨床實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20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給予奧美拉唑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我院自擬中藥湯劑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與復發率。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隨訪3個月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反流性咽喉炎;奧美拉唑;自擬中藥湯劑;療效觀察
反流性咽喉炎是常見的慢性綜合征,又稱為咽喉反流,是指胃內溶物反流到咽部刺激損傷咽部黏膜并引起相應的癥狀,以咳嗽、反酸及咽喉疼痛等為主要癥狀[1]。臨床上治療該疾病主要采用質子泵抑制劑,但該方法治療周期久,使用劑量難以有效控制,且治療效果不佳[2]。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的臨床實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20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男48例,女52例;年齡 18~58歲,平均年齡(41.16±1.59)歲;病程 6個月~3年,平均病程(2.14±0.47)年。觀察組男49例,女51例;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41.03±1.61)歲;病程5個月~3.5年,平均病程(2.11±0.56)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院時均伴有反酸、燒心、咽部疼痛、異物感或痰粘著感等癥狀,且已經臨床確診。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婦女。患者無藥物過敏史及其他嚴重并發癥或精神疾病史等。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口服奧美拉唑腸溶片(國藥準字 H53021955),20 mg/次,2 次 /d,于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我院自擬中藥湯劑治療,方劑組成:蠟梅花15 g、貝母 12 g、烏賊骨 10 g、瓜蔞 10 g、桔梗 10 g、茯苓 10 g、橘紅 10 g、白術 15 g、甘草 6 g,水煮煎服,1 劑 /d,2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標準 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復發情況。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咽部疼痛感消失,異物感或痰粘著感消失,無反酸、燒心等癥狀;有效:患者咽部疼痛、異物感或痰粘著感明顯緩解但伴有慢性充血現象,反酸現象明顯緩解;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2.2 兩組復發率比較 隨訪3個月,觀察組出現2例復發,復發率為2.00%;對照組出現11例復發,復發率為11.00%。觀察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00,P<0.05)。
目前,反流性咽喉炎發病機制仍不十分明確,臨床認為與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損傷,最終蔓延至咽喉有關;或因胃酸-胃蛋白酶功能異常,加上食管上括約肌的松弛反射,引起嚴重食管咽反流等有關[3]。病因不同,其治療方式也不同。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包括常規飲食和嗓音調節;或使用藥物控制病情,常見的藥物有抑酸劑、黏膜保護劑和促動力劑等。奧美拉唑為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可降低胃壁細胞膜上酶類的活性,達到抑制胃酸分泌、避免胃酸反流對食管及咽喉部造成損傷的目的。韓軍等[4]研究指出質子泵抑制劑用于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但由于疾病的發病機制復雜,給予單一的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用藥時間較長,易出現骨質疏松、藥物耐受等副作用。
中醫認為反流性咽喉炎屬于“慢喉痹”范疇,發病機制根據《素問·宣明五氣論》文獻記載指出:“脾在液為涎”。即疾病的根本在于肺胃氣理不暢,主通氣水谷,胃氣道路,故為胃之系也[5]。中醫辨證直接指出咽喉與脾胃之間的關系,且有學者提出“咽胃相關”理論,對慢性咽炎的疾病機制進行辨證分析,認為反流性咽喉炎累及咽喉及脾胃,治療的關鍵是抑制胃酸分泌、健脾養胃[6]。我院自擬中藥湯劑方中桔梗可祛痰利咽,蠟梅花理氣利咽,茯苓消腫止疼,貝母清熱化痰,烏賊骨抑酸止痛,瓜蔞祛痰散結、清熱寬胸,多藥配伍理氣健脾、疏肝和胃、清肺利咽,可有效緩解咽喉部疼痛、咳嗽等癥狀,加以甘草可益氣和中、利咽生津,顧及上下病位,最終達到全方攻補、利咽健脾等多重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療效顯著。綜上所述,針對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可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基礎上結合使用中藥健脾養胃湯劑,可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率,改善患者咽喉部癥狀,最終達到理想的臨床療效。
[1]蔣星,仇翼,薛建榮.奧美拉唑加碳酸氫鈉噴霧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的療效觀察[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9,17(6):491-492
[2]孫艷.柴胡疏肝散加減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9):997-999
[3]王淑云,李惠萌,朱蜀寧.雷尼替丁與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咽喉炎療效比較觀察[J].人民軍醫,2014,65(8):867-868
[4]韓軍,杜雅平.奧美拉唑治療92例反流性咽喉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3):358-359
[5]張燕平,吳寧,石玉恒.復方腫節風霧化劑聯合奧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咽喉炎40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2):209-212
[6]趙鐵葆.貝母瓜蔞散聯合奧美拉唑治療反流性咽喉炎[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4):759-761
R766.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57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