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武洪
在現代數學教學中,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樹立學生創造性的個性品質,是一個值得研究重要課題。
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創造力與人們一般所言的創造力有所不同,學生學習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以簡捷、有效的方式繼承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一種認識過程。它是在教師引導下,以課程教材(間接經驗)為認識客體,其具體方式是“掌握”而不是“發現”“發明”。正如學生的“發現”并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而應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而言,其創造力也不限于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見解,而包括更多的內涵: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有豐富的想象力;喜歡出“新點子”;愛標新立異和發表同別人不同的見解等。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切合實際的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討和研究。
一、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創造意識是一種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意愿和態度。創造意識強的人總能從不同尋常的獨特視角來研究問題,產生出強烈的創造欲望和創造勇氣。創造意識來自對問題的質疑,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引導他產生創造的沖動。在問題解決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生自己去尋找知識的意境。
引導學生自己去做,就必然會出現學生經常不用教師講的或課本上現成的方法和思路去解決問題的現象。而且正確和錯誤都有可能出現,正確時,說明學生能夠理解基本的原理;出錯時,也未必不是一種好的現象,這正說明學生不滿足于依葫蘆畫瓢,也說明學生具有創新精神。而我們很多前線的教師,往往只注意了前者,忽略后者。
在學習中,我們應鼓勵、啟發和誘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設想,因為這是一個人從已知伸向未知的世界的心理觸角,是創造意識的體現。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不斷的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敢于同傳統的方法和權威挑戰,才能夠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永不滿足的懷疑精神是創造之母。
二、善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使用鼓勵的語言、動作、信任的表情和及時的肯定和表揚,激發學生的各種創造動機,啟迪他們的創造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分層次調動不同類型學生的創造動機,開展合作學習,發揮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長,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是更為重要的。還是在包裝設計一課中,有的學生思維的創新意識極強但動手能力很差,有的學生手很巧,但缺乏創新精神。因此利用分小組合作的方式,采用優勢互補,同樣可以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創作動機,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因此,創造動機的激發,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發展每一個學生的特長,激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動機,是歷史賦予每一位教師的使命。
三、積極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
發展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三個重要環節。教師應注重通過不同類型的課,有側重性的發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概念和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發展學生的思維流暢性。學生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組織和聯絡所需要的知識和觀念;通過語言體現和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方面,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能力較強的學生到能力較差的學生,逐漸形成學生的能力,切不可操之過急。商不變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比的基本性質是不同知識階段三個有關聯的概念,在學習商不變的性質時,由于學生年齡較低,教師可采用引導概括的方式,逐漸形成概念。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時,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識基礎,教師應盡可能的讓學生獨立進行概括。在六年級學習比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完全可放手發動學生,大膽的猜想,積極的驗證從而主動的形成概念,使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而思維的變通性,教師可通過應用題的一題多解,對判斷題、選擇題的分析研究,及圖形公式推理過程中推理方法的靈活應用等不同方法加以訓練和引導。在發展思維的獨特性方面,教師一方面要善于捕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新異性的想法,另外,可以通過活動課和思訓課,創設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獨特性的情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樹立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學生的意志品質是制約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學生的自信心、進取心、好勝心、情緒的穩定性及完成任務的堅毅精神等方面的個性品質,在創造性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時,應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挑戰性及意志力。對于學生具有創造性的思想和行為,即使有錯誤,也要加以鼓勵和引導。尤其要培養學生具備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持之以恒的去解決疑難問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因此,在提問、講授、練習等各個環節中,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夠創造性地回答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耐心的幫助和引導,才有可能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創設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氣氛。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善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樹立學生具有創造力的個性品質。才能較好的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儲備,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才能更加靈活的去引導學生的發展,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