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安全志愿者又添新成員
本刊訊(記者 陳廣晶)為加強食藥安全社會共治,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保障力度,日前北京市西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陽光餐飲、明廚亮灶、量化分級及其他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行了科普宣傳,并正式聘任“西城大媽”為西城區食藥安全志愿者。“西城大媽”到崗以來,積極宣傳食藥安全知識,舉報食藥安全隱患,效果顯著。
“西城大媽”是與“朝陽群眾”、“海淀網友”并稱的“網絡紅人”,主要是指西城區7萬余人的群防群治志愿者隊伍,因超過七成的成員為58至65歲之間的女性而得名。“西城大媽”熱心、有分工、有組織、愛學習,是非常有力的治安志愿者隊伍,也是非常好的食藥安全守護人。在西城區食藥監管局前不久組織的“看住我們的好日子”食藥安全主題活動現場,相關負責人為“西城大媽”舉行了食藥安全志愿者授予儀式。2名“西城大媽”食藥安全志愿者代表分別講述了身邊發生的與食品藥品安全有關的故事和感受,并表示愿意做食藥安全志愿者,與西城區食藥監管人員共同守護西城區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人員通過情景劇、快檢演示等方式,增強了群眾參與感,使他們了解到:如果遇到可疑食品,可將其送到附近的食藥安全監測點快速檢驗,并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外出就餐時,不能只看表面衛生情況,還要參考量化分級、食品安全等級等;就餐時需留意商家是否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與會者紛紛表示,獲益匪淺,此前食藥安全意識很欠缺,今后不僅要提高,而且要嚴格監督餐飲企業的經營行為,同時要把學到的食藥安全知識等傳遞給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食藥安全社會共治中。
西城區食藥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閆學會表示,“西城大媽”有活力、有熱情、有智慧,在維護治安的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食藥安全作為提升西城區生活品質的重要部分,需要他們的參與。他們就保障食藥安全問題,也給出了很多好的建議。通過活動,“西城大媽”們了解到,餐飲單位從硬件、軟件方面進行了量化分級。由高到低硬件分為A、B、C,在軟件方面分為三星、二星、一星。其中,軟件包括:索證索票執行情況、人員健康體檢情況和人員培訓等內容。外出就餐時,他們就會注意區分,同時也會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周圍的人,從而起到好的宣傳效果。她說:“現在我們在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區。西城區的理念是‘食在西城,食在安全’,就是要通過我們實實在在的工作,通過社會各界實實在在的參與,實實在在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讓市民享受到高品質的、安全的食品。”
有了“西城大媽”等食藥安全志愿者的助力,西城區食藥監管部門在各項專項整治行動中都取得了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