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賢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的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使課堂充滿生機,使師生真正成為了學習和發展的共同體。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教學中實踐著,下面我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和自己近年來的教學經驗,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變進行了歸納,使語文課堂活起來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教師的思想和容顏要"活"起來
要求參賽教師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關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擺正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教師只有以活的教育思想來指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才有活的希望。
容顏方面,想上一堂好課,我認為,教師首先要學會微笑,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讓他們敢于走進教師的心靈。這樣,你便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為你的語文課堂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課堂上,如果學生敢于、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那么你的語文課堂便充滿了和諧,充滿了活力。
曾聽一位名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會微笑的老師,不會是一個好老師。”我想,這句話不無道理。我們做老師的千萬不要居高臨下地看學生,如果這樣,無形之中就在學生面前設置了一條無法進入學生心靈的“溝壑”。 教師首先要學會微笑,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讓他們敢于走進教師的心靈。給學生以更多的微笑,也就給了他們更多的自信,給了他們更多的學習選擇權,以至學生會相信老師不會輕易否定他們,更不會批評他們。這樣,學生就找到了張揚個性的空間。學生敢于、樂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那么你的語文課堂便充滿了和諧,充滿了活力。何愁語文課堂沒有活力與激情。
二、教師設計的課文內容教法要"活"起來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所教內容的不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單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朗讀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譬如教授古典詩詞或一些優美的抒情散文時,我們就可以用朗讀法進行教學。老師范讀,學生自讀,同類詩文比讀,選取精彩背誦等。在書聲朗朗的氣氛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詩文中的音韻美、節奏美、意境美、情感美。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課文不外乎是一個個的例子。是的,我們在教學中確實要抓好例子的作用。在單元教學法中,我們把一個單元視作一個整體,選取一篇為范例,教師進行示范性的講解分析,其余各篇則讓學生通過同類文章的對比閱讀,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進行較直觀的教學。內容更豐富形象,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激發學生自主化學習 “活”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我們要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態,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促成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無拘無束地自由地學習,從而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更大的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走一步 ,再走一步》時,討論課后第二題的問題。我先用多媒體展示了懸崖、峭壁,設計動畫并結合語言描述,創設了學生們孤身一人身處險境的情境,讓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進入文中的情境,為理解課文內容和寫作目的作好了準備。接著,我又采用多媒體增設一問:在當時的情況下,“我”要獲救,還有哪些方法?此刻,學生情緒高漲,反應積極,議論紛紛。我又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選出最好的方案參與班內評比。學生的興致更高了,連性格內向平時不大愛說話的學生也滔滔不絕地說起來。在討論文章主題時我讓學生自己去總結提煉,最后竟說五個不同的答案,其中有一條是:“文中父親的教育方法較先進,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我們的父母只知道溺愛孩子,不利于我們的成長。”學生自主化學習 “活”起來。這樣不僅加深了對原文的理解,也訓練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媒體應用,學生感受現代課堂鮮“活”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這一高科技已經以全新的速度迅速地滲透到教育領域,語文課采用多媒體教學也成了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我們利用多媒體,將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盡情地欣賞千姿百態的四時風光,如臨其境地聆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響;使純語言文字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使抽象的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為具體的、動態的畫面,從而使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為學生的直觀感覺……從而平添了無窮的趣味,刺激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我在講《春》時,就用錄像來再現課文中的畫面,表現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正值深秋,我們播放描繪春天的錄像。教學中,學生從屏幕上見到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地、綠綠地;風吹楊柳,柳條擺動;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競相開放;連綿的細雨滋潤著農田,農民披著蓑,戴著笠在辛勤地勞作;快樂的孩子們歡跳著,風箏在天空中盡情地飛舞……學生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盡情地品味“一碧千里”“流水淙淙”的美麗內涵,書面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畫面,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體會出作者寫作本文的意圖。
正如專家所說:“把電教手段用在刀刃上,用其當用。”電教手段相對于語文來說,不也是雕塑家的‘一雙手嗎?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科學,也是一門永遠不會完美的藝術。生命,因為活力而更美麗;教學,因為活力而更動人。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激情,那么你的舞臺將會變得光芒四射,甚至你的人生也將熠熠生輝。但是要讓語文課堂活起來,就離不開學生和教師的合作努力、離不開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課標給老師們的啟示是無窮的,教師的探索是無盡的、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應立足課堂教學、不斷審視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繼續創造性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