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德++莊長虹
介紹了翻轉課堂教學的基本理論,從組成要素、與傳統教學對比兩個方面分析了翻轉課堂教學的特點和優勢,接著研究了有關翻轉課堂教學的幾種教學方法,最后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探討了翻轉課堂教學的應用。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應用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大多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然而,要改變這種傳統模式就必須有所突破。現在我們要探討的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它起源于美國,主要是打破了我們以往的教學模式,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輔助,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等形式進行教學。而翻轉課堂要如何運用到數學教學中筆者將簡明闡述,希望使數學教學更有趣味性。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也叫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教學時間,把學習的主動權教師轉給學生。教師不再占用課上時間來講授知識,學生要通過視頻、博客、閱讀電子書等方式進行學習,還可以在網絡上和其他同學進行互動討論,使學生自主規劃學習。
翻轉課堂是教學理論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紐帶,視頻教學就是一種傳遞知識的媒介,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提供理論基礎,還可以規避傳統課堂學生聽完課想要回顧而無處尋找的弊端,可以反復看視頻來鞏固所學知識,同時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從而達到學習目的,讓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合理掌握隨時補充自己學習中所欠缺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組成要素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由:教學者、學生、學習內容、信息技術和多維環境組成。在課程中,這幾個要素相互輔助,主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教師的合理引導,讓學生利用科技手段實現自學。也就是說,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輔助,增加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的過程。
2.傳統教學與翻轉教學的對比
(1)教學流程的不同。傳統的教學多是以教師在講臺上教授知識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翻轉課堂則是以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為主,把原本應在課下完成的作業轉為課上完成。通過課上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來強化吸收所學知識,與傳統的課上學習課下完成作業形成翻轉。
(2)教學模式的轉變。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翻轉課堂是通過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且相互探討,同時還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可以極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個性化發展。
(3)師生角色互換。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指引者;而學生也由傳統教育模式中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探討。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的主體是學生。
(4)教學資源和環境的變革。隨著翻轉課堂的推進,衍生出了微課程,一般時間不超過10分鐘,課程中簡明的講解了所學的內容和目標,針對某一個具體問題進行講解。這種錄制的微課程可以放在互聯網上,方便學生反復觀看,有利于學生做筆記及回顧,使學生自己把握學習進度。
在初中數學課程中,有個關于“等圓或同圓的半徑相等”的知識點。以傳統的授課方式來看,就是把它當作一個知識點,讓學生背誦下來,教師在講課時所解釋知識點的用語都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像這樣的知識點我們就可以用微課堂來進行教授,老師可以在視頻中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幾何圖形,然后漸漸地把生活中一些相關的事物,如圓形的碗、杯子等實物,還有一些建筑物中的圓形的立體的建筑。這些都用小視頻的方式播放給學生看,分別測量不同事物的半徑,從而得出相同數據。用這樣的微課堂進行教學,學生不但能深刻的記憶所學知識點,還能實際作用到生活當中,其實也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鍛煉,并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5)對于課程的評價方式的改變。翻轉課堂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不再是局限于紙質的問卷測試,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檔案、電子調查表、面對面談話等多種形式進行評價;而相比傳統教學模式而言,不再是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注重學習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興趣。
二、有關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
1.邏輯分析法
數學的學習不能只局限一種方法,要創新課堂教學中的新形勢。課程的設置是否創新、思想是否新穎,關系到整個教學活動的內容。在課程的設置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創新教學活動內容。比如,在軸對稱的教學中,可以找一個在學生能理解的范圍之內不必要特別復雜,但要區別于教材的其他內容。可以讓學生找一找字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物品,比較其中的規律,再結合教材總的內容,找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和規律,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學懂知識,使學生學會用邏輯分析法來理解知識。比如,中學數學課程中的知識點——軸對稱,在教授時可以設立一個在學生理解范圍之內且并不繁瑣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物品中去找出軸對稱的物體,先讓學生自己描述物品的相似之處找出規律和特征,再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點總結出所有軸對稱物品的性質特征,最后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這樣的實踐+理論+實踐的一個學習過程就會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邏輯分析法。
2.教學中的輔助工具——多媒體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常見的輔助工具就是多媒體。數學的語言要準確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這個過程中要求具有縝密的邏輯性。對于教師的板書要求十分嚴格,而在傳統的教學中需要老師親自書寫板書,費時費力。但多媒體的輔助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學習函數時,可以用一些動畫軟件把所需要的函數圖形清晰的展示給學生,把其變化過程呈現在學生面前。與此同時,多媒體還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素材和相關知識點。
三、將翻轉課堂具體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1.確立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關鍵在于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可以幫助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程活動中,而在制定目標的前提是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好地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來。
2.教學貼近生活
數學的概念抽象、缺乏趣味性,對于學生而言學校起來比較枯燥。因此,教師要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事物相聯系,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的興趣,更好更快的理解數學知識。
3.細化課堂知識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一般的教學方法都是填鴨式教學,老師以灌輸知識為主,這樣就會使學生比較被動,因此要轉變教學模式。比如,讓學生學習“梯形的特征”,老師可以和同學一起用剪紙剪出一個梯形,讓學生自己找出梯形區別于其他圖形的地方,找出屬于梯形的特征,這樣可以讓學生自主的學,而不是被動的記憶梯形的特征。還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去討論,老師進行引導,指引和補充說明,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中學的教學中尤其是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把翻轉課堂更好的運用到數學教學中需要老師和學生角色進行轉變,要把教學的中心變為學生,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案,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導學習的進程,在課下多和同齡學生進行探討,互相促進;課上也要合理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針對性的幫學生解決學校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理論,進行趣味學習,以便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高小伶,李志河.翻轉課堂視角下初中數學網絡教學系統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1):47-50.
[2]羅生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融合[J].內蒙古教育,2016,(07):68.
[3]韓秀鳳.初中數學翻轉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研究[D].魯東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