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梁艷 圖_梁艷
業 SKILL
聚焦閱讀與表達的個性化語文
文_梁艷 圖_梁艷
梁艷,成都芳草小學語文教師,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市首屆“未來教育家”培養對象,中國教育學會理事,2016年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主研課題先后獲市、省、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近年來,她致力于構建聚焦閱讀與表達的個性化語文課程。(攝影:張青青)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真切感受到: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僅靠研究不同課文的教學方法是行不通的。語文教學的進步要從課程重構和學習方式變革兩個方面探索。因此,對于現今的任教班級,從三年級接班起,我嘗試將該班的語文教學分成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材、自主閱讀與演講、自主社團活動三個大的板塊。每個板塊的教學約占語文教學總課時的三分之一,在教學中交叉進行。
1.學生獨立自學。以單元為整體,自學生字詞語。在初讀課文達到準確、流暢的基礎上,自行勾畫批注各自的閱讀感受、思考、困惑。
2.小組合作學習。每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大家輪流當小老師,組織其他同學圍繞自學時的收獲或困惑進行討論,達成組內共識。
3.檢測。第一輪,筆試。重點考察各單元基礎知識學習情況。第二輪,口試。每學完2-3個單元集中進行錄音檢測,內容包括:朗讀課文、背誦相關內容,圍繞課后重點問題進行演講,表達自己對于課文內容的不同觀點。
4.評比反饋。為了激發學習熱情,各學習小組都有自己的響亮名字、學習宣言、共同約定,筆試試卷由各小組交換批改??谠噧热萦呻娔X播放,全班聽完后集體討論給出分數。結合各組筆試和口試成績,公布自學情況。各組圍繞自己的學習情況總結反思并改進方法。
在這種學習方式下,作為老師的我幾乎從課堂中消失,大部分時間我只需要在一旁安靜觀察,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偶爾給個別小組一點建議,或是給個別學生稍作提示,為不一樣的孩子提供不一樣的幫助,從而最大程度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地學習語文。作為教師,我驚訝地發現:第一,學習效率顯著提高。第二,學習狀態愉悅。第三,學習方式個性化。第四,評價方式多樣化。
自主社團活動(攝影:張青青)
《閱讀的力量》一書指出:直接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沒有功效。也就是說,大部分老師花了大量時間,在課堂上教字詞句、語法規則、語文知識、閱讀方法,基本上浪費時間,遠不如讓孩子自由閱讀成績更突出。大量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積累,語文教學要培養終身閱讀者。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做了這樣一些嘗試。
1.保證充足的課堂閱讀時間。由于學生用三分之一時間就學完了教材,因此有了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安靜地自主閱讀。學生在校平均每天都有一小時的閱讀時間。
2.提供豐富的閱讀內容。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教材后,不再需要我圍繞每篇課文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的起承轉合,于是時間和精力更多用在了備學生閱讀上。我要清楚每個孩子的閱讀處于何種階段;清楚哪些書是學生真正喜歡的;常常觀察學生閱讀的神情舉止;堅持與學生交流閱讀見聞;親自上網或者去書城翻閱新書,了解足夠多的書籍信息。由此,才能較為準確地向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推薦不同層次的書籍。
3.閱讀是對艱深書籍的挑戰。在我們的自主閱讀課上,“閱讀品味”是常常會被提及的字眼。當學生自行選書時,漸漸達成共識:閱讀是對艱深書籍的挑戰。
4.大量表達讓閱讀變得更有趣。缺乏閱讀的表達是空洞的,沒有表達的閱讀是無趣的。只有將閱讀與表達緊密結合,表達才可能有趣味、有活力、有深度、有廣度,最終幫助每個學生成為自信的表達者。為此,我初步建構了閱讀演講課程,表達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階段。既有對演講時站姿、手勢、表情、眼神、語調、情感等口頭表達方法的指導,也有讀完一本書以后如何概括全書、聯系自己、表達觀點、提出困惑、批判性思考等書面表達方法的指導。
從三年級30秒演講人人破膽到四年級一分鐘演講掌握方法,從五年級三分鐘演講鞏固提升到六年級百家講壇人人辦40分鐘專題講座,課程從時間上保證每個孩子都有大量表達的機會。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不在于教師在課堂上教多少篇課文,而在于學生讀書的數量和質量。我更愿意轉述學生蔣明潤爸爸博客里的一句話:閱讀當然不會對應試的分數產生直接影響,但是閱讀的厚度,必然決定人生的高度。
語文能力的形成過程應該像夸美紐斯所說:師傅并不用理論去阻留他們的徒弟,從早到晚就叫他們去做實際的工作。我的語文教學中學生能不做的題都不做,老師能不講的都不講,把節約下來的另一個三分之一時間交給學生自己去實踐。
全班46人,自發組建了9個社團,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參加的1~2個社團。有自創、編輯、抄印、出版、出售雜志《童年》的感悟哲思雜志社;有圍繞每周新聞、時政展開辯論的第一辯手團;有模仿TED進行即興演講訓練的TED演講社;有模仿莎士比亞風格自己寫戲劇排演的樂演社;還有聞名社區的六小齡童朗誦社……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以此為宗旨,我所建構的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材、自主閱讀與演講、自主社團活動三個板塊的語文教學形態,意在把語文教學從繁重的思想道德教育、審美教育、無休止的分析理解中解放出來,建構“聚焦閱讀與表達的個性化語文課程”。在這種個性化課程之下,每一個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式、實踐式方式學習,努力去成為自主學習者、出色傾聽者、終身閱讀者、自信表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