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
自2008年第一屆全國中小學交互式電子白板大賽開展以來,交互式電子白板走進了老師們的視野,走進了學生們的課堂,交互式白板的出現,有效解決了傳統課堂PPT課件無法實現的一些功能。通過白板的一些特殊功能,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真正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和教材之間的無間隙互動,大大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音樂課白板教學興趣一、運用白板的聚光燈、顯露器功能,營造音樂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課有別與語、數、英課堂,孩子們更想在音樂課堂得到快樂,放松自我。因此,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地的學習氛圍成為了擺在每位音樂教師身上的首要任務。交互式白板課件的出現幫助音樂教師解決了這一問題。
如在教授小學三年音樂課《捉迷藏》時,導入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捉迷藏的游戲,請學生們找出藏起來伙伴們,此時我結合了白板的聚關燈和顯露器功能,孩子們在驚喜中,分別從花叢中、草帽下、谷堆堆、棉褂褂里面找到了四位抽象的朋友——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白板的功能助力孩子們快速進入到了音樂課堂的氛圍中,輕松愉快地把本課的歌詞內容通過白板功能展現在孩子們面前,讓學生在音樂游戲中記住了歌詞內容。
二、利用白板拖動、克隆功能,化抽象樂理知識為趣味游戲
在日常音樂教學中,樂理知識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難點,但往往在教學中由于樂理知識的枯燥,繁雜,對于小學生來說脫離了自己的學習生活,因此,孩子們在學習樂理知識時往往出現厭學、學不會等情況。而白板教學功能性的出現,卻能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教師合理的利用白板功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輕松地就掌握了平時不易理解的樂理知識。
如我在講授歌曲《母雞叫咯咯》這一課時,使用白板拖動功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把力度記號填放到歌曲合適的位置,并根據填放的位置進行聲音強弱的控制,這一巧妙的使用,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同一課中,在解決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進行節奏創編活動時,我使用白板的克隆功能,讓學生拖動打擊樂器圖片到圖譜中,即實現了學生自由選擇樂器創編節奏,又向所有的同學通過圖譜直接展示了創編的結果,從而進行互動節奏模仿練習。突破了以往學生隨意編創卻讓其他同學摸不著頭緒的缺陷,增強了課堂的靈動性。
由此可見,合理有效地利用白板拖動、克隆功能,是解決音樂教學重難點的有利途徑。
三、利用白板突出顯示器功能、筆功能,解決歌曲教學中的易錯點
音樂課歌曲教學中,學生們往往在學唱歌曲中,出現唱不準旋律、唱不對歌詞節奏的情況,為了讓學生們能自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了白板的突出顯示其功能和筆功能,讓學生們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通過學唱、聆聽,找出唱不準、唱不對的地方,請學生到白板上運用白板筆直接劃出來,把錯誤點清晰明了的呈現在所有同學面前,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點,有效提高了歌曲教學的實效性。
四、使用白板的橡皮擦、抓圖功能,提高音樂創作效益
音樂創作在小學課程中出現的形式,常表現在歌詞、節奏的創作中。在以往教學中,教師請學生到黑板上進行創編練習,請出一位同學后,下一位再上來進行創編時,由于黑板的條件限制,需要擦除上一位同學的作品,這樣不利于作品的保留與對比。而白板的橡皮擦、抓圖功能,既可快速的擦除不需要的創編結果,又可保存有用的創作。是音樂課創作的有利助手。
五、使用白板的拖拽、超鏈接及頁面轉換功能讓音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音樂課在孩子們的眼里是讓他們身心都得到放松的課程。因此,在音樂課的教學中,靈活巧妙的教學設計是抓住學生學習的關鍵點。
如在教授小學音樂《母雞叫咯咯》一課中,我設計了情景性游戲“找雞蛋”,讓學生通過到白板上互動尋找雞蛋,來掌握歌曲的音高及節奏。因此,我巧妙利用了白板的拖拽、超鏈接及頁面轉換功能,讓學生以互動的方式尋找雞蛋。利用對象順序的設置,拖動雞蛋到雞窩中顯示歌曲節奏,形象生動的展示本課重點節奏型,再次點擊聲音圖標,出現與節奏型對應的旋律音頻文件,實現生生之間互動模唱。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情景找蛋的可操作性環節中了解本課的所有節奏型,并在游戲中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歌曲的模唱。
經過幾年的實踐及研討,我感受到電子白板教學的出現,為音樂課注入了一道清流,白板的直觀性、交互性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輕松活潑、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營造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審美氛圍,將模唱、節奏創編等多種參與形式融入其中。以媒體為手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將技能訓練滲透于藝術感受中,貫穿于音樂實踐中。使學生保持主動、自然、愉快的心境,在充分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筆者總結的內容只是白板教學眾多功能中的寥寥幾點,希望更多的音樂工作者能更好地開發利用電子白板的教學優勢,讓白板教學真正成為音樂課的夢想羽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