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巖
摘 要:針對目前新職人員勞動安全管理薄弱、勞動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勞動安全問題屢禁不止,新職人員業務素質普遍偏低的現狀,文章以海口車站為數據樣本,從現狀分析、規章制度、人文關懷、業務培訓等方面,思考加強新職人員勞動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徑和措施。
關鍵詞:新職人員 勞動安全管理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9-266-03
近年來,勞動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其中新職人員勞動安全問題尤為突出,粵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至今共計發生3起B2類以上勞動安全事故。事故責任人全部為入路不滿5年的新職人員。目前鐵路運輸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而新職人員作為鐵路運輸的主力軍,如何抓好新職人員勞動安全管理。成為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提升安全管理質量,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激發新職人員工作潛能展開思考。
一、基本情況
近5年新職人員情況。海口車站車站在崗職工人數共490人,近5年共接收新入路大學生83人,占車站總人數的16.9%。近5年新職人員從事崗位情況。從事車間或車站管理崗位2人,從事接發列車工種13人,從事調車工種36人,從事貨運工種5人,從事客運工種27人。具體比例分布見下圖。
海口運轉班組總56人,新職人員34人,其中調車工作中從事調車長6人,占本崗位總人數的66.7% 。連結員17人,占本崗位總人數的100%。海口運轉班組為海口車站管內作業最為繁忙的車站,調車工作又是勞動安全事故高發工種,然而在一線從事調車工作的幾乎全部為入路不滿5年的新職人員,可見要確保車站安全穩定以及運輸秩序的暢通,抓好新職人員勞動安全管理將成為車站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務。海口運轉新職人員分布見下圖。
二、現狀分析
(一)新職人員作業情況(數據樣本時間: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
1.總受牌情況。海口車站共計發現勞動安全問題150個,人均受牌0.31次,新職人員受牌53張,人均受牌0.64次,約是平均受牌率的2.06倍,是老職工受牌率的2.67倍。具體受牌率分布見圖3。
2.具體問題分布情況。新職人員受A牌6張,B牌19張,C牌28張,共計53張。
3.整體情況分析。與老職工相比較,新職人員受牌率是老職工的2.67倍,可見新職人員工作業中違章問題明顯高于老職工,在問題類別分布上,其中A類、B類問題共計25張,占受牌總數的47.2%,作業中較為嚴重勞動安全問題約占受牌總數的一半,由此可見新職人員在現場作業標準執行較差,違章蠻干問題突出,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現場檢查違章問題概括如下:一是上下車地點選擇不當,超速上下車。海口車站發生的“4.26”調車人員傷害事故的直接原因就是當事人下車地點選擇不當,超速下車造成。二是調車作業中爬乘方式不正確,探身過遠。三是未按圖定線路走行,存在從高站臺上跳下,作業中從推進車列前搶越線路,橫越線路未執行“眼看、手指、口呼”制度等違章現象。四是作業人員手機集中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五是不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從現場檢查情況來看,新職人員作業標準執較差,工作責任意識、安全意識不強,沒有繼承和發揚老職工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的優良品質。極個別新職人員甚至偷懶耍滑、消極怠工,工作中拈輕怕重、患得患失。
(二)問題原因分析
1.作業層面。一是安全責任意識差。由于新職人員入路時間不長,缺乏安全教育,事故教訓吸取不夠深刻,普遍存在安全意識不強,責任意識淡薄,對行車安全、勞動安全認識不到位,違章蠻干十分突出,與鐵路要求相差甚遠,作業安全得不到保證。二是人員素質不高。由于新職人員入路時間短,一線崗位人員緊張,很多人員都是學習期滿3個月,取得上崗資格證后直接上崗,對現場作業層面實用的《技規》《行規》《站細》等相關技術規章不熟,現場作業方法也多半是從師傅那里學來的經驗之談,導致作業人員業務技能掌握不全面,突發狀況應急處置不當,對于非正常作業更是一知半解,不明白作業標準,不知道人身安全注意事項,作業中險象環生,安全生產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調車作業標準執行差。新職人員作業中調車聯控用語不規范;不按規定提前檢查線路;不確認信號(進路)盲目動車;不執行要道還道;推遙控指揮;不按規定采取防溜措施;防溜交接不簽認;提前撤除防溜等簡化作業程序、違章違紀的行為時有發生。
2.管理層面。一是新職人員思想道德建設不到位。新入路大學生剛踏入工作崗位不久,多半還沒有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轉變,且大多數異地為員工,背井離鄉,工作中難免存在抵觸情緒,管理人員下現場善于發現的作業層面違章違紀問題,卻忽視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精神訴求,導致員工企業歸屬感不強,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均差強人意,甚至工作中存在抵觸情緒,不利于隊伍穩定。二是獎懲機制有待提高。管理人員工作中偏重對責任人的考核、處罰,卻忽視對表現優良員工的獎勵,只有獎優罰劣、獎勤罰懶,拉開檔次,通過優良的獎懲機制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把實現安全生產變為職工的自覺行動,讓他們自覺遵章守紀,才是解決問題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三是職工培訓不到位。目前對于新職人員的培訓針對性不強且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現場實際操作、應急處置等方面內容較少,導致作業人員理論水平不高,現場實際操作能力欠缺,應急處置生疏,存在面對突發狀況不知所措的現象。四是設備設施投入不足,現階段許多設備設施尚未完善。如調車作業僅能聽取錄音,視頻監控尚未完成全覆蓋,存在作業盲區,現場作業環境較差,夜間照明不足,夜間視頻監控效果較差等等。
三、加強新職人員勞動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落實安全責任制。責任不落實,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要加強新職人員勞動安全管理就要完善以崗位責任制為基礎的專業負責制和逐級負責制。要明確安全管理職責范圍、措施辦法和考核目標等關鍵內容。二是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部門和專業管理部門要結合實際細化安全管理辦法和作業辦法,做好安全風險研判,使得現場安全風險能得到有效控制,排查潛在安全隱患,提高技術管理和安全監管效力。三是完善獎懲機制。采取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安全評估等手段,輔以專項檢查、日常檢查等措施,督促管理人員落實責任,對于現場檢查發現的慣性違章問題從嚴考核,同時對于表現突出、無違章違紀的新職人員予以獎勵,拉開檔次,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熱情,督促員工自覺遵章守紀,從而提升安全管理質量。endprint
(二)加強對新職人員思想建設和人文關懷
1.加強對異地職工生活、情感關懷。近年來新職員工中非海南地區人員所占比例逐年攀升,且獨生子女較多,隨著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新鮮感降低,工作強度增大,休假時間短,戀家傾向逐漸顯露出來。不能真正融入集體,缺乏歸屬感。導致工作中精神狀態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留下安全隱患,因此各級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異地員工的關注,定期走訪談心,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和現實需求。為他們排憂解難,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進而增強企業歸屬感、認同感,強化職工自覺遵章守紀的責任意識。
2.解決新職人員現實問題。鐵路大部分新職人員都面臨著戀愛、結婚、生子等一系列現實問題,但是鐵路女職工少,男職工單身較多,矛盾突出。因此工會、團委應主動聯系其他兄弟單位,開展單身職工聯誼交流,幫助他們成家立業,促進職工隊伍穩定。
(三)加強對新職人員業務培訓
一是每批新工分配到各車間后,各車間應組織技術骨干對新職人員工情況進行摸底,針對新職人員理論知識薄弱的現狀,組織有針對性的理論基礎知識培訓,并定期組織業務考試,對成績較差人員進行考核,對成績突出人員進行獎勵,獎優罰劣,形成良好學習氛圍,打牢理論基礎。二是由職教部門牽頭組織新職人員進行應急處置培訓,強化員工實際操作能力,對于表現突出的員工推薦進行技術比武,做好評優推優工作,為其職業規劃指明方向,同時組織新職人員學習歷年事故案例,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強化安全責任意識。
(四)做好入職初期管理 (下轉第274頁)(上接第267頁)
一是提前做好風險研判。新職人員對鐵路設備、站場不熟悉,對規章制度、作業規定、卡控措施等要求不熟悉,尚未養成良好的勞動安全習慣,在現場跟班作業或日常上、下班穿越鐵路區域附近時,以及在發生師徒分離現象時,存在較大的勞動安全風險。二是加強新職人員安全監督指導。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把新職人員跟班學習、單獨上崗作為日常檢查的重點,加大對新職人員跟班學習、單獨上崗期間的明查暗訪,加大監聽回放分析力度,及時發現其不良作業習慣,不斷提高作業標準化水平;切實保障新職人員人身安全以及作業安全。三是督促執行作業標準。管理人員要加大現場作業監控檢查力度,將安全生產全過程置于有效監管之下,確保作業人員嚴格執行作業標準。對違反作業標準,簡化作業程序,違章蠻干的行為,要立即制止、糾正,并組織定期復查,不斷提高現場作業標準化水平。
四、結束語
總之,隨著新線的開通以及職工的新老交替,新職人員逐漸成為鐵路運輸的主力軍,為確保鐵路運輸組織安全,人身安全,加強新職人員的管理將成為現階段的重點工作,只有不斷提高新職人員業務水平,強化其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做好新職人員安全卡控,才能確保鐵路運輸生產安全,從而為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小慶.鐵路勞動安全管理之淺見.科技致富向導,2013(15)
[2] 李瑾.風險管理在鐵路勞動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探究.現代企業文化,2016(27)
[3] 江村車站關于大學生培養的深度分析報告.
(作者單位:粵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海口車站 海南海口 571100)
(責編:賈偉)endprint