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玲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鄭州450000)
不同抗青光眼眼藥對開角型青光眼24 h眼壓的影響
趙志玲
(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鄭州450000)
目的:探討不同抗青光眼眼藥對開角型青光眼24 h眼壓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開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噻嗎洛爾滴眼液治療,觀察組給予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眼壓變化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基線眼壓、隨機眼壓降低和平均眼壓降低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眼壓峰值降低高于對照組,24 h眼壓波動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抗青光眼眼藥可促使開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壓下降。與噻嗎洛爾滴眼液相比,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效果更佳,可明顯降低眼壓峰值,減輕24 h內眼壓波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開角型青光眼;抗青光眼眼藥;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噻嗎洛爾滴眼液;24 h眼壓
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在所有青光眼患者中占70%左右[1]。研究人員預估[2],至2020年全球范圍內的青光眼患者數量將達到7 960萬,我國青光眼患者人數可能達到600萬左右。多項數據顯示[3],開角型青光眼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可能與醫療知識不斷普及、疾病診療水平逐漸提高有關。眼壓是原發性青光眼診斷和療效判斷的重要指標,眼壓降低表明患者發生視神經損害的風險降低[4]。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抗青光眼眼藥對開角型青光眼24 h眼壓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開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 28~74 歲,平均年齡(53.46±5.21)歲;病程 2~18個月,平均病程(8.01±0.35)個月。觀察組:男30例,女 20例,年齡 29~72歲,平均年齡(53.50±5.17)歲;病程 3~19個月,平均病程(8.15±0.46)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雙眼發病,入選前未接受降眼壓藥物治療,無眼部手術史;排除合并哮喘、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肺疾病患者及激發青光眼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噻嗎洛爾滴眼治療:每日早8點、下午4點雙眼各滴1滴噻嗎洛爾滴眼液(國藥準字H20046536),2次/d。觀察組給予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治療:每晚8~10點雙眼各滴1滴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國藥準字H20093866),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4 d,治療期間不用其他眼藥,用藥結束后住院監測24 h眼壓。24 h眼壓監測方法:測量儀器采用非接觸式眼壓計;患者住院24 h內每3 h監測1次;夜間囑患者安靜睡眠,根據時間點喚醒患者后測量眼壓。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基線眼壓、隨機眼壓以及24 h眼壓,比較兩組基線眼壓、隨機眼壓降低、眼壓峰值降低、平均眼壓降低以及24 h眼壓波動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基線眼壓、隨機眼壓降低和平均眼壓降低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眼壓峰值降低高于對照組,24 h眼壓波動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測量眼壓結果比較

表1 兩組不同時間測量眼壓結果比較
24 h眼壓波動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基線眼壓隨機眼壓降低眼壓峰值降低平均眼壓降低50 50 t P 25.6±3.5 25.8±3.2 0.422 0.674 7.2±1.4 7.5±1.6 1.411 0.160 5.1±0.8 7.2±1.4 13.024 0.000 7.5±1.5 7.5±1.8 0.000 1.000 8.2±2.1 5.2±1.6 11.363 0.000
降低眼壓,減緩視野丟失范圍是目前臨床主要的抗青光眼措施,常用藥物主要為噻嗎洛爾滴眼液與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5]。噻嗎洛爾滴眼液是一種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主要通過阻斷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β-受體結合,使睫狀體上皮細胞內環磷酸腺苷降低,抑制房水生成,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且該藥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水經小梁網外流。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屬前列腺素類降眼壓藥物,主要通過與眼組織內FP受體結合,促進房水經葡萄膜-鞏膜途徑外流而降低眼壓。兩者均具有良好的降眼壓效果,但理想的青光眼一線藥物需滿足療效確切、眼壓波動小、安全性高、患者依從性高等多項特征[6]。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常見副作用主要為結膜充血、虹膜色素增多、睫毛增長等,患者均可耐受。噻嗎洛爾滴眼液可引發血管收縮、哮喘或支氣管痙攣,可能導致患者依從性降低,影響臨床療效。此外,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僅需每晚滴眼1次,使用方便,患者依從性更好。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基線眼壓、隨機眼壓降低和平均眼壓降低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眼壓峰值降低高于對照組,24 h眼壓波動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噻嗎洛爾滴眼液與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均能夠有效降低眼壓,但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降眼壓效果更佳,且24 h眼壓更穩定。綜上所述,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降眼壓效果理想,24 h眼壓波動小,與噻嗎洛爾滴眼液相比,更適合作為青光眼治療的一線藥物。
[1]楊濤,項振揚,鄭玥.馬來酸噻嗎洛爾與布林佐胺聯合曲伏前列素治療開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壓癥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6):730-733
[2]王建萍,趙燕麟,馬勇,等.噻嗎洛爾和布林佐胺聯合曲伏前列素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與高眼壓患者的臨床研究[J].眼科新進展,2012,32(5):450-454
[3]董敬民,張效房,馬躍偉,等.曲伏前列素治療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研究[J].眼科新進展,2012,32(12):1174-1175,1178
[4]李苑碧,彭清華.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發病機制及其中西醫治療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9(8):146-149
[5]陳俊濤,張委,云斌.拉坦前列素聯合馬來酸噻嗎洛爾對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J].中國藥業,2013,22(6):32-33
[6]文華,趙小琴.開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療前、后眼底血流狀態的變化[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5):506-508
R77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58
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