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厚云
隨著日新月異的教育變化,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為廣大教師所認同,各種新課程理念、新方法、新知識、新技能不斷涌現,素質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尤其在教學設施落后,師資條件差的農村學校之中,還存在很多課堂效率低下的情況。根據我幾年從事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經驗,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提供幾點認識。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主要途徑
愛因期坦有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參與該活動,并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習的動力。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棍子下面教育不出好孩子。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獲得成功通常和自信聯系在一起的,自信心越強的同學,學習興趣就會更濃,越愛鉆研,越愛奮發學習,學習成績也越好,這樣能激起他們從一次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而成功又促使他們自信的越強,學習興趣也更加濃厚,也證明了興趣是自信的前提,自信和成功相互作用,這樣相互作用刺激人的需要、動機、興趣調動人的內在潛能,使人的發展進入最佳狀態,教師只有讓學生相信自己,才能激起學生的進取勇氣,才能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潛力,雖然興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主動性,但它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的引導、培養、激發,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堅持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教學方法,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發現其閃光點,適時的鼓勵,并且不失時機地表揚,有利于培養青少年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景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能對人產生最直接、最深遠的影響,老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去觀察周圍的實際生活,思考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就會對數學消除畏懼感、神秘感,而產生親近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不僅可以發展學生思維素質,而且在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數學有趣”“數學合理”“數學有用”,從而增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小學生學會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感受數學的合理性,達成數學學習與生活經驗的和諧同步。
三、做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去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呢?首先,關愛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樂于奉獻,通過奉獻體驗自我的力量、活力、及歡樂,通過奉獻表現自我的生命力;其次,要有責任心,有責任,意味著有能力,并且應該給予學生關心。沒有責任心的教師是不會做出令學生滿意的事的,這是反復被教育實踐證明了一條真理。而只有教師關愛學生,才會去了解認識學生,才會與學生交流溝通。如果不以了解認識學生為基礎,教師的關心和責任心都是盲目的,變成了空架子。而如果不是從關懷的角度出發去了解對方,這種認識了解也是無益的。只有了解認識學生,才能尊重學生;尊重了學生,也就會正確認識學生。我們了解學生的目的,不是讓自己擁有掌握學生一切的權力,進而利用這些權力去隨心所欲地支配學生,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意志去感受、去思想,把學生變為一樣東西。我們了解學生,是為了尊重學生,尋找有效的教育時機,采取恰當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只有了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在我們教學過程中,要經常和學生進行有效地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對學生較快適應學習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應該增強自己的親和力,拉近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敬佩感,不會與分數論成敗,而是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對待學生公正、公平、民主、一視同仁,不以個人的好惡為轉移,對待學生熱誠、坦誠、真誠,喚醒學生的自我完善意識,增強他們的自尊心與自信,關心學生疾苦,對學生的過失能寬容、諒解,不諷刺挖苦學生,平易近人,與學生交朋友。現代社會,由于生存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經常給學生增加作業量,有的學生在學校還輕松點,可一到家里總有做不完的作業。在遇到孩子學習出現困難時,重者拳打腳踢,輕者出言刺激,口不擇言,如:“你真笨,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你只適合去撿垃圾、干苦力”等。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挫傷其學習積極性,也是其失去學習的興趣。遇到這類問題,應該怎么做呢?我認為,教師應該帶著愛心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同時加強與家長的及時溝通。
四、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取知識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但是,一些教學內容,雖然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定的問題情境,也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表達交流,但學生很難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也根本談不上自覺運用,甚至一些學生自主學習陷入了困境,對新知識深層次的理解及拓寬更是束手無策。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遭到挫傷。因此,教師在教學學生沒有知識經驗基礎的課程中,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情感狀態,給學生動手的時間,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給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機會。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我們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可以使學生擁有可持續性學習和發展的資本和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關愛學生,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以及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操作中獲取知識,就能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