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生
古希臘著名學者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這是何等氣魄的自信啊!正是因為令人驚嘆的自信,才燃起他無比超凡的智慧,使他做出了光照史冊的貢獻。自信心是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越強,就越易學好,學生感到越易學,學習的自信就越強。學生英語學習自信心的樹立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單單是學生的事,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是我們英語教師的責任。自信心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育者應該幫學生樹立自信心,促使其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從而提高英語語言能力。
信心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得成就的主觀信念,自信心在每個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切不可忽視每個中學生的自信心,要讓每個中學生充滿自信,要使每個中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但在現實學習和生活中,有的學生充滿自信,有的學生卻有自卑感,中學生自信與自卑心理的產生受客觀外界的影響非常大,由于學生的自我評價缺乏獨立性,他們容易輕信和接納成人的評價,他們接受外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并固定下來成為評價自己的依據,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自信或自卑。英語作為一門新鮮學科,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既陌生又深奧,所以英語教師應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克服他們的自卑感。那么如何讓學生學英語更加自信呢?
一、打消顧慮開好關
一些學生懼怕嘗試一件未曾做過或看起來似乎有一定難度的活動,一有困難或受挫折就想打退堂鼓或自暴自棄,這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這件事,培養大膽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剛接觸英語的學生會覺得英語很難,還沒學就從心底里畏懼它,覺得自己肯定學不好,記得上第一節英語課時,有些學生就拿著書本對我說:這英語書全都是字母,而且沒有漢字說明,是不是很難呀?根據學生這一心理,我及時向學生說明學習英語其實并不難,只要敢大膽地說,勤奮地學,每個人都能學好,并向他們說明二十一世紀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意義,讓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揚長補短樹信心
由于遺傳因素、生理特征、家庭環境及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容貌、性格、能力、行為、智力等方面的差異也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形成。有的學生由于容貌、長相而自卑;有的學生因為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往,往往被同學、老師忽視,缺乏積極的自我體驗,懷疑自我;有的學生由于能力較差而產生消極情緒或在同伴間相互比較而導致較低的自我評價,這些都會影響學生自信心的形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分析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對待不足,發揚自己的長處,從而獲得自信。
三、積極評價多鼓勵
成人的評價對兒童產生自信心至關重要。兒童時期,成人對孩子尊重、承認,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進步,產生相應的自信心理。相反,如果父母或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和發展,經常輕則批評、否定、輕視孩子,重至指責、訓斥孩子,甚至諷刺、挖苦、恐嚇,長期處于這種缺乏接納、關愛、贊揚和肯定的環境中,孩子會懷疑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傾向于形成一種“自我無能感”,長此以往,心情憂郁,容易產生無助與自卑感,因此,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要以正面鼓勵為主。
四、因材施教促成功
盡管相同的年齡的有著某些方面共同的心理特點,但其心理發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原有的基礎不盡相同,他們對語言的敏感也是不相同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不能對全體同學提出同一水平的要求,這樣會使一些能力差的學生經常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缺乏成功的體驗,從而經常獲得失敗。此外,在現代課堂中滿堂灌、說教式的現象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種教學模式培養的學生缺乏實踐、探索、鍛煉自己的機會,由于缺乏積極思考、實踐的機會,他們無以體會成功的快樂,發揮自己的才能,因而影響自信心的形成。在課堂教學“指名”這一環節中,我根據任務的難易“指名”不同能力的學生來完成,讀單詞讓讀音準確的學生來完成,復述讓記憶力好的來展示自己,短劇讓善于表演的學生一展才華,讓他們都能在各自活動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發現自己的才能,用正確的眼光審視自己。
五、尋找榜樣,獲得自信的源泉
善于尋找生活的榜樣,不斷用榜樣來激勵自己,總會充滿著信。偉人的故事、座右銘、格言往往能在孩子的心靈上引起共鳴,對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課余時,我就跟他們講張海迪、保爾的故事,并送給他們一句名言,讓他們作為座右銘,放在醒目的地方,天天在榜樣的督促下努力學習,每天說句“我能行”,不斷汲取自信的力量。
自信心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意義重大,有無自信心是學習乃至做一切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要學好英語得先培養自信,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會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充滿信心地面對一切困難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