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紅
摘 要: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文章就臨摹大師作品對幼兒情緒表達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旨在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和正確運用,以促使幼兒合理表達情緒,健康成長。
關鍵詞:美術教學;臨摹;大師作品;幼兒;情緒;調控
中圖分類號:G610;G6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5-0077-01
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加強心理咨詢服務,能為學生創造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比較薄弱的,而幼兒階段是情感智力發展非常迅速的時期,幼兒情緒情感的社會化過程直接受到教師和家長的影響。臨摹大師作品,有利于促使幼兒合理地表達情緒。本文從幼兒情緒表達現狀及成因、幼兒情緒對其成長的影響、臨摹大師作品促使幼兒合理表達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幼兒情緒表達現狀及成因
成熟的人永遠需要兩種能力:好好說話,情緒穩定。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Blaise Pascal)曾在《思想家》中說,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在一些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有的家長過于溺愛孩子,對他們百依百順,使孩子養成了自私、叛逆,得不到滿足時就大喊大叫、滿地打滾,情緒特別容易沖動也極不穩定的壞毛病;也有部分幼兒情緒控制能力較弱,他們的情緒會毫無顧忌地表現出來,而且善于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表現。還有一些家長對幼兒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使幼兒的情緒受到極大的壓抑,其情緒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最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家長和一些幼兒園教師對孩子的情緒情感方面的問題根本就不重視,長此以往,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二、幼兒情緒對其成長的影響
情緒對幼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指導和影響著幼兒的行為。良好的情緒是幼兒友好交往的前提,是智力開發的保證;而不健康的情緒會引發幼兒很多不良的行為。5歲~6歲幼兒的情緒情感具有外露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向內隱性發展。他們不僅積極提問,還能主動尋求答案,會因為得到答案而感到滿足與快樂,喜歡智力游戲與創造型活動。而幼兒繪畫就是一種創造性極強的活動。著名教育家迪斯特·佛赫說:兒童畫一小時獲得的效益,比閱讀九小時的書本所獲得的收益還多。
情緒對健康影響非常大,教師要讓幼兒保持良好的情緒。幼兒教師不僅是幼兒的保育員,還是幼兒情緒和情感的引導者和管控者。教師要給幼兒以良好的情緒示范,為幼兒創造歡快愉悅的學習氛圍。幼兒情緒具有不穩定性,教師要培養幼兒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經常向幼兒提出紀律要求和講解活動規則,使幼兒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疏散。要幫助幼兒學會恰當管控自己的情緒,學會合理表達。要使幼兒經常處于愉快的情緒狀態,沒有過大的思想壓力。要讓幼兒充分活動,與小伙伴交往,并允許幼兒適當進行宣泄,讓幼兒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三、臨摹大師作品,促使幼兒合理表達情緒
教師要利用各種形式適時介紹大師生平及作品,使幼兒對大師有初步的了解,感受大師的繪畫風格,從中接受教育和得到美的享受。伴隨成長,幼兒對愛的理解和美的體驗有了進一步的體會。美感是人的審美需要,是得到滿足而引起的內心體驗,大師作品的美感是歷經長久時間沉淀下來的。大師們作品的風格所體現的自由、創造力、無拘無束、輕快、激情,正好和幼兒的天性及個性是相通的。正如畢加索所說:我在十幾歲時畫畫就像個古代大師,但我花了一輩子學習怎樣像孩子那樣畫畫。臨摹大師作品能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更易于促使幼兒合理表達情緒。當幼兒對臨摹大師作品發生興趣時,教師應及時、適度地給予表揚,并在恰當的時候介紹大師的生平,讓幼兒對大師充滿敬佩之情。這樣,能為幼兒樹立行為榜樣,以愉快、喜悅的情緒感染他們。
相對于成人,有些幼兒的情緒特別不穩定,剛才還興高采烈,轉眼間就可能發脾氣。每次臨摹大師作品活動前,教師要讓幼兒忘掉不高興的事情,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溫暖、信任、互助的情感氛圍,并及時關注幼兒的情緒變化,進行情感上的安慰和疏通。這樣,孩子在繪畫的時候,就會非常認真,全身心地投入。當他們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一邊時,良好的情緒就會得到極大的釋放和表現,情緒的穩定性會得到進一步增強。比如,臨摹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凡·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還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凡·高用激情的筆觸表現他內心的渴望和情感,孩子們也都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凡·高豐富的情感世界中。雖然他們每個人畫的都不一樣,甚至有些幼兒的作品畫面幼稚、線條簡單,但是每一幅作品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因為那是他們情感的表達。幼兒在臨摹大師作品中,穩定了情緒,積淀了情感。
四、結束語
讓幼兒從小就接觸到繪畫經典,與大師作品進行接觸和對話,進行情感交流,能開闊他們的眼界,使幼兒的繪畫起點更高。在臨摹大師作品的過程中,幼兒不但發展了繪畫語言,而且還感受到愉悅,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心理得到了滿足,繼而產生了成就感。幼兒通過美術進行情緒情感的表達,能為其健康成長及形成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秀麗.幼兒美術教育的教與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劉賓,閔蘭斌.3~4歲幼兒的繪畫特點及其教學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