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張學文+洪彬+林元山
摘要:植物科學實驗室是農業院校科研和教學的重要場所,實驗室的安全對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安全穩定、和諧發展至關重要。針對分析植物科學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了高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上的先進理念和科學管理對策。
關鍵詞:植物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1-0271-02
實驗室是高校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場所,也是全面實施綜合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創新知識和創業的必要場所。植物科學是生物科學的重要分支,植物科學實驗室已經成為農林院校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植物實驗室數目的逐年增加、實驗室開放面的增強,實驗室的安全風險也日益凸顯。植物科學實驗室往往綜合了生物、化學、物理等多種類型的實驗,危險因素較多。因此,建立和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是高校實驗室管理職能部門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存在的安全隱患
(一)實驗室布局安全隱患
由于高校實驗室規劃設計缺乏專業人士參與,普通的設計者對實驗室的功能了解不夠深入,對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特殊要求知之更少。因此,在實驗室設計上對設施和裝備的規劃不周[1]。在施工過程中,因機械、作業環境等因素的限制,造成先天性的安全隱患;實驗室改造和建設過程中,缺乏安全功能審核,以至于實驗室工程完成后依然存在安全隱患;實驗室使用過程中,因人文政治等原因,實驗室布局存在不合理現象。
(二)水、電、火等安全隱患
水、火、電等的安全是日常生活安全的重點,更是實驗室安全的重點。植物科學實驗室經常用到電爐、酒精燈、高壓滅菌鍋、恒溫干燥箱等設備,實驗室中還有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機溶劑及各種壓縮氣體,如果設備和試劑擺放不當或使用不合理,極易造成危險事故。在植物功能成分提取時,經常要用循環水,水管破裂等容易引起實驗室水災。實驗室中電器設備較多,有些設備如超低溫冰箱、通風櫥、搖床、烘箱、培養箱等擺放密集并且常年處于運轉狀態,一些實驗室采用簡易插排,而又擺放凌亂,長期使用容易造成線路老化,產生漏電現象或者自燃造成火災。
(三)化學藥品安全隱患
植物科學實驗室試劑種類繁多,其中包括各種危險試劑[2]。在植物科學實驗中,經常用到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等強酸強堿和腐蝕性藥品;也會用到各種揮發性的、有毒的、易燃的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醚、乙醇等;還會用到多種無色無味、不易察覺、劑量小、危害大的DNA誘變致畸的試劑,如免疫組化實驗中的二氨基聯苯胺(DAB),核酸染料溴化乙錠(EB),蛋白質電泳試劑四甲基乙二胺(TEMED);甚至在植物組培實驗中還會用到重金屬升汞等。如果操作不規范,這些試劑將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而且這些試劑多數具有累積效應,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同時,國內部分實驗樓沒有門崗或電子門禁,進出自由,有毒或危險的試劑均有失竊的風險。
(四)生物安全隱患
生物安全隱患是指生物因子將要或可能形成的安全隱患。在研究與教學過程中分離或使用對人有感染性的細菌或病毒等微生物,如果處理不當,極易造成實驗工作人員或學生感染,甚至病原微生物外泄危及社會。植物科學實驗室引入轉基因技術導致實驗室生物安全問題日趨嚴重。部分科學家認為轉基因作物存在一定的風險,基因擴散有可能對人類健康、農業生物和環境生物造成極大的影響;轉基因技術獲得的抗生素抗性突變型微生物的擴散可能導致藥物治療失效。
(五)儀器使用安全隱患
植物科學實驗室儀器使用存在儀器自身和人員操作兩方面的隱患。儀器自身隱患主要表現在:很多儀器使用年份過長,盡管還能工作,但是存在的風險隱患較多,如接口松動、線路老化、機械磨損、安全保護失控;一些儀器自身的固有特性,如磁場、高溫、激光等;儀器生產廠家在設計中就存在缺陷,而且這些缺陷需要很長時間后才能被發現,這也成為儀器不良事件發生的主要因素。人員操作隱患主要體現在:實驗人員未重視儀器上或說明書中提示的風險因素;培訓或考核不到位,實驗人員對儀器使用不熟練,特別是實驗室新增加的儀器設備,因操作不當可能對實驗人員造成損害;日常維護流于形式,不按要求定期檢查,導致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3]
二、植物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對策
(一)規范安全等級評估,確保布局合理
在實驗室規劃設計之初,邀請專業人士參與,深入了解實驗室的功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特殊要求,合理規劃實驗室布局。邀請的專業人士應根據不同實驗室擬開展的實驗活動具體情況確定風險因素,并根據這些風險因素評估實驗室的安全等級。在滿足建筑安全的前提下,依據實驗室的安全等級進行合理布局。同時考慮實驗過程中的廢氣、廢液、噪聲和輻射等對環境和實驗人員的影響,合理設置通風管、優化廢液廢氣的收集和處理中心。實驗室的儀器安放考慮好設備用水用電的管道、線路布局,水壓、電壓的安全性等。
(二)健全安全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責任
實驗室安全管理應該包含安全制度的制定、安全崗位的設立、安全體系的建立、安全措施的落實和責任追究。健全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機制應該明確實驗室安全管理職能,搞好崗位責任制。應在主管校長的直接領導下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和事故應急小組,各實驗室配備安全巡視員。明確各職位的安全管理責任,責任到人,確保安全管理網絡體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同時,針對植物科學實驗室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實施安全檢查,將實驗室安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4]
(三)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安全意識
重視安全教育與培訓,加大宣傳的力度,打造濃厚的安全氛圍。定期開展安全講座、安全競賽等學習活動。學習內容應切合實際,應包括試劑安全、生物安全、儀器安全、環境安全、消防安全以及應急策略6個方面。也要不定期地開展實驗室安全討論,增加互動和反饋環節,及時了解實驗室的動態問題,以便及時統一處理,做到不留安全隱患。
(四)細化安全日常監管,消除安全隱患
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細化實驗室管理各個環節,包括實驗資料、實驗技術、儀器設備操作、藥品管理與使用,實施全程的安全標準操作規程(SOP)。[5]各實驗室定期開展常規自查,學校與實驗中心對實驗室安全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實驗室要進行通報、整改,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盡可能在日常監管過程中消除安全隱患。
(五)優化安全應急預案,防止事故擴大
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優化安全應急預案,防止事故擴大非常必要[6]。首先,應該組織事故模擬演習,教會實驗人員在事故發生時的應對措施。例如,如何隔離危險品防止擴散,如何疏導和組織人員擴散等。同時,應該加強實驗室的安全設施配置,如防火卷簾、滅火器、空氣開關等。
三、結語
隨著“以人為本”思想深入人心,實驗室安全日益受到重視,但安全隱患無處不在。我們必須積極探索植物科學實驗室安全建設新路子,大力倡導安全、綠色實驗室,通過科學、規范化的管理開創植物科學實驗室安全建設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呂長平,周鳳鶯,何喜.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學刊,2016,(14):150,153.
[2]黃勝.高校實驗室化學試劑安全管理的強化與提升[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73(2):166-168.
[3]唐嵐,李曉林,謝慶春,等.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規范管理探究[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0,27(3):249-252.
[4]陳容容,魏東盛,靳永新,等.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保障實驗室安全[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6,33(3):232-234.
[5]朱德榮,蔣嘩,曹德英,等.“借鑒創新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安全體系建設[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6):218-219.
[6]蘇益,藺萬煌,胡超,等.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3):155-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