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晉芳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被人們越來越重視和運用。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在許多方面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為傳統媒體的記者在新的環境下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將網絡信息與新媒體相結合是重點問題。本文主要從傳統媒體記者的角度出發,對新媒體下的傳統媒體記者所要面臨的挑戰與困難進行深入的分析,為今后促進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方向和參考。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記者
引言:
隨著互聯網時間的變遷,人們已經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是以互聯網為中心,以極強的開放性和互動性的形式進行全面傳播。由于時代的變革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將傳統媒體以及記者的思想進行變革。只有將傳統媒體記者的專業水平提升和改進,才能讓傳統媒體不被時代所淘汰,做到長期、穩定、和諧的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給傳統媒體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媒體的采訪形式多樣化。新媒體采訪和報道新聞時可以利用多種不同的工具,這決定了新媒體新聞采訪形式的多樣化。在傳統媒體時代下,記者的采訪只有文字與圖片。但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記者的采訪不僅有文字與圖片,還有視頻。新媒體采訪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多樣化的采訪方式給單一、陳舊的傳統媒體采訪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2)新媒體時代下增強了報道新聞事件的時效性。新媒體的基礎是信息技術,通過軟件和硬件為基礎所新生的一種形態,其中包括戶外電視、電腦、平板電腦以及手機等等。由于新媒體的傳播途徑有時效性強、成本低以及傳播途徑快等特點,這些優勢對于傳統媒體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新聞媒體主要專注于新聞事件,對于傳統新聞媒體來說,由于其不具備新媒體高時效性,這對傳統新聞媒體的沖擊是十分巨大的。在新聞媒體的領域中,發生新聞事件后,各個媒體的記者應該立即趕到現場第一時間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報道,但在實際中,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在新媒體出現后,網絡技術的廣泛覆蓋讓新聞報道不再受地域和時間的影響,讓這些限制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在新媒體時代下,記者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如信息技術平臺、聊天工具、電子郵件以及視頻通話工具等等,更加快捷的對新聞事件進行采訪和報道,提高新聞的報道的時效性與采訪質量。
(3)新媒體時代下成本降低以及碎片信息化時代到來。由于傳統媒體的記者在采訪與新聞報道中,無論是平面的方式還是視頻音頻的方式都需要較高的成本,這對于新媒體來說是一處不小的劣勢;另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信息越來越碎片化,人們更青睞淺閱讀和輕閱讀,在碎片信息化的時代中,傳統媒體的精細化和精品化正逐漸的被人們所遠離,這也造成了傳統媒體的勢力逐漸衰弱。
二、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記者的應對策略
(1)注重新聞報道的導向性,實施正確的輿論監督。由于網絡信息的非實名制,網絡上很多的信息存在著虛假等現象,尤其是一些缺乏真實性的事件或子虛烏有的事件,令很多的假新聞出現,這就導致了網絡信息在形式上雖然豐富,有的新聞斷章取義,被有心人利用來博取人們眼球,通過扭曲事實或偏離新聞事件的真相來造成社會輿論。這些信息和新聞不僅僅危害了新聞事件中的當事人,更危害了社會的正常秩序,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傳統媒體在當今網絡信息錯綜復雜的時代,更應該擦亮雙眼,對網絡新聞信息有充分的辨識度,更應該對新聞輿論的導向加以監督,從事實出發,客觀、真實的報道新聞,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新聞視野,深入挖掘有價值的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處于危機狀態之中,但危機與機遇是并存的,對于剖析一場媒體的變革以及一個時代更是如此。所以,新聞媒體記者應主動接受新媒體并對其優勢加之利用。通過利用新媒體中的手機、技術平臺、戶外電視以及網絡等,來拓寬新聞的視野,不斷的對新聞進行搜尋。有針對性、有計劃、有目的的采取多渠道的方式來索取新聞,然后對這些新聞信息進行整體結合,挖掘出自己需要的有價值的新聞,在采取多視角對這些新聞進行報道,將新聞的生命與價值性重新挖掘。
(3)注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尋找改革之路。傳統媒體以及記者應該注重與新媒體的融合,通過學習,有機的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起來,再通過不斷的創新和變革,尋找出一條突破傳統的改革之路。傳統的新聞媒體記者應將視角固定在傳統之上,堅持新聞的嚴肅性和真實性,堅守原則,對新聞負起責任。在傳統的新聞采訪和報道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下的網絡資源,對于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加以突破,做到更加多元化的采訪和報道。傳統媒體記者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順應變革的潮流。
三、新媒體時代下“微傳播”是傳播傳統文化的根源
在新媒體時代下,微傳播是一種特殊的傳播方式,對人們生活有著重要影響,這些“微聲音”通過微信和微博等“微介質”渠道進行傳播,人們通過手機、平板電腦、PC機等方式接收這些“微聲音”,并通過劃動手機、鼠標點擊、按鍵操作等“微動作”來進行轉發、評論、選擇以及投票等等,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獲得的體驗稱之為“微體驗”。“微體驗”屬于裂變傳播,它不同于網絡媒體中的網絡傳播,也不同于傳統媒體中的線性傳播。這種裂變傳播的主要特點是傳播方式便利、傳播密度大以及傳播速度快等等,是傳統媒體所不能比擬的。“微體驗”的信息傳播在社會中的影響非常廣泛,在智能手機普及以及網絡發達的今天,“微體驗”已經滲透了每一個角落,是文化傳播的根源,具有強大的威力。
結束語: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正處于一種特殊時期,隨著媒體的不斷改革和媒體間的相互融合,傳統媒體應該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將自己處于一個正確的位置上,要不斷的進行深化改革和創新,將角色轉換的速度提升;另一方面。要充分學習新媒體的優勢,將自己的技術創新,通過不斷的融合新媒體來加快自身的進步,不斷將自己的新媒體平臺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欒雅麗.新媒體時代給新聞攝影帶來的挑戰和機遇[J].科技傳播,2014(22):22-23.
[2]譚少誼.網絡時代傳統媒體面臨的挑戰與機遇[J].科技資訊,2015(15):218-219.
[3]光琪凝.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才有未來[J].青年記者,2015(32):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