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蓮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的確,語言是教師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進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的課堂語言,尤其是教師的評價語言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既然評價語言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催化劑、潤滑油,是師生平等對話、心靈溝通的橋梁、紐帶……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怎樣恰當地運用評價語言呢?
一、評價主體要多元化,突出啟發性
課堂教學評價,直接體現了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具有很強的導向性,能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探索,促使學生學得有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以,在多元化的前提下,評價應具有啟發性。在教學中,當學生的思維發生偏差乃至錯誤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就要發揮主導和啟發點撥的作用,因為適當的點撥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給學生以啟迪,讓學生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
新課程標準對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評價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一節課是否成功,不僅要關注教師知識傳授的過程,也要關注教師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習,這其中就包括了教師如何運用評價語言去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因此,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教師的評價語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心智,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能激活課堂氣氛,提高教學的效率,從而使評價語言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催化劑。
二、評價語言要準確到位
評價語言要簡潔、準確。教學中,評價語應簡潔,應該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存在的缺點,對于要強調的地方要講得明白,讓學生聽得清楚。除了語言的簡潔,準確性是評價語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評價語就沒有了生命力,無論你說得如何生動,如何有吸引力,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教師評價語的準確性顯得猶為重要,當學生的回答對了或是錯誤時,教師的評價語言不應該是干巴巴的、或是千篇一律:你回答的很好,你回答的很精彩,你回答的很棒;很遺憾,你回答錯了。教師在此時可將評價的語言針對學生的回答做具體的評價。這樣學生聽了會更加理性的對待表揚、對待錯誤,從中學會回答問題,學會思考問題的方式,將老師的表揚或是提醒與建議內化成自己的行為。
三、善用賞識鼓勵的語言,讓學生建立自信
一句鼓勵和贊美,會讓學生如沐春風,在瞬間得到滿足和成就感。因此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對答錯問題的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報以白眼。要知道,我們一句訓斥的話或一句冷冰冰的評價語可能會讓一個渴望進步的孩子從此在我們的課堂上沉默寡言,我們的一個不屑的眼神可能會熄滅一個孩子求知的火花。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盡可能的多給與一些賞識和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讓他們都盡可能的品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作為教師一定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即便是一句話說得好、一個詞用得好,教師也應該給予熱情鼓勵:“你這句話說的真棒!”“這個詞語你用得很恰當!”,即使學生的發言中沒有值得夸贊的詞句,也可以夸贊他的進步、勇敢和發言積極。這樣,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老師時刻在關注著他,和他一起分享著進步的快樂。伴隨著這一句句的鼓勵,同學們一直保持著愉快的心情和濃濃的學習興趣,在愉悅的課堂氛圍里,孩子們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覺中滋長。
四、講究語言藝術,讓課堂常駐“四季如春”
以前,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當一個學生興致勃勃地回答老師的問題,可跟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我們的老師經常會毫不客氣地說:“說得不完整,沒聽課嗎?坐下!” “答錯了,站著聽!”當我們的學生聽入了迷,不自覺地說出感受,我們的老師也會不假思索地說:“說什么說,就你會說話?老師沒叫你回答。坐好。”于是我們漸漸發現課堂上敢于舉手發言的人越來越少了,即使舉起了手也是戰戰兢兢,生怕自已再答錯。有些老師雖然對學生進行了評價,但不管是讀書還是回答問題,來來去去都是那句 “不錯,很好。”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沒有了新鮮感,評價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教師應講究語言藝術,抓住學生的不同特點,用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給學生一個正確、恰當的評語,使學生如沫春風,讓課堂常駐“四季如春”。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的語言。”語言是我們與學生交流的主要工具。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對學生的每一句帶有評價性的語言都要注意尺度,使它不要損傷學生的進取心和自尊心。如果學生的回答不完整,我們可以耐心地說:“也許有的同學還有新的見解,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不好?”如果我們在講課時本來是想設置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討論,而這時學習好的同學卻冷不丁地突然把答案說出來了,我們可以開玩笑似地裝作傷心地說:“哎,反應真快,如果能給其他同學一次機會就好了。”這樣的評價語言使學生能夠容易接受。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的魅力是無限的,但學生無論在基礎知識上,還是智力水平上都存在差異,甚至學習態度、習慣等方面也有天壤之別。因此,評價時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過:“教師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粘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引導他們追求生活的真諦,奮然前行。”希望我們的老師做個有心人,平時多多錘煉,優化評價語言,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真正讓課堂教學評價成為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讓評價語言成為高效課堂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