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代青
摘 要:高等數學是高職課程體系中的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礎有著重要作用。文章從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應用數學建模等方面研究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策略,以提高高職數學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等數學;實效性;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數學建模
中圖分類號:G642;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5-0022-01
高等數學是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也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對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有著重要作用。當前高職數學課堂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學生普遍認為數學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作用不大,因而學習興趣不高、信心不足。因此,教師要對高等數學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對高等數學產生興趣,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數學學習。
一、改革教學內容,讓高職數學教學更有效
在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只單純地向學生灌輸教材中的內容,而沒有結合學生實際和專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導致部分學生認為高等數學在生活、工作中沒有用處,因而缺乏學習動力。因此,教師要將高等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專業課程相結合,突出高等數學的實用性,讓學生了解高等數學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例如,在教學高等數學中的“一元函數微積分”等內容時,教師不要機械地對所有內容進行統一講解,而要根據學生的專業課程特點進行一定的取舍,讓學生認識到高等數學與專業課程的內在聯系,突出高等數學的應用性。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一些最新的數學應用例子,如運籌優化、工程自控、數理統計、科學計算、模糊識別、圖像重建,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看到數學的實用性。當高等數學體現出應用性的一面時,學生會明白高等數學不僅是存在于書本上的知識,還與生活、工作息息相關,并能應用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這樣,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就不會應付了事,而是有了學習高等數學的動力,從而盡力學好高等數學并應用于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說,教學內容的優化增強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對輕松。
二、改革教學方法,讓高職數學教學更有效
為了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師必須對高等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以往采取“一言堂”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很多學生容易在高等數學課上走神,時常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學習效果不佳。為了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有效性,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主動思考。例如,在教學高等數學中的“微分方程”這一章節時,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外,還要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并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要通過引導啟發學生獨立解決數學問題。另外,教師還可以嘗試讓學生上講臺講解“微分方程”中的某個知識點,然后對學生沒有講解清楚的地方進行補充,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記憶更加深刻,而且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
教師只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注意力就會被集中在課堂之中,從而減少走神的時間,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可以說,教師讓學生和自己一起討論高等數學的知識點,可以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促使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學習,最終完全理解抽象的高等數學知識。
三、應用數學建模,讓高職數學教學更有效
在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重視教材中理論知識的講解,而沒有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因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數學建模讓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使學生學會利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建模是聯系理論與生活實際的橋梁,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使數學學習不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而是更傾向于數學的實際應用。例如,在教學高等數學中的“數列”等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恰當的實際問題(利息、股票等),讓學生去觀察、分析,并從中抽象出相關的數學知識,然后讓學生調查、查找相關數據,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使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
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學建模,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高等數學知識,使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不浮于表面,而是更加深入,并可以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這也是高等數學教學要完成的目標之一。在數學建模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結束語
總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越來越重要。教師要對高等數學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實用性,并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建模等方式將高等數學的實用性發揮出來,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高等數學,并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文.引入數學建模促進高職數學教學改革[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11).
[2]馬穎.情境認知理論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教論壇,2010(10).
[3]宋從芝,田慧竹.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J].中國冶金教育,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