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偉大的教育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后孩子的習慣已經逐漸形成了,新習慣再養成就很難了。所以,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就是小學階段!對于不同年級段的孩子來說,書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老師們有這樣的感覺嗎:不管是語文還是數學,看到一本作業或是一張卷子書寫認真工整時心情是愉悅的,不自主地夸這個孩子寫得好!即使他做錯了也不會批評,但是看到作業潦草又臟又亂時,心情馬上轉壞,哪怕看到他做對了也要找個理由扣分打叉……這就是學生的書寫引起老師心情的變化。我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師,一直在教學的最前線。看到孩子們的書寫不好時真是憂心!2015年級教完畢業班后教學一年級,我就下決心狠抓對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并且時刻都不松懈。說得容易做起難!我教兩個班數學,每班學生60多人,上節課在這個班講,下節課又到另一個班講,不厭其煩,樂此不彼。通過兩年的努力,我們兩個班學生的書寫明顯比其他班級好!甚是欣慰。下面簡單的說說我具體是怎么做的:
一、養成正確書寫姿勢
剛進入一年級,大部分學生都坐姿都不標準,坐不久隨意性大。在學生的坐姿上狠下了功夫,坐姿好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還有就是學生的握筆姿勢也很重要。這些都需要老師長時間的提醒糾正,時間久了學生才能形成習慣。在寫字時要求學生頭正、身直腳放平。在握筆姿勢的訓練中,我親自示范給學生們看,嚴格要求學生如何執筆并不斷強化他們正確的執筆意識。比如,在一年級上學期就要把10個基本數字的寫法,作為書寫第一關來抓,讓每個學生都明確筆順,找準落筆、行筆、收筆的位置,對照課本在田字格”里嚴格訓練數字的端正書寫。訓練一段時間后,再把數字從田字格中“解放”出來,在數學練習本或是白紙上書寫數字。而在每次的作業批改中,發現不端正的數字就在該數字下面劃出波浪線,等同于錯題,要求學生改正。如果字跡普遍潦草要求重做。同時,對字跡端正的學生,在等級上有所體現。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養成了書寫端正的良好習慣,也會使學生更加端正學習的態度,更加細心,題目的出錯率也會降低。
二、嚴格指導規范書寫
教師要深入了解低年級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課前精心準備,分析教材,同時有重視作業格式的指導的意識。因此學生的作業教師要先做一遍,哪些題目要強調格式書寫,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參透。
在一年級下期學習豎式計算,這是兩位數的加減法的豎式計算,如果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要領,到二年級再學習三、四位數的加減的豎式就簡單多了。所以剛開始必須要求學生掌握好。在課堂上,我向學生明確豎式的規范。一個完整的計算過程,包括橫式、豎式,橫式在上,豎式在下。先寫橫式,再列豎式,一個數占一行,加號或減號寫在第二行,與第二個數字齊平,注意相同數位對齊。然后等號線用尺畫,與本子上的線重合。再開始計算得數,最后記得讓得數回家。邊講邊寫,學生能夠在電子白板上看得很清楚,有法可依之后再讓學生自己嘗試清楚地寫,寫得好的通過照相傳到電子白板上展示并表揚。并采用同桌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地辦法鼓勵學生寫得更好。這樣經過多次訓練后,學生在課練本上計算的習慣得以養成,再換到作業本上或者試卷上時,雖然沒有輔助的橫線,學生也能寫得比較工整。
一年級的數學書和試卷解決問題部分,一般都有特定的方框圓圈,學生只需要在方框里填數字,圓圈里填加減符號。一道解決問題就完成了。到了二年級就不再有了,怎么辦呢?我要求學生用直尺劃橫線,算式就寫在橫線上,旁邊列豎式,就連答語也要求學生寫在橫線上。經過長期的訓練,現在學生們解決問題書寫得非常漂亮,一行接一行,一步接一步看得清清楚楚,真是賞心悅目!
二年級的學生小,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差,特別空間思維a能力訓練更是難度大。在二年級下期要求學生在點子圖或方格圖中畫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學生們通過數點子數格子數都能畫,但是不標準,我又一次又一次的演示給學生看,怎么數怎么連?要讓學生明白畫的每一條邊都要在點子上在網格線上,角也必須在點子上或者是網格線的交叉位置上才正確,學生先在小字本上畫,然后檢查,不對的繼續畫,個別指導著畫,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會。而且我還要求學生在畫好的圖形畫上陰影,這樣畫出的圖形真的很漂亮很美觀。
三、注重優秀作業展評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是實施數學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是學生獲取、鞏固、應用知識的一種手段,是課堂的延續。所以作業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選出班中優秀的數學作業進行展評,可以通過PPT、也可以投影或貼在墻讓學生學習。同時教師強調為什么他們的作業能展示:數字寫的漂亮、格式正確、拿尺連線等,讓其他學生明確自己哪些地方還寫得不夠好,只要下次按照要求做,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業。因為我教學兩個班,有時我把一班優秀的作業到二班展示,把二班的作業拿到一班展示,同學們發出“嘖嘖嘖”的贊嘆聲!真是羨慕不已!心里也暗暗的對自己說下次一定要爭取得到老師的表揚!
學生在做作業時教師及時巡視,發現書寫規范的學生要及時表揚,比如,說“你的字寫得真漂亮,大大的。”“你不僅會正確畫出圓圈的數量,面畫的圓圈都像排著隊,讓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多少了”。及時表揚同時還可以進行小小的獎勵,比如,貼笑臉、發五角星等。有時還和語文老師一起交流,當著全班的學生表揚書寫好的同學!讓其他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規范作業書寫很喜歡,引導他們自覺認真書寫。
總之,小學低段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因此,作為低段的數學老師,比起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細節的嚴格要求。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之后的學習中得心應手,慢慢地成長為一個學習認真,對自己有所要求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