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丙榮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因此,分析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對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發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策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語文閱讀教育,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閱讀教育的重要目標。但目前,語文閱讀教育方式還存在很多問題,學生的閱讀素養和綜合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學生閱讀學習積極性不高,閱讀量極少,這些都影響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作為教師,要認識到語文閱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要引導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要改革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方法,創新課堂,以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的實效性。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自覺進行學習的動力所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只有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學生才能感受到閱讀活動是一項有意義的事情,閱讀過程是快樂的。學生才會消除閱讀學習的負擔感和疲憊感,才能自覺主動地投入到閱讀實踐中去,真正感悟文本的藝術魅力。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就需要使學生認識到閱讀使一件快樂的事情。其實,在小學文本中就有很多文本內容生動形象,教師可以從這些內容入手,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使他們能夠選擇閱讀內容進行閱讀體驗,然后給學生以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通過這個過程,學生能夠感受到文本閱讀的趣味性,同時在展示過程中,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在展示交流中,學生的閱讀體驗會更為豐富,他們對文本閱讀的興趣會得到提升。另外,教師也需要為學生推薦一些趣味性強的閱讀材料,為學生推薦一些小故事,小寓言類的讀本,使學生在課下閱讀,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使他們能夠通過閱讀實踐過程,感受到閱讀學習的魅力,從而發展自己的閱讀興趣。另外,教師也需要豐富閱讀教學手段,通過多種方式開展閱讀教育,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是輕松的快樂的。比如,教師可以開展閱讀朗讀活動,開展文本改編活動,開展表演活動,文本故事講解活動,等等。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體驗,從而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是快樂的,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實踐中,發展自己的閱讀興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二、創設表演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感悟
有些文本情感表達較為復雜,學生理解起來就有難度,如果學生對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不能有效理解,他們很難真正體味到文本的藝術魅力,很難體會到文本所傳達情感和思想的藝術光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景,使學生進行文本的深入理解。
比如,學習《手捧空花盆》的時候,通過閱讀文本,學生能夠明白這篇文章是在贊美主人公的誠實的品格和勇敢的精神。但其實學生對這種誠實品格的理解是膚淺的,學生也很難真正感受到捧著空花盆孩子當時的心情,學生對文章情感的豐富性的認識是不夠深刻的。要使學生能夠有效體會文本的藝術魅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表演,引導學生依據故事情節,開展表演活動。通過表演學生的能夠體會到孩子把空花盆捧出來時,看到別的孩子都捧出來鮮艷的花,而自己捧出的卻是空花盆,內心的尷尬與羞澀,可以感受到主人公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才敢捧出自己的空花盆。通過表演活動創設一種模擬的情境,學生能夠感受到主人公當時情感的復雜性,感受到主人公勇敢和誠實品質的可貴。通過這種情境創設,學生感悟文本,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增強,學生可以把握文本的魅力所在,思想和認識水平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增加。
三、重視合作探究閱讀策略的應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性閱讀,突出這種閱讀方式的重要性。要能夠給學必要的機會,使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閱讀活動,通過這種閱讀方式,使學生掌握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技能。開展合作探究式閱讀教學,教師需要對文本內容進行選擇。對于一些簡單的文章,學生自己讀讀就可以理解的文章,是不需要通過合作探究方式學習的。對于一些有一定寓意的,有一定難度的文章或者是文章中有些內容學生在理解起來有難度,這些文章教師要重點選出來,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方式進行學習。比如,《田忌賽馬》這篇文章就比較適合用合作探究方式解決一些問題。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合作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方式討論不同賽馬方式的優缺點,討論何種賽馬方式最好。通過這個合作探究活動,學生分析研究問題的能力能夠提升,他們在討論中,會做多角度的思考,學生靈活處理問題應對問題的能力也能夠得到培養。通過討論探究活動,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田忌賽馬方式的優越性,能夠真正認識到田忌的聰明智慧。
參考文獻:
[1]楊平.探尋有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2012,(11).
[2]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