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
《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認為:教學是實現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維教學目標”,實現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同時,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以保證在教師導向性信息誘導下,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因此,在教學中,發揮教師的誘導作用,恰當設置導向性信息,以實現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滿堂學”。
課程中的“導向性信息”主要運用于中小學的教學,那么導向性信息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否也可以運用呢?應該怎樣運用?在弄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何謂導向性信息、設計導向性信息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如何運用導向性信息。
一、導向性信息的內涵
所謂導向性信息就是教師給學生學習課程時的一個航標;具體地說,就是教師提供一個信息,這個信息對學生開展某項學習活動時,提出的導向性基本要求。“以誘達思”的要害是“達”字,導向性信息就是“達”,就是以教師的循循善誘實現學生的獨立思考的一個“橋梁”。
在現行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情境,以問題為核心,圍繞問題開展教學活動。導向性信息在幼兒園教學中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有效提問?在幼兒園五大領域教學中,問題幾乎是貫穿所有領域。通過觀摩其他幼兒園其他老師的教學活動,我也發現幾乎所有活動都是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因此只要這些問題能誘導幼兒“達”思,那么就可以把有效提問理解為導向性信息。
二、設計導向性信息應遵循的原則
設計導向性信息應遵循的五個原則:指向性原則、清晰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形象性原則、熟悉性原則。我發現這五個原則也同樣適用于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提問。有效提問也必須做到指向明確、清晰、科學、形象、易懂。有效提問中的明確性是指問題設計必須圍繞教學中的關鍵;清晰性是指提問簡單明了;科學性是指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形象是指提問直觀、易感知;易懂是指用幼兒聽得懂的語言提問。因此幼兒園教學中的有效提問與導向性信息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如何運用導向型信息
運用導向性信息的三步曲:首先,樹立路標。其次,體驗探究。最后,展示評價。《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中明確指出導向性信息的運用,不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前,教師把導向性信息口頭敘述一遍,或者反復說多次;這樣只簡單口頭說一說,學生往往記不住,也容易忘記。也不要用時才往黑板上寫,那樣太費時間。這些導向性具體要求,都要利用多媒體,或者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沿著“航標”開展該項學習活動,教師的引導作用也充分、明確地表現出來了。
四、導向性信息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運用時應遵循的原則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導向性信息的運用應該遵循以下三條基本原則:一是圍繞教學中的關鍵,二是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三是導向性信息必須具有開放性。
(一)導向性信息必須圍繞教學中的關鍵
如繪畫《乘熱氣球旅行》,這次活動的重點目標就是要求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圖案進行有規律的間隔裝飾。為了幫助幼兒達到預期的目標,教師在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熱氣球時提問道:“這些熱氣球有什么不一樣?每只熱氣球上面的花紋排隊有什么小秘密?”這樣簡單的一個設問,不僅讓幼兒知道可以用各種圖案裝飾,而且也明白在裝飾圖案時,要有規律地間隔進行。
(二)導向性信息必須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
1.面向全體幼兒的原則
幼兒園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要時時處處落實“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導向性信息也不例外。教師提出的導向性信息應該是面向全班每一個幼兒的,要使每個幼兒都能感覺到這個問題是教師向我提出的,從而愿意參與問答活動。
2.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
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導向性信息,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幼兒,設計不同的層次問題。難度和靈活性較大的問題要求幼兒重新組合所獲得的信息來創造答案,這類問題能力較強的幼兒,他們經過思考回答,有助于啟發全體幼兒的思維;基礎及綜合性的提問是為了鞏固教學效果,問題的設計要考慮中等能力的幼兒,這樣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兒的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于能力相對弱的幼兒,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經過認真思考能夠回答出的問題,可以幫助這些幼兒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
(三)導向性信息必須具有開放性
幼兒期是思維異常活躍,求知欲最旺的時期。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啟發幼兒積極動腦筋,勤思考,從而獲得知識和經驗。因此教師設置的導向性信息應有啟發性,啟發幼兒聯想,引發想象,讓幼兒有選擇地運用現有知識進行分析和重組。在《機器兵》教學中,我們針對三個環節設計了三個不同的“猜”,即三個不同的導向性信息。第一猜:猜猜,這三個機器兵是為小林做什么事的?第二猜:如果有一天機器兵失靈了,猜猜可能會發生什么事?第三猜:機器兵失靈了,猜猜小林該怎么辦啊?但這個時候我們發現:這個問題提出后,幼兒有點無所適從,思路只朝一個方向去解決問題,普遍認為小林應該去修理機器兵,把機器病修理好了再為小林做事情,當然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了嗎?回答是否定的。這時就需要教師利用輔助小問題來提示幼兒思維的方向,讓幼兒的思維得到“點撥”。于是教師就問到:“機器兵做的這些事情,他自己能做嗎?”這個小問題就像一滴落入油鍋的水一樣,頓時孩子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能,小林可能自己穿衣服。”“小林可能自己吃飯。”“小林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多個發散性的回答產生了。教師編擬許多開放性的導向性信息,可以激勵幼兒聯想創造,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解決的多種可能性,找出不同答案,增進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總之,要實施好“探究性學習方式”,開展好誘思探究課堂教學,必須善于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幼兒在教師導向性信息的誘導下,五官并用、親身體驗、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動探究,從而實現“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維目標,獲得較為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