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鍵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骨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等脊柱疾患的手術及術后康復治療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專家門診:周二、周三、周四上午
頸椎病專病門診:周一~周五
隨著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久坐不動”已成為都市人的常態,而這種生活模式加速了頸椎的退變,使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頸椎病的困擾。頸椎病是中年以上人群的常見病(多見于40~60歲人群),且有年輕化趨勢,好發于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辦公室白領、教師、縫紉工、儀表裝配員等人群,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
患頸椎病后,要接受綜合治療。需要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可根據醫生開的“康復處方”進行康復。
了解是哪類頸椎病
頸椎病癥狀復雜多樣。醫學上根據其癥狀,將其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不①頸型,表現為頸部酸脹疼痛明顯伴頸部活動受限,肩背僵硬,可出現短暫性上肢感覺異常;②神經根型,表現為頸肩及手臂部沿神經分布區出現疼痛、麻木、感覺異常及放射性疼痛;③椎動脈型,與椎動脈供血不足密切相關,常因頸部的突然旋轉而出現頭痛、頭暈,嚴重者可出現猝倒現象;④脊髓型,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下肢麻木無力、步態不穩,也可伴上肢麻木疼痛和無力,嚴重者會發生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及四肢癱瘓;⑤交感神經型,癥狀復雜多變,如頭痛、耳鳴、聽力減退、肢體發涼等。不同類型的頸椎病,采取的治療和康復措施也不同。比如,有些類型的頸椎病適合牽引,有些則不適合;有些類型的頸椎病需要盡早手術,而有些類型手術效果并不明確。
頸椎病康復處方是怎么回事
頸椎病患者到康復科就診時,醫生會給患者開出“康復處方”。“康復處方”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常規的保守治療手段,二是有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手段。
保守治療主要包括:①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用于緩解疼痛、局部消炎、放松肌肉,對于頸椎不穩等繼發的局部軟組織勞損療效較明確,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頸椎病。伴有四肢無力或麻木的患者,還可以使用神經營養藥物輔助康復。②神經阻滯治療,常用方法有椎間孔阻滯和頸部硬膜外阻滯。相應椎間孔加軟組織痛點阻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好、簡便、安全、可在門診治療。
常用的康復手段包括:①頸椎牽引,是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牽引。②推拿,適用于除嚴重頸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③理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痙攣肌肉,緩解癥狀,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超聲波、磁療等。④運動療法,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做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急性發作期宜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康復方法應該在有經驗的康復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患者不要盲目自己進行牽引、推拿或鍛煉,因為方法不當有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經過正規綜合康復治療后,癥狀可以得到緩解或控制,只有小部分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什么情況下要手術
頸椎病患者如果神經根壓迫癥狀嚴重,經保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好轉,應采取手術治療。尤其是脊髓型頸椎病,應盡早手術治療,以獲得良好的肢體功能恢復。
TIPS
如何預防頸椎病
平時要注意行、坐、臥的姿勢,改變長期低頭看電腦或手機、低頭伏案工作時間過長、不注意休息等有害頸椎的不良習慣。可以選擇游泳、做頸部保健操,以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不睡高枕,保持頸椎的生理角度相對穩定。避免頸、肩部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