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少光
我們都知道“習作是人的思想、情感乃至精神的一種表達。”可見評價衡量一篇習作的好壞,不僅要看其選材、內容組織和語言的表達等方面,還應看其是否恰當地融入作者的獨特的體驗和獨特的感悟,因為好的習作應該是附予有較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它是“有血有肉”的,而不僅僅是一幅軀殼。由此可見,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就要求學生首先要能正確而深刻地認識事物和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然后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而這些,都必須依靠真摯的情感去體驗。可見激發學生的情感在習作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言道“情深才能文美,情動才能辭發”那么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讓習作真正能返璞歸真呢?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情感
“文章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文章的靈魂。”可見語文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情感性。好的文章總是傾注著作者諸多的情感,沒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一個沒有靈魂的人一般。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選材、材料組織和構思、觀察方法等寫作技巧,還要注重善于為學生創設鮮活情境,為學生提供自主感悟的空間和素材,要善于針對不同的寫作題材相應創設不同的情境,把學生引領到豐富、真切的情景中,從而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想表達的欲望。
二、注重實踐,培養學生情感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要讓學生走進生活、深入生活,并認真地觀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較深地感悟生活真諦,并能將最真的、最美的感悟寫出來,真正地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同時也只有觸動學生的情感世界,讓他們寫自己內心世界的感受,學生才會樂意地說,用心地寫。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務必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樂于寫作的動機和欲望,激發點燃學生創作的火花,使學生萌發寫作的動機,點燃起表達的欲望。那么又如何引領學生走進生活,拔起學生情感體驗呢?
1.在生活中,激發學生情感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學生作文離不開生活,要設法讓學生去尋找作文的源頭,有了源頭,才會不斷地傾瀉出真實的文思之水來。”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和捕捉生活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應多點將現實生活中一些典型的事例引入到習作教學中來,使學生有豐富題材可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例如,村容村貌、街道的變化、人們的生活習慣、街頭巷尾的見聞、鄰里之間的一些感人事跡等,這些都是學生所熟悉的并親眼目睹的很好的寫作題材,它們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和豐富的生活素材。因此,只要我們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從小學會捕捉生活中事物,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挖掘題材,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學生善于去觀察,去了解,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生活中的那些較典型事例在學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正如捷普洛夫說的:“一個空洞的頭腦是不能進行思維的,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厚積而薄發。”這樣就能很好地觸動學生的情感,讓孩子們真正有話可說,有感而發。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情感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提出“學生作文也是一種體驗,一篇好作文應是學生的一種獨特體驗”。 可見作文應該是以學生生活中的體驗為題材的,是寫學生自己的獨特體驗。因而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多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把自己親身體驗的過程真實地抒發、表達出來,讓學生在活動中盡情地抒發,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悟性,使到學生對活動情景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比賽訓練,如我組織本班孩子收集“新奇新事”此一活動時,效果就非常好,比賽訓練結束時,每個同學們所收集到的見聞竟足足寫滿了兩三本本子,其中里面還有不少的佳作呢!由于這些都是是學生親身體驗的,孩子們的創作激情也有效地被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了許多活鮮鮮的寫作素材,有效地解決了孩子寫作時無材料可寫(無話可說)最大的困惑。且在整個比賽訓練過程中,不但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懂得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學會用心傾聽外,而且更好地調動、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積累了豐厚的語言,為學生樂于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在賞識評價中,激發學生情感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教育,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潛能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而且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寫出更多具有獨特感悟的優秀習作,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動力。為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習作時,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哪怕是一個好詞,一個好句都給予鼓勵和適當的表揚。特別是對于一些新奇的、大膽想象的創作或具有獨特感悟的片段或習作,我們更應該給予更多的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在創作道路上都能在老師的不斷激勵變得自信并一步步地邁向成功。可見賞識教育是通向習作成功的橋梁,是小學生習作興趣培養、習作能力提高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我們教師千萬別吝嗇我們的贊賞,讓孩子們在我們的賞識中不再害怕習作,而是樂意、自主、盡情地進行寫作,真正地做到“我手寫我心”。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各種有效的情景來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善于挖掘孩子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只有這樣,學生的創作激情才能更有效地被調動起來,也只有這樣,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才會才思不斷,因而才會想得更多、更遠、更深,讓學生的習作真正能展現“自我”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