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根
我是一個典型的山村教師,目睹這里孩子的成長經歷,認為游戲點亮了山村人們快樂的童年,使每個孩子健康長大。
游戲是膠帶,能將放縱的孩兒集中到一起;游戲是興奮劑,能使每個小孩放聲大笑;游戲是蜂蜜,能讓每個孩子心里都甜蜜蜜的;游戲是潤滑劑,能化解孩子間的矛盾;游戲是火柴,可以點亮兒童快樂的人生。
鏡頭一:在那個古老文明而又環境優美的山村小學里,有近100的學生總數。學前兒童有30多人,他們從3歲到6歲,都在一個班。他們圍成一個大圓圈像有一條長膠帶把這么大一群孩子牢牢捆在一起,中間在玩游戲——老鷹捉小雞:老鷹很兇猛的撲過來,雞媽媽伸開雙臂勇敢的和老鷹周旋,小雞們的眼睛都睜的大大圓圓的,緊緊地跟著雞媽媽,生怕掉隊,更怕被狡猾的老鷹捉住。邊上的小朋友們唱著兒歌:天上老鷹飛,地上小雞啼,小雞擠得砰砰飛,咕咕咕傳消息,快過來,躲在媽媽翅膀里……
這些好動而又大小差距較大的孩子,如果在教室教點什么或在課間操講點什么是很難讓他們安靜或站好的,今天他們能整齊有序而又全神貫注樂在一起,是游戲把他們吸引在一起。游戲像膠帶,將放縱的孩兒集中到一起。
鏡頭二:當你在這個水泥硬化的兩米寬,蜿蜒在小溪邊的山路上行走時,會看到一個老人牽著一個“小不點”:他蓬著四五寸長的頭發,鼻子流出到嘴邊又一吸溜縮回去,見了你會躲到大人身后探著腦袋瞄瞄你。再走還會遇著類似情況,有的會站在水泥路外讓你先走。他們是留守兒童,父母都去外地打工掙錢,過年才回家。平時就是由爺爺奶奶在家看護。這些孩子不多言多語,自己的笑容也很吝嗇,也不會興奮瘋狂,就是自己父母買些自己愛吃愛玩的東西突然回家,他們也是郁郁寡歡。但是這些小孩來到學校一玩游戲卻像換了個人似的。瞧他們在那里挑西瓜:大家都分散規矩地蹲下當西瓜,一個膽子大的當選瓜人。剛開始,選瓜人跑到那個小不點身旁,輕輕地拍頭問:“西瓜熟了沒有?”他回答說:“沒有熟。”挑瓜人就到別處選瓜去了。過了十幾分鐘后換了個瘦小的女生當選瓜人,也來拍小不點的頭問:“西瓜熟了沒有?” “熟了!”小不點馬上站起來抓住那個小女孩。這時小不點興奮地說“你表演一個節目”,他像個突然撲到獵物的獵人一樣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那個選瓜的女孩背誦了一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小不點知道中間掉了一句,放聲大笑起來,笑得那么天真,嘴張開得那么大,臉像一朵剛開的鮮花,在這群孩子里是開的最好看的。游戲激起了他心中沉睡的天真和童趣,使他也能放聲大笑。游戲是山村孩子的興奮劑,能使每個小孩放聲大笑,使每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成長。
鏡頭三:那個剛剛修建好的籃球場,是這所學校最好活動的場所。幼兒們在這兒“蛙式接力賽跑”:孩兒們在籃球場一邊分列兩隊有序的站在線外,預備時,每隊排頭蹲于起點線上,老師發令“跑——”后,他們像青蛙一樣跳躍前進,并按節奏輪流在身前身后擊掌(比賽中,倘若站起來,跌倒或手觸地則為失誤,退至起點重做)。等候的小朋友一邊拍著有節湊的掌聲,一邊呼喊:“某某,加油——”第一個人過那頭邊線才能調頭轉來。第二個人躍躍欲試,但他必須等第一個擊到他的手掌才能起跳。有的跌倒,就回到起跑線重新開始;有的失去重心,看似要倒,憋了一口氣,掙得小臉通紅,三搖兩晃又平衡了自己。不管哪種情況,小伙伴們都會給他們掌聲,自己完成這棒后也會高興的等在那兒為其他伙伴鼓掌加油。不管贏輸,他們都一樣高興鼓掌,一樣歡呼跳躍。游戲給孩童們帶來了歡樂,游戲像是蜂蜜,能讓每個孩子心里都甜蜜蜜的。
鏡頭四:一個調皮蛋下課上廁所,撒尿故意往另一個褲子上撒尿,褲腿和鞋一半都濕了。受委屈的孩子想抓住調皮的,也追不上,哭著鼻子來找老師。天氣很冷,孩子家也較遠,老師讓孩子脫掉褲子坐到床上,然后把褲子和鞋烤干。在游戲開始,他倆各站一隊,可是這個游戲是前后兩人相對而坐,他倆剛好一組。腿伸直,腳頂腳,雙手同握一根木棒。發令后,各自使勁往后拉。調皮的孩子勁大多了,用力一拉,那個孩子沒拉住,木棒脫手了,調皮的孩子一個四腳朝天,周圍的小朋友都笑了,那個受委屈的孩子剛才還是一臉不愿意不高興,現在也開心的笑了,雖然沒發出笑聲只抿著小嘴但露出兩個小酒窩;那個調皮的孩子拔贏了棒子,也高興的摸摸自己剛碰到地上的腦袋,裂開著嘴巴哈哈大笑。相逢一笑泯恩仇,游戲一笑也泯恩仇。接著兩個小搭檔順利地完成后面的配合,玩得那樣投入和默契,完全忘記了剛才的兩個人的撒尿事件。游戲像是潤滑劑,能化解孩子間的矛盾。
鏡頭五:8個小朋友一組,把用剩的肥皂放進一個小瓶子里,加點水讓它融化,每個人拿一支吸管,吸管的一端放進肥皂水里沾上肥皂水。每個孩子都積極地慢慢地吹,一個個小球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在晶瑩剔透的小泡泡上,浮著彩虹般的色彩。小朋友每吹一個小泡就用手掌向上扇,使泡泡飛得更高。他們還比賽誰吹的泡泡大,有的使勁一吹破了,肥皂水噴到別人的臉上,引起一陣笑聲;有的輕輕地吹,吹出大大的脆薄的泡泡,有時會有一個好大泡泡飛向藍天。肥皂泡隨著風輕輕飄,帶著小朋友幸福的微笑,帶著孩子們對藍天的向往,帶著他們對多彩生活的追求,大小各異五彩斑斕的肥皂泡在學校上空翩翩起舞飛向藍天。肥皂泡是漂亮的,孩童們可能會想自己也穿干凈漂亮點過著美好生活;肥皂泡是易碎的,他們也許思考別人家富有,也會失去,只要自己努力學習總會應有盡有;肥皂泡飛向藍天,他們還會想看看天那邊有些什么,自己長大后也得去看個清楚。他們的學習目標也許就此明白,他們的生活理想也許現在樹立。游戲真是一根火柴,它點亮了兒童快樂多彩的人生。
游戲是膠帶,能將放縱的孩兒集中到一起;游戲是興奮劑,能使每個小孩放聲大笑;游戲是蜂蜜,能讓每個孩子心里都甜蜜蜜的;游戲是潤滑劑,能化解孩子間的矛盾;游戲是火柴,可以點亮兒童快樂的人生。
游戲點亮了山村人們快樂的童年,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也可能讓孩子步入有成就的一生。
游戲點亮了山村孩子的快樂童年,游戲是山村孩子的最好精神食糧,游戲是鄉村教師最有效又最受孩子歡迎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