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洪
剪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古老民間藝術精華,它博大精深,風格獨特,文化內涵深厚,是我國人民通過勞動和生活實踐創造出來的一種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的藝術形式,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傳統剪紙的鄉土藝術扎根于民間生活,是勞動人民滿足自身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并在他們自己當中應用和流傳的一種藝術,它生存于勞動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制約,體現了人類藝術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由于剪紙工具簡單,材料價格低廉,只要一把剪刀或刻刀,各類紙張皆可適應,因而易被廣大群眾所直接掌握。
對于民族文化剪紙藝術而言,彝族民間剪紙保存了豐富的支脈,許多村寨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都會自備剪紙點綴墻壁、門窗、房柱、鏡子等處,表達祈禱福壽,吉祥如意,四季平安之意。其中有很多是群眾耳聞樂見的題材,像彝族服飾、畢摩祭祀、新年祈福等等。但是,由于現在的年輕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多數人謀生在市,擅長彝族文化剪紙的多是老年婦女,隨著他們的逝世,彝族文化剪紙藝術日漸瀕臨消亡。因此保護和傳承彝族文化剪紙,迫在眉睫。
我校地處遠離城市的農村,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學校以開闊彝鄉人民的視野和增強彝鄉孩子的文化素養為宗旨。提煉出了以“火把點燃夢想,藝術成就人生”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確立了“燃夢教育”的辦學特色,近年來,我校對校園剪紙文化藝術教育事業的建設十分重視,我校的校園剪紙文化藝術教育事業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文化需求,突出了我校獨特的彝族剪紙傳統民俗,在鄉域內舉辦了校園剪紙藝術活動,增強了我學校的文化內涵,加強了民族團結,進一步促進了學校文化事業的發展,瀕臨滅絕的少數民族剪紙文化傳統再一次登上舞臺,得到了傳承。對目前剪紙教學來說民族剪紙的傳承和發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化。
一、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和傳承彝族剪紙文化
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學生不僅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更加注重藝術特長的培養,我校學生90%是彝族學生,他們有著彝族本身的語言和文化,熱愛彝族的民俗文化生活,比如火把節等。其中彝族民間剪紙文化悠遠留長,通過校園剪紙文化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活與藝術的關系,從中體驗和品味彝族生活剪紙創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鄉土生活的情感。剪紙來源于生活,要激發學生的校園剪紙的興趣,就要從當地彝族的傳統生活習慣、民俗民風緊密聯系。教師在剪紙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欲使剪紙活動取得成功,必須先讓學生對剪紙產生興趣,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將直接影響學習剪紙的效果,故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對本民族剪紙的熱愛,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剪紙教學的內在需求,為以后的學習剪紙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剪紙要與當地彝族生活相聯系,彝族剪紙的圖案主要來源于衣服、鞋帽、背被、圍腰等服飾繡花底樣。把剪紙與生產實際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剪紙的興趣。
二、學校如何發展多元化的民族剪紙氛圍
對于少數民族學校而言,要發展多元化的彝族剪紙,首先要和課堂各學科結合起來,優化剪紙課程體系,數學知識、語文知識、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等方面都能進行特色剪紙。學校要結合民族剪紙特點,以及滲透優秀民俗文化教育的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要有利于少數民族學生的審美教育,提高審美素養;要體現民族特點,充分發揚剪紙藝術傳統,增強民族自豪感;校園剪紙要體現時代精神,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有利于培養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創新和實踐的能力;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注意引導學生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反映出當地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實際。所以說發展多元化的剪紙氛圍也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造福后代,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另外,利用彝族本地鄉土文化教學,從鄉土風情,民風民俗,衣飾圖案等方面多元化地設計剪紙圖形,圖案內容形式美,講究對稱和襯托,追求多元化。
三、學校如何在彝族剪紙文化中創新,建立多形式的剪紙培養體制
校園剪紙活動的開展,主要是在常規教學課程中滲透剪紙藝術知識,并把課外剪紙活動對常規教學延伸和提高,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發展和創新,讓學生在調查、參觀、收集、制作剪紙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發展。研究出行之有效的多形式的剪紙培養體系。具體方法如下:把握本土現實,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學??梢詣訂T教師和學生廣為收集有關剪紙的書籍和資料圖片,同時,利用網絡資源,把收集到的資料編輯成冊,作為校本剪紙教材;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民間剪紙藝人,邀請他們來校做講座、指導和傳授彝族剪紙和刻紙的技術和方法;揚長補短,挖掘資源。對于課程資源,除了教材外,我們可以挖掘好的教師和學生資源,讓好學生現身說法、示范,指導差的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做到學科滲透,逐步普及民族剪紙藝術。通過多渠道向學生介紹、宣傳剪紙藝術,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定期宣傳,介紹剪紙知識,使學生對剪紙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轉為親切,激起探究欲望,營造積極的校園剪紙氛圍;開展多形式的剪紙作品比賽、展覽。以生活即藝術的觀點為支撐,將藝術融入生活,使學生在校園內時時刻刻享受到剪紙藝術的熏陶。作為一名剪紙教師而言,如何結合本地彝族文化傳承剪紙藝術發展創新,是目前有待解決的難題。教師首先要掌握良好的剪紙技能,認真鉆研,在實踐中積累剪紙教學經驗。另外教師還要通過形象生動的易為學生接受的方式,教會學生剪紙的設計和技巧,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發散思維,使學生在剪紙過程中促進人格健康和諧發展。彝族剪紙不僅是彝族服飾的裝飾圖案,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
總之,傳承和發展彝族文化剪紙藝術,從民間到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它都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廣大學生和人民的喜愛,剪紙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美化了我們的環境,更多的是要我們從中汲取營養,多看、多想、多動手,更進一步學習、掌握和發揚剪紙藝術,感受民族文化剪紙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