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公眾的閱讀方式也在不斷的改變,這使得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本文通過對新媒體時代讀者閱讀方式的改變情況,來對圖書館閱讀服務水平進行深入的探討分析,通過對理論與文獻研究法的運用,研究圖書館服務情況,提出關于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更新閱讀服務設備、提升知識服務水平、構建移動圖書館等具體措施,以希望能夠提升圖書館閱讀服務水平,使閱讀者在新媒體時代進行閱讀更加方便舒適。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 圖書館 閱讀方式 提升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a)-0253-02
1 新媒體時代公眾閱讀方式的改變
1.1 紙質閱讀向屏幕閱讀轉變
科技進步與時代發展,使得電子數碼產品逐漸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電腦、平板、手機等等隨處可見,人們在行走、休息、大街上、公園里都可以看到有人們在對著手機屏幕,有的在玩游戲,有的在聊天交友,有的在刷朋友圈、微博、商城等等,也有很多人在進行閱讀。
相關數據表明,整個圖書市場銷量中網絡書店銷量已經占據1/3,甚至某些特定圖書種類的網絡書店銷量占據全部市場中的70%左右,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方便快捷的電子閱讀方式開始進行閱讀,通過網絡書店進行書籍的購買,已經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閱讀習慣。新媒體時代,閱讀載體發生了改變,人們閱讀的方式開始由紙質閱讀方式轉變成屏幕閱讀方式,并且通過電子產品進行閱讀更加的方便,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常態,人們閱讀方式在新媒體時代悄悄的轉變著。
1.2 傳統閱讀向“閱聽”轉變
“閱讀”一般來講,是人們通過視覺感官,進行獲取圖片和文字等信息的活動過程,并且通過“信息”的表述,對內容進行理解、感悟、評價、鑒賞等活動的過程。社會發展與文明的進步,使得閱讀媒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甲骨、石刻、竹簡、布帛、紙質等等,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閱讀媒介也在不斷的進步。新媒體時代,人們可選擇的閱讀方式已經呈現多元化勢態。傳統閱讀方式,基本遵循簡單的文本與讀者想對應的單一模式,在新媒體時代閱讀方式的改變,可以調動讀者的多方面感官神經,如視覺、聽覺、觸覺,通過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多方面素材增強了讀者的閱讀體驗,豐富了閱讀內容。
2 新媒體時代下讀者閱讀模式的變化
2.1 閱讀模式多元化
新媒體不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閱讀模式已經開始利用各種高新技術,不再局限于傳統紙面閱讀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
傳統紙質圖書目前呈現出不方便攜帶、占用空間大、內容少的缺點,而手機閱讀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現階段新媒體閱讀電子設備開發已經較為完善,功能較為完備,有著存儲量大、方便攜帶、聯網在線閱讀等多方面優勢。通過多媒體閱讀方式,人們閱讀變得隨時隨地,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現代化閱讀工具以及資源中,還可以在文字段落中插入視頻、圖像、音頻等內容,這豐富了人們的閱讀體驗,使閱讀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多元化內容進行信息的表達,使閱讀者更加生動形象的理解所表述的內容,更深刻的對知識、理論、內涵進行深入的學習領悟,提升了閱讀者的閱讀效率和質量。
2.2 閱讀網絡化
互聯網在不斷的改變著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很多事情,例如:購物、看病、閱讀。其中網絡閱讀作為新媒體網絡時代的產物之一,已經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網絡閱讀的書籍內容主要包括電子書和網絡報刊兩部分。
電子書通過網絡進行傳播,讀者只需要通過網絡電子書下載網站進行電子書資源的下載,即可在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上閱讀。電子書的興起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產物,網絡電子書已經成為很多讀者消磨時間、愉悅身心的方式,受到廣大讀者朋友的認可。
新媒體時代發展過程中,傳統紙質報刊形式也受到的沖擊,網絡報刊隨之出現,網絡報刊通過互聯網能夠快速傳播,并且在電子設備上能夠非常方便的進行閱讀,方便了廣大讀者用戶。
2.3 閱讀移動化
閱讀移動化是新媒體時代閱讀模式的重要特點,讀者通過電子移動設備可以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不管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閱讀行動,通過手機、平板等便攜電子設備進行閱讀已經成為當下主流的閱讀模式。
之所以閱讀移動化能夠深入人心,主要是因為手機等便攜式移動設備的功能性越來越強大,其具有便攜、體積小、可聯網等多方面優勢。方便攜帶,隨讀隨取,又可以接入網絡,想要閱讀哪方面書籍通過網絡即可隨時讀取,并且網絡資源豐富程度遠遠高于傳統的閱讀形式和模式。也正是因為移動閱讀的發展趨勢,閱讀網站也逐漸興起,為人們閱讀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3 新媒體時代公眾閱讀出現的問題
3.1 閱讀碎片化
碎片化閱讀情況的發生是因為人們在新媒體閱讀時,通過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往往只能進行間斷性不完整的閱讀,在地鐵、公交、公園、路邊,都能夠看到手持手機進行閱讀的人,而這種模式的閱讀方式是很容易間斷和終止的,并且在閱讀內容上也呈現碎片化。
3.2 閱讀淺顯化
快節奏的生活以及生活工作給人們帶來的壓力都使得人們在閱讀時很難進行細致化、深入化的閱讀和賞析,只是進行快速的信息獲取,因此對于閱讀內容的主旨、含義、深層次內涵都難以理解,使得當前新媒體時代的閱讀形式更加淺顯化。
4 新媒體時代圖書館閱讀服務水平的提升策略
4.1 更新閱讀服務設備
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在此背景下各行業都在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與多方面的連接方法,這就需要將所需設備進行更新。圖書館是承載公共文化的場所,既要將公益性發揮出來,也要體現其服務性,跟隨時代的腳步才能更好地尋求突破和發展。endprint
4.2 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圖書館已經開始逐步的開展全民閱讀工作,并使圖書館主要職能進行進一步體現,深度推廣閱讀互動。圖書館進行閱讀互動活動是為了提升廣大讀者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鑒水平,并且能夠進一步發揮圖書館的服務功能。
此外,從圖書館自身的發展與生存方面考慮,也應該通過閱讀推廣以進一步提升圖書館民眾利用率,提升圖書館的公共形象。新媒體時代人們已經可以足不出戶即可進行閱讀,那么圖書館更應該深化改革措施,積極進行閱讀推廣活動,進一步體現圖書館的社會功能性,逐步完善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并加以宣傳。
4.3 提升知識服務水平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已經涉及方方面面,也受到知識經濟的影響,圖書館作為知識資源儲備庫,已經從以往的紙質形式逐漸向電子網絡信息化發展。新媒體時代圖書館閱讀服務需要進一步的對知識服務水平進行實質性提升。需要對互聯網海洋中的信息進行更細化的處理,提煉其中所富含的知識,以對高級信息服務進行解決,提升用戶體驗,為讀者朋友省時省力。
4.4 加大數字圖書館的開發力度
數字化圖書館是新媒體時代發展過程中圖書館的必然發展趨勢,數字化圖書館的建立主要是通過網絡閱讀形式為讀者提供各項服務。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立首先要將紙質圖書數據資源進行數字信息化轉換,已達到圖書資源的數字化整合。另外,要創建讀者進行圖書數字資源的獲取渠道,一般實現這點需要建立門戶網站,讀者通過網站的瀏覽進行數字圖書資源的檢索、下載與閱讀。
數字圖書館模式的發展,將讀者通過網絡與電子終端設備進行連接,足不出戶即可進行圖書館的留言和閱讀,再也不用進行繁瑣的借閱程序。
4.5 構建移動圖書館
新媒體對于公眾閱讀方式形成了較大沖擊,公共圖書館要緊跟時代步伐,創建創新性圖書館,建立移動圖書館、數字化圖書館、主題性圖書館等等。人們對圖書閱讀的要求在逐漸提升,圖書館要根據人們的現實需求對圖書館服務做進一步升級和更新。要根據自身優勢,建立數字資源在移動終端的檢索共享,建立個性化服務機制,實現真正的人機交互,實現圖書館資源與移動終端的無縫網絡連接。移動技術與數字化圖書館的深度結合是新媒體時代下圖書館提升的主要方向,移動圖書館的建立要逐步提升自身閱讀服務水平,為讀者提供更加完善的資源與服務,為閱讀創建更加良好的環境。
4.6 提升移動圖書館服務水平
移動圖書館建立后需要提升移動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新媒體時代下,手機已經成為新寵,基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通過手機完成。在此形勢下,需要利用手機的通信功能進行圖書館服務的體現。比如:通過手機進行借閱認證方式選擇;借閱到期提醒;表達圖書館續費請求;圖書優惠活動推送;文化知識理念輸送;閉館維護推送;書城信息發布;文章投稿出版對接;解決讀者訴求問題等等。數字圖書館的建立就要為讀者進行全方位的服務,這些細節還需要進一步的進行研究完善,這樣才能將圖書館閱讀方式以及圖書館服務彰顯的更加具體。
4.7 開設個性化服務模式
個性化是現代服務業大力提倡的服務模式。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對于服務水平的評價不單單是以服務質量、效率作為指標,而在這一基礎上,更加注重對于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圖書館可建立一個面對客戶的個性化服務系統,在該服務系統中,讀者可自用檢索所需要的圖書、文獻等各類資源,同時針對自身需求來定制不同類型的服務模式。從而實現以每一位讀者作為基礎單元展開的個性化服務模式。
5 結語
筆者對新媒體時代公眾閱讀方式的改變與出現的問題及新媒體時代圖書館閱讀服務水平的提升策略進行了綜合論述。圖書館作為知識文化服務中心,應該更多地思考新媒體環境下的服務水平提升問題,才能更好地履行圖書館的職責與任務。
參考文獻
[1] 劉月仙.基于讀者心理考慮的圖書館柔化服務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20):57-58.
[2] 劉小娜.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探究[J].圖書館研究,2014(1):153-155.
[3] 鄭靜.基于讀者需求心理的圖書館電子資源使用研究[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81-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