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燕

摘要:《三維導學案》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是學生學習的起點,也是代表著將要達到的目的地。以《三維導學案》帶動初中學生開展數學均衡分組和諧合作互助學習是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與時俱進的。
關鍵詞: 有效;均衡分組;和諧合作;互助學習;三維導學案
一、課程的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一個基本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數學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學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發展上是存在差異的,要求沒有差異就意味著不要求發展。包括學習能力、態度情感、實踐能力和學習方法等。我們應該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習效果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學生在掌握同一知識時有快有慢,有好有差。
一個學生學數學的能力層次我覺得大致可以這樣分:
對一個數學問題,不用老師任何提示,也不用參考答案,是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或自學解決的為A層;
對一個數學問題,通過自己獨立思考不能解決,老師沒講解,但給出參考答案,他能通過答案真正領悟的為B層;
對一個數學問題,通過自己獨立思考不能解決,看詳細答案也不能領悟,但老師講解后,他能聽明白的為C層;
對一個數學問題,通過自己獨立思考不能解決,看詳細答案也不能領悟,老師講解后,他還依然不明白的為D層;
在均衡分班下,每個班中A、B、C、D層的學生都有。根據我校學生情況:中下層生偏多,相當一部分學生沒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懂如何去學,如何預習,如何復習,如何去選適合自己的題目去做,只能按老師布置做啥就做啥.每天的兩項作業,一是適量的當天的上課內容的書面作業,二是下一節新課內容的預習。而書面作業質量差,一個班就5、6個版本左右,抄襲情況普遍,自覺預習的更是少之又少。預習的學生當中,有的也只是表面看看書而已。預習沒有方向,不會預習。因為預習關把不好,課堂也就大打折扣,效果不理想,學的內容理解不深刻,學得慢卻忘得快,數學課堂上學生逐漸出現了厭學、兩極分化、學生數學成績越來越差。因為落后面大,單靠老師的一對一輔導是很吃力的,也受時間的限制。在現實面前,我們需尋求改變,尋求發展才是出路。要改變現狀,關鍵是在課堂教學上。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用導學案對這樣的學生會起指導作用,在我們的教與學上可能會有些幫助。
而我們教師的工作量大,每位教師基本擔任兩個班,100左右的學生,并擔任班主任工作,或校長或年級其他工作的。如果我們每個老師都要研究一部比較優秀的導學案,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在此情況下,我們如果選擇一套比較適合我校老師和學生實際的優秀的導學案來實踐使用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經過挑選,我們選擇了吳有昌、冷芬騰主編的《三維導學案》——初中數學教學課題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以《三維導學案》帶動初中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均衡分組和諧合作互助學習
我們也發現,成績好的學生的越學越好,越學越有勁。成績差的學生表現越來越差,直至放棄。這與他們的成功感有關。一部分學生對數學法則理解不了,網絡游戲規則卻無師自通;課堂上無精打采,電腦前可不吃不休。這是什么力量?這是因為這些是他們心里想要的,感興趣的,能讓他們上心的事情。 贊可夫提出“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因而要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有進步就要使數學學習成為他們心里想要的,感興趣的,能上心的事情。這是值得我們討究的問題。關鍵是要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應運而生了。
我們在一些班中把學生均衡分為7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體現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分組原則。即:每組成員的分配要體現A、B、C、D層的學生,各組的整體實力水平要相當,以便更好地開展和諧合作互助學習,利于相互討論和輔導。小組內設組長主持本組的學習,設專職匯報、展示、講解、交流人員。做到組內人人有分工、有任務。這樣,優生帶差生,差生促優生的良好學風,利于增加班內凝聚力,啟動學生的內部活力。
《三維導學案》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包括了“預習案”“學習案”和“反饋案”,我們認為在數學課堂上,以《三維導學案》作航標,用預習案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培養預習的習慣和能力,再由學生或師生共同完成學習案,最后用反饋案檢測,這樣的課堂教學結構,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培養能力。
1.有效使用預習案
使用預習案,能逐步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及預習的能力,但學生并不是一開始就會預習,更沒有預習的習慣。因此,使用三維導學案時,首先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做法是有如下幾點:一是由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預習過渡到讓學生課前自覺預習;二是具體指導學生圍繞核心目標閱讀課本,思考完成課前導學,繼而進行嘗試練習,查閱自學中不理解的學習難點;三是建立學習小組,培養學習小組長,協助老師做好預習案的督查,能力強點的同學可帶動能力弱點的同學;四是開展學習小組活動,組內互助學習,優化預習的效果;五是開展小組競爭,對預習效果好的小組實施表彰與獎勵。最關鍵是教師相信每個學生能力,通過耐心的引導,學生的預習習慣及預習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學生能有效進行預習,是確保老師開展高效課堂的前提與保障。學生在上新課之前已對新學的內容有所了解,并帶著問題聽老師講課,這樣就會大大地提高學習效果。預習案通過老師或學習組長批改反饋后,老師對學生理解新課的內容的情況有較全面了解,能更有針對性地講授新課,學生能自己學會的,老師可以不講,課堂上老師著重給學生釋疑和方法指導,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有效使用學習案
學習案是一節課的重點,如何能有效使用學習案?老師的教學設計都是圍繞學習案中《知識點撥》里的核心問題開展。如在《正比例函數》一節中,老師可分三個層次引導學生理解正比例函數的意義,掌握正比例函數解析式的特點,理解正比例函數圖像性質及特點。還可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知識點撥:通過預習案的反饋情況,梳理學生預習后存在的學習難點;精挑預習案題目引入或展示學生的預習成果導入;設置問題串引導學生探究討論、質疑辨析;精挑學習案中題目創設探究情景,點撥教學中難點或易錯點。讓學生暢所欲言、師生共同歸納補充,最后才呈現知識要點。如在講授《一次函數》中探究 的圖像與 的圖像之間的關系。課前學生完成了預習案中課前導學第2題: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下來函數圖像(1) ;(2) 。老師把四位學生的預習答案用相機拍攝并在課件上展視出來。通過點評后,老師可設置三個問題串:
學生通過討論解決問題串,老師收到一箭三雕教學效果:(1)既點評預習,又做到精心點撥重點知識,達到課堂的高效;(2)成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質疑辨析能力。(3)提升學習興趣與學習的信心。
3.靈活使用反饋案
重視使用反饋案,每節課老師盡可能安排約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案。老師在此過程中進行巡視,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效果,并幫助學困生理解學習的內容,每節課的學習內容可以全部在課內完成,達到學習的要求,課后不需再布置作,就利用時間預習。檢查反饋案的方式多樣:第一,老師先檢查完成反饋案較快的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掌握情況,然后放手讓這些學生批改及輔導其他學生;第二安排學生學習小組互相檢查糾錯,組內學生互相幫助更正;第三,同桌同學相互批改等。這些操作既替代老師的全面批改、大面積輔導,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高效地反饋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檢查糾錯能力。
三、《三維導學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與學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主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而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合作學習,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實現了共同提高。
合作學習的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誘導產生合作動機——明確學習任務——個人責任——合作探究——交流學習——反饋結果。
《三維導學案》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指南針、方向盤,是學生學習的起點,也是代表著將要達到的目的地。以《三維導學案》帶動初中學生開展數學均衡分組和諧合作互助學習是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與時俱進的。
第一,導學案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變革,它改變了以統、獨、偏為特征的課堂教學,以學生的自學為基礎,以師生互動為手段,以發現問題自我探究為主要方式,以學生多種能力的養成為目標,較好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
第二,“三維導學案教學法”的教學精髓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不僅著眼于當前知識掌握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注重于能力的開發和未來的發展,其教學策略主要包括: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習的基礎;培養創新思維是學習的核心;教師的導學是學習的前提;討論質疑是學習的方法;教學形式應是多樣化的,如講授、啟發、自學輔導、實驗探索、問題討論等。教學中應盡可能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提出問題,模擬情境,發表不同見解,引起爭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創造與主體性品質。
第三,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形成再學習能力。要求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有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進一步內化過程,將知識進行整合為知識體系,形成再學習的能力。
第四,“三維導學案教學法”以“導學案”為實施載體,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
借助本《三維導學案》使教學過程與學習過程有機融合,改革創新教與學的方式,優化課堂教學,采取“兵教兵”學習產生最大化“效益”,培優輔差,發揮小組作用, 提高學困生“脫困率”,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如從《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效果看,一般在講授這個內容的教學設計,是分三節課進行:第一節課是用加減法探究未知數的系數相同或互為相反數類型的方程組,如 和 ,第二節課探究用加減法解未知數的系數成倍數關系或尋找系數的最小公倍數類型的方程組,如 與 ,第三節課探究用加減法解方程組的變式練習如 和應用題,這主要是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確實很差。盡管有的把教學內容作了如此精心安排與調整,但教學的效果仍需加強。而《三維導學案》的教學設計就是一節課把這三類型方程組講授完畢,并還剩10分鐘讓學生完成反饋案的基礎訓練。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外,更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課堂的確高效。
四、產生的效果
《三維導學案》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顯著效果:一是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先教后學”到“先學后教”,改善了課堂結構微循環;二是學生改變了被動和機械聽課、作業不真實和講評作業有效性差的現狀,在課堂上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很高,減輕了學習負擔,有效提高了自學探究能力、質疑辯析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檢查糾錯能力。“三維導學案”是一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學習。最終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達到教學過程的優質、高效。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差生,現都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學習風氣較以前有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從“會學”到“會用”,變負擔為興趣,形成肯思考、肯鉆研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從而為主動學好數學形成優良的思維個性品質。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下面是實驗班使用三維導學案前后的兩次數學成績與非實驗班對應的兩次數學成績的比較。(數據對比)
因為不同一份的試卷,難易度不同,單從分數上自己與自己比,可比性不大,因而我采用試驗班與非實驗班對應前后兩次考試成績比較,從表中試據看,一個學期下來,實驗班的進步比較明顯,并且在一些項目上原來落后于非實驗班,現在不但進步了,還優越了非實驗班。如平均分,合格率,低分率。
因而在全級推廣,經過兩年的實踐,也是取得一些成效。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檢,S值排在市的第四名。
五、個人的一點看法
《三維導學案》對中下層生學習的幫助是不可置疑的,特別在小組合作中,加上上層生對他們的幫助,當然在幫助中下層生的過程中,上層生也得到能力的提高。不過尖子生、上層生,他們自己有能力支配自己的學習,往往還有自己個人特色的學習方法,導學案可能會困著他們的手腳,局限他們的思維.在這個方面的考慮上,我相信《三維導學案》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提升的。
總的來說,這樣的以《三維導學案》帶動初中學生開展數學均衡分組和諧合作互助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經過多年的實踐,效果是顯著有效的,是具有生命力,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適合教與學的發展,又適合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衛平. 論教學中合作學習對同伴關系的促進[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潘洪建. 合作學習的知識基礎與實施策略[J].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張雪明.“小組交流—合作學習”的嘗試及其實驗效果分析[J]. 數學教育學報,2001年01期
[4]何建民.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應用探究[D]. 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5]唐街平. 初中數學自主合作與反思構建的教學實驗研究[A]. 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譚良石. 初中數學課堂合作學習實效性的探究[A]. 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7] 韓永昌. 主編 《心理學》(修訂版).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3
[8] 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編著《現代學校心理》、《現代教育理論》.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